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36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表面底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挤出箱,所述挤出箱的前端外表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三角板,所述挤出箱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挤出孔,所述挤出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挤出孔以挤出箱的前端外表面等距离均匀分布,所述挤出箱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切刀,所述固定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该装置能够在气缸做往复运动时带动切刀对挤出的生物质燃料进行切割,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同时切刀便于使用者更换,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粒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装置。
技术介绍
改善粉末流动性而使较细颗粒团聚成粗粉团粒的工艺。制粒是把粉末、熔融液、水溶液等状态的物料经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状与大小粒状物的操作。几乎所有的固体制剂的制备过程都离不开制粒过程。所制成的颗粒可能是最终产品,如颗粒剂;也可能是中间产品,如片剂.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1134193U)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底板的一端开设有下料孔,所述底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固定架,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制粒孔,所述机体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机体底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一端与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切刀,所述机体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机体活动连接,所述机体的一侧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机体的另一侧外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机体靠近螺纹孔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筛网,所述筛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筛网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机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机体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破碎杆,所述转轴的部门固定连接有粉碎刀,所述机体顶部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机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管。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挤压机挤出的过程中,在刀片下落切割时,能够对挤出的生物质燃料进行切割制粒,然而在刀片上升的过程中,刀片呈直角三角形结构,无法在上升时继续切割,降低了装置的生产速率,同时会导致刀片的上端附着大量的生物质燃料,不便于使用者清理,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效率,为此,提出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装置,该装置能够在气缸做往复运动时带动切刀对挤出的生物质燃料进行切割,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同时切刀便于使用者更换,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表面底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挤出箱,所述挤出箱的前端外表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三角板,所述挤出箱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挤出孔,所述挤出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挤出孔以挤出箱的前端外表面等距离均匀分布,所述挤出箱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切刀,所述固定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下端外表面贯穿挤出箱并延伸至挤出箱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能够在气缸做往复运动时带动切刀对挤出的生物质燃料进行切割,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同时切刀便于使用者更换,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上端外表面与固定框的内表面顶端相互衔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气缸的伸缩带动下,能够带动固定块在挤出箱的两侧上下移动,从而达到切割制粒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滑槽的内部,所述滑块与滑槽呈T型结构相互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滑块与滑槽呈T型结构配合,能够在气缸带动固定块做往复运动时,提高固定块的稳定性,缩减固定块在移动时产生晃动的幅度。优选的,所述卡槽与切刀的两端均呈T型结构相互卡合,所述切刀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嵌入式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螺纹孔并延伸至固定块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T型结构相互卡合的卡槽与切刀能够提高切刀在切割生物质燃料制粒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拧出螺纹孔内的螺栓,能够便于使用者更换切刀,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切刀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均呈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切刀的后端外表面与挤出箱的前端外表面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切刀的上下两端面均呈三角形结构,在切刀跟随固定块通过气缸做往复运动时,能够对被挤出的生物质燃料进行切割制粒,以提高装置制粒的速率。优选的,所述三角板的后端外表面与挤出箱的前端外表面相互贴合,所述三角板与挤出箱呈60度角倾斜,所述三角板采用高性能金属材质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切刀将生物质燃料切割制粒从挤出孔脱离后掉落至三角板上,进一步三角板能够迫使生物质颗粒燃料滚落收集,降低生物质颗粒燃料堆积的几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滑槽、固定块与切刀等一系列结构部件,工作时,当生物质颗粒燃料通过固定框上的进料管进入挤出箱内时,此时挤出箱内的挤压机将生物质颗粒燃料推送挤压直至挤出孔处,进一步生物质颗粒燃料从挤出孔被挤出,此时固定框内的气缸开始工作,气缸伸缩带动固定块上的滑块在滑槽内滑动,通过T型结构配合的滑块与滑槽,能够提高固定块跟随气缸做往复运动时的稳定性,当固定块做往复运动时带动切刀对被挤出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进行切割,又由于切刀的上下两端面均呈三角形结构,在切刀跟随固定块通过气缸做往复运动时,都能够对被挤出的生物质燃料进行切割制粒,以提高装置切割制粒的速率,进而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当切刀将生物质燃料切割制粒从挤出孔脱离后掉落至三角板上,进一步三角板能够迫使生物质颗粒燃料滚落收集,降低生物质颗粒燃料堆积的几率。当切刀长时间使用磨损后,使用者将螺纹孔内的螺栓拧出,进一步将切刀从卡槽内取出进行更换,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视图;图2为本技术挤出箱与气缸的结合视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块与切刀的结合视图;图4为本技术切刀与螺纹孔的结合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框;2、挤出箱;3、三角板;4、挤出孔;5、滑槽;6、固定块;7、滑块;8、气缸;9、卡槽;10、切刀;11、螺纹孔;12、螺栓;13、进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的内表面底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挤出箱(2),所述挤出箱(2)的前端外表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三角板(3),所述挤出箱(2)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挤出孔(4),所述挤出孔(4)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挤出孔(4)以挤出箱(2)的前端外表面等距离均匀分布,所述挤出箱(2)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卡槽(9),所述卡槽(9)的内部设置有切刀(10),所述固定框(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3),所述进料管(13)的下端外表面贯穿挤出箱(2)并延伸至挤出箱(2)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的内表面底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挤出箱(2),所述挤出箱(2)的前端外表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三角板(3),所述挤出箱(2)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挤出孔(4),所述挤出孔(4)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挤出孔(4)以挤出箱(2)的前端外表面等距离均匀分布,所述挤出箱(2)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卡槽(9),所述卡槽(9)的内部设置有切刀(10),所述固定框(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3),所述进料管(13)的下端外表面贯穿挤出箱(2)并延伸至挤出箱(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上端外表面与固定框(1)的内表面顶端相互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克平陆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