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烟台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回转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91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工作台,包括壳体、通过转动轴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转动台,所述转动轴在蜗轮蜗杆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转动台转动,所述转动台与转动轴之间设有交叉滚子轴承,所述交叉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及滚动体,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轴承内圈的上部与转动台连接,下部与转动轴和/或蜗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交叉滚子轴承可同时承受两个方向的力即轴向力及径向力,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加工装配简单方便,无需配耐磨垫片,对装配工人的技能要求低,成本低,便于维护,可实现批量化生产;回转工作台可以是水平安装,可以吊装,也可以侧装,大大扩展了回转工作台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工作台,属于数控机床部件

技术介绍
数控回转工作台是数控镗铣床、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铣齿机、磨齿机等不可缺少的功能部件,其是安装在回转类多工位机床上用来实现零件的多道工序一次加工完成的一种工作台,其可以在相关系统的驱动下对工件进行数控分度或者与机床联动对工件连续回转切削加工。现有被加工零件的转角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对机床及回转工作台的要求很高,而回转工作台的运动精度、承载能力、应对冲击力的能力等要素关系到整台机床的生产加工能力和效率。现有的回转工作台的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调整困难,同时工作台多采用普通轴承进行支撑,轴承支撑承载能力有限,导致工作台的运动精度及承载能力应用状况尚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装配方便快捷,承载能力大,应用范围广的回转工作台。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回转工作台,包括壳体、通过转动轴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转动台,所述转动轴在蜗轮蜗杆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转动台转动,所述蜗轮蜗杆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蜗杆及蜗轮,所述蜗轮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蜗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转动台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设有交叉滚子轴承,所述交叉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及设置在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滚动体,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轴承内圈的上部与所述转动台连接,下部与所述转动轴和/或蜗轮连接。r>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转动轴、壳体与转动台之间设置了交叉滚字轴承,交叉滚子轴承可同时承受两个方向的力即轴向力及径向力,一方面实现对转动台的稳定轴向支撑,另一方面实现对转动轴的径向约束,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加工装配简单方便,无需配耐磨垫片,对装配工人的技能要求低,成本低,便于维护,可实现批量化生产;回转工作台可以是水平安装,可以吊装,也可以侧装,大大扩展了回转工作台的使用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蜗轮安装在所述环形凸台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环形凸台实现蜗轮的支撑定位,保证了蜗轮与转动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蜗轮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环形凸台相适配的环形槽。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蜗轮在转动轴上的定位方便,同时也便于转动轴与蜗轮之间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台上设有用于安装锁紧螺栓的安装孔,所述蜗轮通过所述锁紧螺栓与所述转动轴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锁紧螺栓实现转动轴与蜗轮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栓为长螺栓,其杆部穿过所述蜗轮与所述轴承内圈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长螺栓实现转动轴、蜗轮及轴承内圈之间的连接,连接稳定,安装方便,便于维护。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台的底部设有环形避让槽,所述环形避让槽设置在所述轴承外圈的上方。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蜗轮蜗杆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转动轴转动,轴承内圈及转动台随之而转动,为了避免转动台转动过程中与固定在壳体上不转动的轴承外圈之间的摩擦,故在转动台上与轴承外圈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了避让槽,避免转动台与轴承外圈接触磨损。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轴承外圈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轴承外圈上设有用于安装紧固螺栓的螺栓安装孔。实现轴承外圈的安装定位。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至少设有一道油封嵌装槽。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转动台可采用液体润滑油或润滑脂进行润滑。一方面减少转动轴与壳体的磨损,另一方面避免润滑脂的溢出。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偏心套,所述蜗杆通过轴承和/或轴套与所述偏心套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座安装在所述偏心套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对蜗杆的支撑及电机的安装及定位,便于后续维护。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节与所述蜗杆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联轴节实现蜗杆与电机的连接,便于实现对电机的安装及对蜗杆动力的驱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顺时针转90度);图中,1、壳体;2、转动台;201、避让槽;3、转动轴;301、环形凸台;302、安装孔;4、蜗轮;5、蜗杆;6、交叉滚子轴承;601、轴承内圈;602、轴承外圈;603、滚动体;7、驱动电机;8、锁紧螺栓;9、紧固螺栓;10、油封;11、油封嵌装槽;12、偏心套;13、电机座;14、联轴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示,一种回转工作台,包括壳体1、通过转动轴3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转动台2,所述转动轴在蜗轮蜗杆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转动台转动,所述蜗轮蜗杆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7、蜗杆5及蜗轮4,所述蜗轮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蜗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蜗杆通过轴承或轴套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转动台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设有交叉滚子轴承6,所述交叉滚子轴承6包括轴承内圈601、轴承外圈602及设置在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滚动体603,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轴承内圈的上部与所述转动台连接,下部与所述转动轴和/或蜗轮连接。所述转动轴3的外表面上设有环形凸台301,所述蜗轮安装在环形凸台上。通过环形凸台实现蜗轮的支撑定位,保证了蜗轮与转动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蜗轮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环形凸台相适配的环形槽。蜗轮在转动轴上的定位方便,同时也便于转动轴与蜗轮之间的连接。所述环形凸台上设有用于安装锁紧螺栓的安装孔302,所述蜗轮通过所述锁紧螺栓8与所述转动轴连接。通过锁紧螺栓实现转动轴与蜗轮的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台通过螺栓与所述轴承内圈连接。所述锁紧螺栓8为长螺栓,其杆部穿过所述蜗轮与所述轴承内圈连接。可通过长螺栓实现转动轴、蜗轮及轴承内圈之间的连接,连接稳定。所述转动台2的底部设有环形避让槽201,所述环形避让槽设置在所述轴承外圈的上方。在蜗轮蜗杆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转动轴转动,轴承内圈及转动台随之而转动,为了避免转动台转动过程中与固定在壳体上不转动的轴承外圈之间的摩擦,故在转动台上与轴承外圈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了避让槽,避免转动台与轴承外圈接触磨损。所述壳体通过紧固螺栓9与所述轴承外圈连接。所述轴承外圈上设有用于安装紧固螺栓的螺栓安装孔。实现轴承外圈的安装定位。所述壳体上至少设有一道油封嵌装槽11。转动台可采用液体润滑油或润滑脂进行润滑。油封10安装在油封嵌装槽内,一方面减少转动轴与壳体的磨损,另一方面避免润滑脂的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通过转动轴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转动台,所述转动轴在蜗轮蜗杆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转动台转动,所述蜗轮蜗杆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蜗杆及蜗轮,所述蜗轮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蜗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蜗轮啮合;/n所述转动台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设有交叉滚子轴承,所述交叉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及设置在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滚动体,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轴承内圈的上部与所述转动台连接,下部与所述转动轴和/或蜗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通过转动轴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转动台,所述转动轴在蜗轮蜗杆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转动台转动,所述蜗轮蜗杆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蜗杆及蜗轮,所述蜗轮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蜗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蜗轮啮合;
所述转动台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设有交叉滚子轴承,所述交叉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及设置在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滚动体,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轴承内圈的上部与所述转动台连接,下部与所述转动轴和/或蜗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蜗轮安装在所述环形凸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环形凸台相适配的环形槽。


4.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回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台上设有用于安装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应恺王升科应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