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孝州专利>正文

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38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其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其主体设置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和第一驱动电机,其中,搅拌轴竖直放置,搅拌轴与第一驱动电机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铰接于搅拌轴,在连接件的作用下,实现搅拌轴的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增大气搅动的范围,使得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现有的反应釜中的搅拌桨只在局部设置或者仅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旋转搅拌,对放置于反应釜中的物料搅拌不够均匀、充分,影响反应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解决了现有市面上的反应釜在搅拌过程中出现的搅拌不均匀的现象,实现了反应釜内物料的均匀搅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应釜,所述反应釜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搅拌轴竖直放置,所述搅拌轴与第一驱动电机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铰接于搅拌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反应釜的搅拌组件中设置搅拌轴和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通过连接件与搅拌轴连接,第一驱动电机产生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连接件,连接件跟随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做同步转动,由于连接件与搅拌轴铰接,因此,连接件带动搅拌轴上行或下行,利用第一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可实现搅拌轴上下往复运动,上下往复运动的搅拌轴可增大其搅动的范围,使得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还设置有啮合齿轮,所述啮合齿轮的轴线与搅拌轴长度平行,所述啮合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搅拌轴,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搅拌轴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厚度大于第二齿轮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搅拌轴上套设啮合齿轮,第二齿轮转动会驱动第一齿轮与搅拌轴同步转动,从而实现搅拌轴的旋转搅拌过程。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叶片的添加,可增大搅拌轴与物料的接触面积,进而可加速物料的搅拌速度。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表面连接有竖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杆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强搅拌轴的搅拌效果。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侧壁设置有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放置于反应釜的罐体中进行搅拌反应,罐体侧壁的保温层可减缓热量的散失,延长罐体内的物料在此温度下反应的时间,确保成品的质量。优选的,所述连接件设置为叉形结构连接件,所述叉形结构连接件的开口端与搅拌轴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件设置为叉形结构连接件,且叉形结构连接件的开口端与搅拌轴连接,使得连接件具有两个与搅拌轴连接的支点,从而可提高与搅拌轴连接的牢固度。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与搅拌轴之间设置有套环,所述连接件一端铰接于套环,所述套环转动连接于搅拌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件与搅拌轴之间设置套环,套环转动连接于搅拌轴,套环的从而实现连接件与搅拌轴之间的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反应釜还设置有清洗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装置可实现对反应釜搅拌完成后清洗工作。优选的,所述清洗装置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紧贴于罐体内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紧贴于罐体内壁的毛刷,与罐体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摩擦清洁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清洗装置还设置有U型杆,所述毛刷连接于U型杆上,所述U型杆一端从罐体下方伸入罐体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毛刷附着连接于U型杆上,通过转动U型杆,可使得毛刷沿罐体圆周的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将搅拌组件中的搅拌轴与第一驱动电机通过连接件相连,且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另一端铰接于搅拌轴,使得第一驱动电机的正反转驱动力经过连接件传递到搅拌轴,搅拌轴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物料被搅拌混合的更加均匀;(2)通过在搅拌组件中添加啮合齿轮,啮合齿轮固定连接于搅拌轴上,利用啮合齿轮的转动,可带动搅拌轴旋转搅动过程;(3)将连接件设置为叉形结构连接件,叉形结构连接件的开口端与搅拌轴连接,增大了连接件与搅拌轴的连接稳定性;(4)在连接件与搅拌轴之间设置套环,连接件铰接于套环,且套环转动连接于搅拌轴,从而实现搅拌轴与连接件之间的转动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正视图;图2为实施例1的搅拌组件侧视图。图中:1-搅拌组件;110-搅拌轴;120-第一驱动电机;130-啮合齿轮;131-第一齿轮;132-第二齿轮;140-搅拌电机;2-连接件;3-搅拌叶片;4-竖杆;5-罐体;510-进料口;520-出料口;6-套环;7-清洗装置;710-毛刷;720-U型杆;730-第二驱动电机;8-支架;9-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反应釜,其主体设置有罐体5,罐体5上开设有进料口510和出料口520,进料口510和出料口520分别开设于罐体5的上下两端,物料从进料口510被放入,在罐体5中经过搅拌反应后得到成品,成品从出料口520处被收集。所述罐体5侧壁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的设置,可减缓罐体5内温度散失的速度,从而延长物料在此适宜温度下的反应时间,提高反应后得到成品的质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设置有搅拌组件1,搅拌组件1设置于罐体5的上方,如图1所示,搅拌组件1用于实现对罐体5内物料的搅拌。具体的,所述搅拌组件1设置有搅拌轴110和第一驱动电机120,如图1所示,搅拌轴110竖直放置,且其一端从罐体5上方伸入罐体5内,第一驱动电机120设置于罐体5外,且与搅拌轴110之间通过连接件2连接。连接件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120的输出轴上,连接件2的另一端铰接于搅拌轴110,利用第一驱动电机120输出的作用力,可带动连接件2发生转动,转动的连接件2推动搅拌轴110上行或下行;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电机120的正反转,从而实现搅拌轴110的上下往复运动,上下往复运动的搅拌轴110相对于现有市场上的搅拌轴110而言,可实现多个层面上的搅动,由此可增大其搅动的范围,使得罐体5中的物料被充分搅拌混合。所述罐体5上方设置有支架8,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电机120固定连接于支架8上,搅拌轴110穿射于支架8上预设的通孔后伸入罐体5内部,支架8不仅对搅拌组件1具有支撑作用,还对搅拌轴110的运动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其产生直线式的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2与搅拌轴110之间设置有套环6,如图1所示,套环6套接于搅拌轴110外壁,并可沿搅拌轴110的侧壁圆周转动,连接件2的开口端铰接于套环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2设置为叉形结构连接件,结合图1和图2,叉形结构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120的输出轴上,叉形结构连接件的开口端卡接于套环6,实现对套环6的半包围,叉形结构连接件与套环6之间具有两个铰接点,以此可提高叉形结构连接件与套环6之间的连接牢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组件1还设置有啮合齿轮1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设置有搅拌组件(1),所述搅拌组件(1)包括搅拌轴(110)和第一驱动电机(120),所述搅拌轴(110)竖直放置,所述搅拌轴(110)与第一驱动电机(120)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120)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2)另一端铰接于搅拌轴(110),所述搅拌轴(110)上设置有搅拌叶片(3),所述搅拌叶片(3)至少设置有一组,各组搅拌叶片(3)沿搅拌轴(110)的长度方向竖直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设置有搅拌组件(1),所述搅拌组件(1)包括搅拌轴(110)和第一驱动电机(120),所述搅拌轴(110)竖直放置,所述搅拌轴(110)与第一驱动电机(120)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120)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2)另一端铰接于搅拌轴(110),所述搅拌轴(110)上设置有搅拌叶片(3),所述搅拌叶片(3)至少设置有一组,各组搅拌叶片(3)沿搅拌轴(110)的长度方向竖直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1)还设置有啮合齿轮(130),所述啮合齿轮(130)的轴线与搅拌轴(110)长度平行,所述啮合齿轮(130)包括第一齿轮(131)和第二齿轮(132),所述第一齿轮(131)固定连接于搅拌轴(110),所述第二齿轮(132)设置于搅拌轴(110)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131)厚度大于第二齿轮(132)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3)表面连接有竖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林孝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