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板异形零部件拉伸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薄板异形零部件拉伸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异形薄板零件(即,不规则的薄板零件)加工中,因为料片厚度较小、料片强度不高,在成型过程中容易出现起皱、变形和破裂的问题,特别是精度要求高、曲面较复杂的零件,成型加工难度较高,影响了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也会加大生产成本。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薄板异形零部件拉伸成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薄板异形零部件拉伸成型装置,包括相互配合工作的上模和下模,下模位于上模的正下方;上模包括上模座组件,在上模座组件的底部设置上凹模,在上模座组件和上凹模中设有相贯通的通道Ⅰ,在上凹模所对应的通道Ⅰ内固定设置上模导套;下模包括下模座组件,在下模座组件的上方设置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中心设有上通道Ⅱ,在下模板上还设有上通道Ⅲ;上通道Ⅲ位于通道Ⅰ的正下方;与上凹模相配套的下凸模位于上凹模的正下方,下凸模被套装在上通道Ⅱ内,且下凸模与下模座组件固定相连;与上模导套相配套的下模导柱被套装在上通道Ⅲ内,且下模导柱与下模座组件固定相连;在下模座组件上设有下模弹性件,下模弹性件的顶端与下模板抵接;在下模板设有拉延筋,拉延筋的顶部高于下模板的上表面。作为本技术的薄板异形零部件拉伸成型装置的改进:下凸模的外径与上通道Ⅱ的孔径相一致;下模导柱的外径与上通道Ⅲ的孔径相一致 ...
【技术保护点】
1.薄板异形零部件拉伸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相互配合工作的上模和下模,下模位于上模的正下方;/n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组件,在上模座组件的底部设置上凹模(17),在上模座组件和上凹模(17)中设有相贯通的通道Ⅰ(4),在上凹模(17)所对应的通道Ⅰ(4)内固定设置上模导套(5);/n下模包括下模座组件,在下模座组件的上方设置下模板(8),所述下模板(8)中心设有上通道Ⅱ(82),在下模板(8)上还设有上通道Ⅲ(83),上通道Ⅲ(83)位于通道Ⅰ(4)的正下方;/n与上凹模(17)相配套的下凸模(9)位于上凹模(17)的正下方,下凸模(9)被套装在上通道Ⅱ(82)内,且下凸模(9)与下模座组件固定相连;与上模导套(5)相配套的下模导柱(6)被套装在上通道Ⅲ(83)内,且下模导柱(6)与下模座组件固定相连;/n在下模座组件上设有下模弹性件(13),下模弹性件(13)的顶端与下模板(8)抵接;/n在下模板(8)上设有拉延筋(16),所述拉延筋(16)的顶部高于下模板(8)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薄板异形零部件拉伸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相互配合工作的上模和下模,下模位于上模的正下方;
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组件,在上模座组件的底部设置上凹模(17),在上模座组件和上凹模(17)中设有相贯通的通道Ⅰ(4),在上凹模(17)所对应的通道Ⅰ(4)内固定设置上模导套(5);
下模包括下模座组件,在下模座组件的上方设置下模板(8),所述下模板(8)中心设有上通道Ⅱ(82),在下模板(8)上还设有上通道Ⅲ(83),上通道Ⅲ(83)位于通道Ⅰ(4)的正下方;
与上凹模(17)相配套的下凸模(9)位于上凹模(17)的正下方,下凸模(9)被套装在上通道Ⅱ(82)内,且下凸模(9)与下模座组件固定相连;与上模导套(5)相配套的下模导柱(6)被套装在上通道Ⅲ(83)内,且下模导柱(6)与下模座组件固定相连;
在下模座组件上设有下模弹性件(13),下模弹性件(13)的顶端与下模板(8)抵接;
在下模板(8)上设有拉延筋(16),所述拉延筋(16)的顶部高于下模板(8)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异形零部件拉伸成型装置,其特征是:
下凸模(9)的外径与上通道Ⅱ(82)的孔径相一致;
下模导柱(6)的外径与上通道Ⅲ(83)的孔径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板异形零部件拉伸成型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下模座组件由从上至下依次固定相连形成的下模座(10)、下垫脚(12)和下托板(11)组成;
在下模座(10)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从上至下依次镶嵌有均与下模座(10)固定相连的下夹板(15)和下背板(14),在下夹板(15)的中心设有下通道Ⅱ,下通道Ⅱ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雄华,何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迪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