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的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78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8
一种弹簧的成型机,包括:进料机构(1)、挤压机构(2)、转移机构(3)、塑形机构(4)和卸料机构(5),塑形机构(4)包括:塑形器(41)和定位器(42),定位器(42)包括:定位气缸(421)、定位挡板(422)和定位凸台(423),定位气缸(421)的活塞杆与定位挡板(422)的一端形成固定,定位凸台(423)从定位挡板(422)的另一端凸起,塑形头(415)与定位凸台(423)沿左右方向正对。上述成型机不仅可以自动完成弹簧的成型操作,而且可以对弹簧形成稳定的定位,保证弹簧塑形的有效性,提高产品的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的成型机
本技术涉及弹簧的成型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弹簧的成型机。
技术介绍
压缩弹簧是承受向压力的螺旋弹簧,它所用的材料截面多为圆形,也有用矩形和多股钢萦卷制的,弹簧一般为等节距的,压缩弹簧的形状有:圆柱形、圆锥形、中凸形和中凹形以及少量的非圆形等,压缩弹簧的圈与圈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当受到外载荷时弹簧收缩变形,储存形变能。压缩弹簧在制造完成后,由于需要达到预定的弹性系数和应力要求,需要对弹簧进行冲压变形以及塑形工艺,使得弹簧最终成型。然而,现有的弹簧成型机在弹簧塑形过程中无法对弹簧进行稳定的定位,造成弹簧在上述过程发生偏离,导致最终形状与预定形状不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弹簧的成型机,所述成型机包括:进料机构、挤压机构、转移机构、塑形机构和卸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位于挤压机构的前侧,所述挤压机构位于转移机构的上侧,所述转移机构位于塑形机构的前侧,所述塑形机构位于卸料机构的上侧;所述塑形机构包括:塑形器和定位器,所述塑形器包括:塑形电机、塑形丝杆、塑形螺母板、塑形连接杆和塑形头,所述塑形电机的电机轴与塑形丝杆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塑形丝杆水平设置,所述塑形丝杆与塑形螺母板啮合,所述塑形螺母板、塑形连接杆和塑形头依次形成固定;所述定位器包括:定位气缸、定位挡板和定位凸台,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与定位挡板的一端形成固定,所述定位凸台从定位挡板的另一端凸起,所述塑形头与定位凸台沿左右方向正对。进一步,所述塑形机构还包括:塑形初始感应器和塑形限位感应器,所述塑形初始感应器和塑形限位感应器沿左右方向相互分离,并且所述塑形初始感应器和塑形限位感应器都位于塑形螺母板的一侧。进一步,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斜槽、直线阻挡器、翻转阻挡器和断料感应器,所述直线阻挡器位于进料斜槽的上侧,所述翻转阻挡器位于进料斜槽的后侧,所述断料感应器位于进料斜槽的下侧。进一步,所述直线阻挡器包括:阻挡气缸和直线挡板,所述阻挡气缸的活塞杆竖直设置,所述阻挡气缸的活塞杆与直线挡板形成固定,所述直线挡板位于进料斜槽的上侧;所述翻转阻挡器包括:翻转电机和翻转挡板,所述翻转电机的电机轴与翻转挡板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挡板位于进料斜槽的后侧。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冲压器和压紧器,所述冲压器包括:冲压电机、冲压丝杆、冲压螺母板、冲压连接杆和冲压头,所述冲压电机的电机轴与冲压丝杆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冲压丝杆水平设置,所述冲压丝杆与冲压螺母板啮合,所述冲压螺母板、冲压连接杆和冲压头依次形成固定;所述压紧器包括:压紧气缸和压紧块,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竖直设置,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与压紧块形成固定。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冲压初始感应器和冲压限位感应器,所述冲压初始感应器与冲压限位感应器沿左右方向相互分离,所述冲压初始感应器和冲压限位感应器都位于冲压螺母板的一侧。进一步,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转移电机、减速器、转移轴和十字隔板,所述转移电机与转移轴通过减速器形成转动连接,所述转移轴水平设置,所述转移轴与十字隔板形成固定,并且所述转移轴与十字隔板的中轴线重叠。进一步,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阻挡器和卸料斜槽,所述卸料阻挡器位于塑形机构的下侧,所述卸料斜槽位于卸料阻挡器的下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效果是:具有上述结构的成型机,不仅可以自动完成弹簧的成型操作,而且可以对弹簧形成稳定的定位,保证弹簧塑形的有效性,提高产品的良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成型机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塑形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进料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涉及的挤压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涉及的转移机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涉及的卸料机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特别指出的是,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弹簧的成型机,如图1所示,成型机包括:进料机构1、挤压机构2、转移机构3、塑形机构4和卸料机构5,进料机构1位于挤压机构2的前侧,挤压机构2位于转移机构3的上侧,转移机构3位于塑形机构4的前侧,塑形机构4位于卸料机构5的上侧;如图2所示,塑形机构4包括:塑形器41和定位器42,塑形器41包括:塑形电机411、塑形丝杆412、塑形螺母板413、塑形连接杆414和塑形头415,塑形电机411的电机轴与塑形丝杆412形成转动连接,塑形丝杆412水平设置,塑形丝杆412与塑形螺母板413啮合,塑形螺母板413、塑形连接杆414和塑形头415依次形成固定;定位器42包括:定位气缸421、定位挡板422和定位凸台423,定位气缸421的活塞杆水平设置,定位气缸421的活塞杆与定位挡板422的一端形成固定,定位凸台423从定位挡板422的另一端凸起,塑形头415与定位凸台423沿左右方向正对。