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00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7
本方案公开了医疗设备领域的一种引流管,包括管体和若干纤维管,若干所述纤维管均位于所述管体内,若干所述纤维管分为积液吸管和积气吸管,所述积液吸管和积气吸管的前端均位于所述管体内,且积液吸管前端距离管体前端的间距≤1cm,积气吸管前端距离积液吸管前端的间距为5~8cm。本方案中的积液吸管和积气吸管均为纤维管,纤细而且是通管,又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使用本方案同时将患者胸腔的积液和积气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流管。
技术介绍
引流管广泛应用于胸腔积液和积气,促使肺扩张。如果患者胸腔同时具有积液和积气,目前常用的引流管功能比较单一,通常只能进行积液和积气的独立引流,这样的弊端是降低了排积液的效率,延长了引流的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患者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引流管,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引流管功能单一,不能够同时引流患者胸腔内的积液和积气的不足。本方案中的一种引流管,包括管体;还包括若干纤维管,若干所述纤维管均位于所述管体内,若干所述纤维管分为积液吸管和积气吸管,所述积液吸管和积气吸管的前端均位于所述管体内,且积液吸管前端距离管体前端的间距≤1cm,积气吸管前端距离积液吸管前端的间距为5~8cm。本方案中的前端指靠近患者或者插入患者体内的那一端,而后端则是指位于患者体外的一端。本方案中积液吸管前端距离管体前端的间距≤1cm,积气吸管前端距离积液吸管前端的间距为5~8cm,则必定积气吸管前端与管体前端的间距至少大于5cm。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本方案中的积液吸管和积气吸管的前端均位于管体中,按照常规操作的方式,将管体插入患者胸腔,位于患者体外的部分,则用手指捏住纤维管后促使纤维管的位置不变,将管体往外拉出约10cm,使得积气吸管和积液吸管的前端暴露在胸腔,且积液吸管将浸入到积液中,积气吸管则因为有积液吸管5~8cm的间距,则积气吸管不被浸入积液中,与现有的引流管原理相同,在负压的条件下,胸腔中的积液和积气则分别通过积液吸管和积气吸管排出。本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临床的实际情况中,即使积液中有凝固的块状物,也不会过多,因此,本方案设置的若干积液吸管是能够确保一次就能将积液排出的。本方案中的积液吸管和积气吸管均为纤维管,纤细而且是通管,又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使用本方案同时将患者胸腔的积液和积气排出。进一步,所述引流管还包括束管套;若干所述纤维管穿过所述束管套,且所述管体的后端开拆卸连接在束管套的外壁。利用束管套将所有的积气吸管和积液吸管约束在一起,在进行向外拉出管体约10cm的操作时,只需要捏住束管套,这样与没有束管套约束的情况相比,有效的避免若干的纤维管之间相互的滑动带来的操作不方便的问题。进一步,所述管体与所述束管套的开拆卸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束管套的外径等于管体的内径。平面的滑动连接结构简单,而且稍微施力就能够滑动,操作方便。进一步,所述管体与所述束管套的开拆卸连接方式为花键连接。花键连接的方式可以约束管体与束管套的相对运动路径,避免管体和束管套之间发生相对的转动,进而避免积液吸管、积气吸管和管体在患者体内转动,进一步的避免了因转动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进一步,所述束管套的后端连接有翼板,所述翼板的外径大于管体的外径。翼板能够阻挡束管套在管体中意外的发生更深入的滑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掉管体后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引流管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翼板1、束管套2、花键3、管体4、积气吸管5、积液吸管6、通孔7。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及图2所示:一种引流管,包括管体4、束管套2和十根纤维管,十根纤维管均位于管体4内,十根纤维管均分为五根积液吸管6和五根积气吸管5,积液吸管6和积气吸管5的前端均位于管体4内,且积液吸管6前端距离管体4前端的间距为1cm,积气吸管5前端距离积液吸管6前端的间距为5~8cm,本方案优选7cm。束管套2的长度为15~20cm,束管套2的后端为盲端,且束管套2的盲端设有10个通孔7,10个通孔7均分两组,每组的五个通孔7中有四个呈矩形阵列排布,另一个位于四个通孔7的正中。五根积液吸管6和五根积气吸管5的后端均穿过束管套2盲端上的通孔7且与束管套2相对固定,管体4的后端滑动连接在束管套2的外壁;且束管套2的后端连接有翼板1,翼板1的外径大于管体4的外径。实施例2:一种引流管,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管体4的后端通过花键3连接的方式套接在束管套2的外壁。本方案中的积液吸管6和积气吸管5的前端均位于管体4中,按照常规操作的方式,将管体4插入患者胸腔,位于患者体外的部分,则用手指捏住束管套2后促使纤维管的位置不变,将管体4往外拉出约10cm,使得积气吸管5和积液吸管6的前端暴露在胸腔,且积液吸管6将浸入到积液中,积气吸管5则因为有积液吸管65~8cm的间距,则积气吸管5不被浸入积液中,与现有的引流管原理相同,在负压的条件下,胸腔中的积液和积气则分别通过积液吸管6和积气吸管5排出。具体实施过程结合图3所示:本方案中的积液吸管6和积气吸管5的前端均位于管体4中,按照常规操作的方式,将管体4插入患者胸腔,位于患者体外的部分,则用手指捏住纤维管后促使纤维管的位置不变,将管体4往外拉出约10cm,使得积气吸管5和积液吸管6的前端暴露在胸腔,且积液吸管6将浸入到积液中,积气吸管5则因为有积液吸管65~8cm的间距,则积气吸管5不被浸入积液中,与现有的引流管原理相同,在负压的条件下,胸腔中的积液和积气则分别通过积液吸管6和积气吸管5排出。在临床的实际情况中,即使积液中有凝固的块状物,也不会过多,因此,本方案设置的若干积液吸管6是能够确保一次就能将积液排出的。本方案中的积液吸管6和积气吸管5均为纤维管,纤细而且是通管,又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使用本方案同时将患者胸腔的积液和积气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流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纤维管,若干所述纤维管均位于所述管体内,若干所述纤维管分为积液吸管和积气吸管,所述积液吸管和积气吸管的前端均位于所述管体内,且积液吸管前端距离管体前端的间距≤1cm,积气吸管前端距离积液吸管前端的间距为5~8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纤维管,若干所述纤维管均位于所述管体内,若干所述纤维管分为积液吸管和积气吸管,所述积液吸管和积气吸管的前端均位于所述管体内,且积液吸管前端距离管体前端的间距≤1cm,积气吸管前端距离积液吸管前端的间距为5~8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还包括束管套;若干所述纤维管穿过所述束管套,且所述管体的后端开拆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辉令狐月槐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航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