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46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2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及终端设备,散热结构用于与终端设备的信号收发单元连接,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单元,散热单元与信号收发单元连接,散热单元接收信号收发单元发出的激励信号,散热单元向外传输无线电信号;和/或,散热单元配置为将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减少散热单元占用终端设备的内部空间,以便更加合理地分配终端设备的内部空间;在保证终端设备获得较好散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利用散热单元形成辐射体传输信号,或者利用散热单元传输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及终端设备
本公开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随着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越来越强大,终端设备上的发热源的数量不断增加。比如,为了提升终端设备的摄像性能,终端设备的相机模组的性能越来越好,原本不是热源的相机模组转化为热源。同时,随着人们连续使用终端设备的时间越来越长,终端设备的发热量持续增加,对终端设备的散热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使用散热胶、铜箔等散热材料,将其设置在终端设备的内部对发热源进行散热,已经无法满足终端设备的散热需求。5G时代的到来,造成终端设备需要使用的天线数量大幅度增加,可以达到20多个天线,从而造成手机内部空间更加紧张,同时也增加了天线的设计难度。如何在保证散热结构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同时,兼顾手机中各单元间的信号传输,同时还能够减少手机内部空间的占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及终端设备。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用于与终端设备的信号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散热单元接收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发出的激励信号,所述散热单元向外传输无线电信号;和/或,所述散热单元配置为将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可选地,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分别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和所述散热单元连接,以将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发出的激励信号传输至所述散热单元,所述传输单元包括接触传输单元,和/或,非接触传输单元。可选地,所述接触传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馈电部和至少一个接地部,调节所述馈电部和/或所述接地部在所述散热单元上的接入位置,以调节所述散热单元向外传输的无线电信号的频段。可选地,所述馈电部和/或所述接地部包括金属连接件,所述馈电部的金属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散热单元和所述信号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接地部的金属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散热单元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地单元连接。可选地,所述金属连接件包括金属弹片或金属紧固件。可选地,所述接触传输单元包括馈线,所述馈线的内导体构成所述馈电部,所述馈线的外导体构成所述接地部;所述馈线的内导体分别与所述散热单元和所述信号收发单元连接,所述馈线的外导体分别与所述散热单元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地单元连接。可选地,所述馈线包括同轴线。可选地,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均热板,所述均热板的第一面上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形成所述接地单元,所述均热板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设置有金属贴片;所述金属贴片与所述馈电部接触连接,所述金属层与所述接地部接触连接。可选地,所述非接触传输单元包括通过电磁作用形成在所述信号收发单元与所述散热单元之间的耦合馈电区域。可选地,所述散热单元包括石墨散热片,所述石墨散热片贴附于终端设备的待散热体;所述信号收发单元通过所述接触传输单元和/或所述非接触传输单元将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发出的激励信号传输至所述石墨散热片,所述石墨散热片和/或所述待散热体向外传输无线电信号。可选地,所述散热单元包括SAR传感单元,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包括SAR传感器或者SAR芯片;所述SAR传感单元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所述SAR传感器或者SAR芯片。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信号收发单元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连接。可选地,当所述散热结构的传输单元为非接触传输单元时,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包括天线耦合结构,所述天线耦合结构通过非接触传输单元与所述散热结构的散热单元非接触连接。可选地,所述天线耦合结构包括LDS天线结构和/或金属边框天线。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散热单元上集成信号传输功能的功能,以使散热单元在具有散热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向外传输无线电信号或者将信号传输至信号收发单元,减少终端设备的内部空间占用,以便更加合理地分配终端设备的内部空间;在保证终端设备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利用散热单元体积大的优势,形成辐射体以传输信号,也减小了天线的设计难度。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包括接触传输单元的散热结构。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包括接触传输单元的另一种散热结构。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包括接触传输单元的另一种散热结构。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包括非接触传输单元的一种散热结构。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用于设置在终端设备上,例如设置在智能手机上,与终端设备的信号收发单元连接。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在实现散热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天线或者信号传输元件使用。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单元,散热单元与信号收发单元连接,散热单元接收信号收发单元发出的激励信号,散热单元向外传输无线电信号;和/或,散热单元配置为将信号传输至信号收发单元。散热单元一方面用于对终端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散热,另一方面,散热单元能够作为天线辐射体,向外传输无线电信号,同时,散热单元还可以作为天线接收外界传输的无线电信号,并将其传输给终端设备的接收单元。或者,散热单元作为信号传输元件给信号收发单元传输信号。本公开中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减少了仅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天线占用的终端设备的内部空间,以便更加合理地分配终端设备的内部空间;在保证终端设备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利用散热单元体积大的优势,将散热单元作为辐射体进行信号传输。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单元1和传输单元2,传输单元2分别与散热单元1和终端设备的信号收发单元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收发单元可以为激励单元3,激励单元3配置为向外发送激励信号,比如电流信号、射频信号等。传输单元2用于将激励单元3发出的激励信号传输至散热单元1,散热单元1接收到传输单元2传输的激励信号,散热单元1作为天线辐射体向外传输无线电信号。当然,散热单元1也可以作为天线辐射体接收外界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用于与终端设备的信号收发单元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连接,/n所述散热单元接收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发出的激励信号,所述散热单元向外传输无线电信号;和/或,/n所述散热单元配置为将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收发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用于与终端设备的信号收发单元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连接,
所述散热单元接收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发出的激励信号,所述散热单元向外传输无线电信号;和/或,
所述散热单元配置为将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收发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分别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和所述散热单元连接,以将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发出的激励信号传输至所述散热单元,所述传输单元包括接触传输单元,和/或,非接触传输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传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馈电部和至少一个接地部,调节所述馈电部和/或所述接地部在所述散热单元上的接入位置,以调节所述散热单元向外传输的无线电信号的频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部和/或所述接地部包括金属连接件,所述馈电部的金属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散热单元和所述信号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接地部的金属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散热单元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地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连接件包括金属弹片或金属紧固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传输单元包括馈线,所述馈线的内导体构成所述馈电部,所述馈线的外导体构成所述接地部;
所述馈线的内导体分别与所述散热单元和所述信号收发单元连接,所述馈线的外导体分别与所述散热单元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地单元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