当成型机工作时,进料机构1将制造完成的压缩型弹簧传输至挤压机构2,挤压机构2沿左右方向对弹簧进行挤压,使其达到预定的弹性系数和应力要求,此时弹簧在前后和上下方向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然后转移机构3将弹簧转移至塑形机构4,定位器42的定位挡板422与弹簧接触,定位凸台423插入弹簧的中部,从而形成稳定的定位,塑形电机411驱动塑形头415发生移动,塑形头415在弹簧的中部移动,使弹簧形变的部分恢复至圆形。具体地,塑形器41还包括:塑形导杆416,塑形导杆416穿过塑形螺母板413。通过塑形导杆416可以引导塑形螺母板413的移动方向,使塑形头415的移动更加稳定。具体地,塑形机构4还包括:塑形初始感应器43和塑形限位感应器44,塑形初始感应器43和塑形限位感应器44沿左右方向相互分离,并且塑形初始感应器43和塑形限位感应器44都位于塑形螺母板413的一侧。塑形初始感应器43可以检测塑形螺母板413是否位于初始位置,当塑形螺母板413到达与塑形限位感应器44对齐的位置时,塑形电机411停止,避免塑形头415与定位凸台423发生碰撞。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1,成型机还包括:机箱6,机箱6具有:冲压腔室61和塑形腔室62,挤压机构2和转移机构3位于冲压腔室61的内部,塑形机构4位于塑形腔室62的内部。具体地,成型机还包括:收集箱7,收集箱7位于卸料机构5的后侧。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的成型机,所述成型机包括:进料机构(1)、挤压机构(2)、转移机构(3)、塑形机构(4)和卸料机构(5),所述进料机构(1)位于挤压机构(2)的前侧,所述挤压机构(2)位于转移机构(3)的上侧,所述转移机构(3)位于塑形机构(4)的前侧,所述塑形机构(4)位于卸料机构(5)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机构(4)包括:塑形器(41)和定位器(42),所述塑形器(41)包括:塑形电机(411)、塑形丝杆(412)、塑形螺母板(413)、塑形连接杆(414)和塑形头(415),所述塑形电机(411)的电机轴与塑形丝杆(412)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塑形丝杆(412)水平设置,所述塑形丝杆(412)与塑形螺母板(413)啮合,所述塑形螺母板(413)、塑形连接杆(414)和塑形头(415)依次形成固定;所述定位器(42)包括:定位气缸(421)、定位挡板(422)和定位凸台(423),所述定位气缸(421)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所述定位气缸(421)的活塞杆与定位挡板(422)的一端形成固定,所述定位凸台(423)从定位挡板(422)的另一端凸起,所述塑形头(415)与定位凸台(423)沿左右方向正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的成型机,所述成型机包括:进料机构(1)、挤压机构(2)、转移机构(3)、塑形机构(4)和卸料机构(5),所述进料机构(1)位于挤压机构(2)的前侧,所述挤压机构(2)位于转移机构(3)的上侧,所述转移机构(3)位于塑形机构(4)的前侧,所述塑形机构(4)位于卸料机构(5)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机构(4)包括:塑形器(41)和定位器(42),所述塑形器(41)包括:塑形电机(411)、塑形丝杆(412)、塑形螺母板(413)、塑形连接杆(414)和塑形头(415),所述塑形电机(411)的电机轴与塑形丝杆(412)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塑形丝杆(412)水平设置,所述塑形丝杆(412)与塑形螺母板(413)啮合,所述塑形螺母板(413)、塑形连接杆(414)和塑形头(415)依次形成固定;所述定位器(42)包括:定位气缸(421)、定位挡板(422)和定位凸台(423),所述定位气缸(421)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所述定位气缸(421)的活塞杆与定位挡板(422)的一端形成固定,所述定位凸台(423)从定位挡板(422)的另一端凸起,所述塑形头(415)与定位凸台(423)沿左右方向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机构(4)还包括:塑形初始感应器(43)和塑形限位感应器(44),所述塑形初始感应器(43)和塑形限位感应器(44)沿左右方向相互分离,并且所述塑形初始感应器(43)和塑形限位感应器(44)都位于塑形螺母板(413)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1)包括:进料斜槽(11)、直线阻挡器(12)、翻转阻挡器(13)和断料感应器(14),所述直线阻挡器(12)位于进料斜槽(11)的上侧,所述翻转阻挡器(13)位于进料斜槽(11)的后侧,所述断料感应器(14)位于进料斜槽(11)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阻挡器(12)包括:阻挡气缸(121)和直线挡板(122),所述阻挡气缸(121)的活塞杆竖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夏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康翔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