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75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成型装置,具体涉及管成型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设有下模,所述下模顶部设有上模,所述上模顶部固定设有顶板,所述下模和上模之间设有管件,所述管件内部设有上胎具和下胎具,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设有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管件放入下模上的半圆形开口内,然后将上胎具和下胎具塞入管件内,然后顶板带动上模向下运动,直至上模与下模接触后,管件被固定和整形,待成型作业完毕后,通过气缸和磁石配合将下胎具抽离管件内部,然后上胎具掉落,然后用手即可将上胎具取出,整体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使得管成型成本降低,适合大范围推广,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另外管件成型后取件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成型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管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管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而管道中应用的管件都需要进行加工成型,才能使用,管件成型的方法有碾压成型、注塑成型等,其材料大多为钢制材料,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钢管;按材质分为碳素结构钢钢管、低合金结构钢钢管、合金钢钢管和复合钢管;按用途分为输送管道用、工程结构用、热工设备用、石油化工工业用、机械制造用、地质钻探用、高压设备用钢管等;按生产工艺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其中无缝钢管又分热轧和冷轧(拔)两种,焊接钢管又分直缝焊接钢管和螺旋缝焊接钢管。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目前市面上不少管件上表面局部有成型特征,由于工艺所限无法直成型,如使用内高压工艺,成本又大幅增加,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另外管件成型后难以取件。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管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管成型装置,通过将管件放入下模上的半圆形开口内,然后将上胎具和下胎具塞入管件内,然后顶板带动上模向下运动,直至上模与下模接触后,管件被固定和整形,待成型作业完毕后,通过气缸和磁石配合将下胎具抽离管件内部,然后上胎具掉落,然后用手即可将上胎具取出,整体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使得管成型成本降低,适合大范围推广,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另外管件成型后取件简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市面上不少管件上表面局部有成型特征,由于工艺所限无法直成型,如使用内高压工艺,成本又大幅增加,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另外管件成型后难以取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成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设有下模,所述下模顶部设有上模,所述上模顶部固定设有顶板,所述下模和上模之间设有管件,所述管件内部设有上胎具和下胎具,所述上胎具位于下胎具顶部,所述上胎具外壁和下胎具外壁均与管件内壁相接触,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设有滑轨,所述滑轨设在下模一侧,所述滑轨顶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滑轨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气缸活动端固定设有磁石,所述磁石与管件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下模顶部和上模底部均开设有半圆形开口,所述管件外壁与两个半圆形开口内壁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和上模前侧处于同一水平水平面。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气缸顶部距离底板顶部的距离小于下模顶部距离底板顶部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模、顶板和上模均为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气缸设在管件一侧。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管件放入下模上的半圆形开口内,然后将上胎具和下胎具塞入管件内,然后顶板带动上模向下运动,直至上模与下模接触后,管件被固定和整形,待成型作业完毕后,通过气缸和磁石配合将下胎具抽离管件内部,然后上胎具掉落,然后用手即可将上胎具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体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使得管成型成本降低,适合大范围推广,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另外管件成型后取件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上模和下模分离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上模和下模压合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下胎膜被塞入管件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下模、3顶板、4上模、5管件、6上胎具、7下胎具、8磁石、9气缸、10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管成型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设有下模2,所述下模2顶部设有上模4,所述上模4顶部固定设有顶板3,所述下模2和上模4之间设有管件5,所述管件5内部设有上胎具6和下胎具7,所述上胎具6位于下胎具7顶部,所述上胎具6外壁和下胎具7外壁均与管件5内壁相接触,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设有滑轨10,所述滑轨10设在下模2一侧,所述滑轨10顶部设有气缸9,所述气缸9通过滑轨10与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气缸9活动端固定设有磁石8,所述磁石8与管件5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下模2顶部和上模4底部均开设有半圆形开口,所述管件5外壁与两个半圆形开口内壁相接触,通过开设半圆形开口可以对管件5进行限位和固定,另外半圆形开口可以帮助管件5成型。进一步地,所述下模2和上模4前侧处于同一水平水平面,提高了本技术的美观性。进一步地,所述气缸9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外接电源可以为气缸9提供动力,外接电源是气缸9工作的动力保障。进一步地,所述气缸9顶部距离底板1顶部的距离小于下模2顶部距离底板1顶部的距离,通过气缸9可以对上胎具6和下胎具7做推拉动作。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下模2、顶板3和上模4均为金属材料制成,硬度高,成型作业中底板1、下模2、顶板3和上模4不易形变和损坏,使用寿命长。进一步地,所述气缸9设在管件5一侧。实施场景具体为:初始状态下,底板1与外部工作台固定,然后顶板3与外部成型机器连接,当本技术投入实际使用时,第一步先把管件5放在下模2上的半圆形开口内,半圆形开口对管件5进行初步限位,避免管件5在成型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第二步,把上胎具6和下胎具7推入管件5内侧,上胎具6外壁和下胎具7外壁与管件5内壁相接触,然后进行第三步,顶板3带动上模4向下运动,上模4与下模2贴合,以此来完成对管件5的固定和整形,第四步,成型作业完毕后,下胎具7在磁石8和气缸9活动端的牵引下,下胎具7向顶板1一侧运动,直至下胎具7完全被抽离后,上胎具6失去下胎具7的支撑力,然后上胎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成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设有下模(2),所述下模(2)顶部设有上模(4),所述上模(4)顶部固定设有顶板(3),所述下模(2)和上模(4)之间设有管件(5),所述管件(5)内部设有上胎具(6)和下胎具(7),所述上胎具(6)位于下胎具(7)顶部,所述上胎具(6)外壁和下胎具(7)外壁均与管件(5)内壁相接触,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设有滑轨(10),所述滑轨(10)设在下模(2)一侧,所述滑轨(10)顶部设有气缸(9),所述气缸(9)通过滑轨(10)与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气缸(9)活动端固定设有磁石(8),所述磁石(8)与管件(5)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成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设有下模(2),所述下模(2)顶部设有上模(4),所述上模(4)顶部固定设有顶板(3),所述下模(2)和上模(4)之间设有管件(5),所述管件(5)内部设有上胎具(6)和下胎具(7),所述上胎具(6)位于下胎具(7)顶部,所述上胎具(6)外壁和下胎具(7)外壁均与管件(5)内壁相接触,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设有滑轨(10),所述滑轨(10)设在下模(2)一侧,所述滑轨(10)顶部设有气缸(9),所述气缸(9)通过滑轨(10)与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气缸(9)活动端固定设有磁石(8),所述磁石(8)与管件(5)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顶部和上模(4)底部均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琼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同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