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氧气湿化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99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氧气湿化瓶,包括中空的湿化瓶瓶体和设置在湿化瓶瓶体上端的端盖,端盖上设置有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进气接头通过湿化瓶瓶体内设置的进气接头延伸部与湿化瓶瓶体内腔导通,湿化瓶瓶体内还竖向设置有导水棒,导水棒的下部与湿化瓶瓶体内设置的无菌湿化液接触,进气接头延伸部插设在导水棒上部,出气接头与湿化瓶瓶体内腔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湿化效果,降低湿化过程中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氧气湿化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氧气湿化瓶。
技术介绍
氧疗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用于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水平。由于医用氧气是纯氧,不存在水分,如果患者直接吸入会导致呼吸道不适,甚至会造成患者上呼吸道损伤。因此,医院在为患者进行吸氧治疗时,首先会将氧气通过湿化装置进行湿化,再通过输送管路输送至患者使用终端,以增加氧疗的舒适性和依从性。现有的湿化装置多采用纯氧过水的方式进行湿化,即通过导管将进入湿化装置的纯氧直接导入无菌湿化液内,再将经无菌湿化液湿化的纯氧输入患者使用终端。但这种湿化方式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同时还会产生大量气溶胶,会对患者肺部产生一定的伤害。现有的部分湿化装置采用纯氧与导水棒接触的方式进行湿化,由于接触时间与接触面较小,导致湿化效果欠佳。同时,现有的氧气湿化瓶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因输出堵塞造成氧气湿化瓶内部气压过大,发生氧气湿化瓶涨破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氧气湿化瓶,能够提高湿化效果,降低湿化过程中的噪音。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氧气湿化瓶,包括中空的湿化瓶瓶体和设置在湿化瓶瓶体上端的端盖,端盖上设置有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进气接头通过湿化瓶瓶体内设置的进气接头延伸部与湿化瓶瓶体内腔导通,湿化瓶瓶体内还竖向设置有导水棒,导水棒的下部与湿化瓶瓶体内设置的无菌湿化液接触,进气接头延伸部插设在导水棒上部,出气接头与湿化瓶瓶体内腔导通。所述的导水棒的上部设置有湿化结构,湿化结构包括沿导水棒轴向向下开设的湿化槽,湿化槽的内径大于进气接头延伸部的外径,进气接头延伸部的下端同轴设置在湿化槽内,进气接头延伸部与湿化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湿化槽的内壁上沿导水棒轴向向下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湿化通道。所述的湿化槽的槽底中心位置处向上设置有分流柱。所述的进气接头延伸部的外侧还设置有湿化罩,湿化罩与导水棒同轴设置,湿化罩的内表面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各个导水棒限位块。所述的湿化瓶瓶体底部为倒置的锥台形,湿化瓶瓶体底部中心处为最低端,湿化瓶瓶体底部中心处还设置有导水棒放置座,导水棒放置座的侧壁设置有与湿化瓶瓶体底部导通的无菌湿化液流通孔,导水棒的下端设置在导水棒放置座内。所述的出气接头通过泄压连接部与湿化瓶瓶体内腔导通,泄压连接部包括与端盖一体成型的泄压连接管,泄压连接管的两端开口且下端与湿化瓶瓶体内腔导通,泄压连接管内滑动设置有泄压移动管,泄压移动管下部的外径与泄压连接管的内径相匹配,泄压移动管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管口密封部,管口密封部的下表面与泄压连接管的上端面接触,管口密封部下方的泄压移动管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泄压孔,泄压移动管上部设置有出气接头;泄压连接管与泄压移动管之间套设有弹簧,弹簧驱动泄压连接管上管口密封部的下表面与泄压连接管的上端面紧密接触。所述的泄压连接管的下部设置有弹簧下端固定部,弹簧的下端通过弹簧下端固定部固定,弹簧的上端通过管口密封部固定。所述的管口密封部为环状,管口密封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密封层。所述的泄压连接管的下端的高度大于湿化罩下端的高度。本技术通过将进气接头延伸部插设在导水棒上部,利用纯氧接触导水棒表面实现纯氧的湿化,能够提高湿化效果,降低湿化过程中的噪音。进一步的,本技术通过设置湿化结构,利用湿化槽、湿化通道和湿化罩,进一步增加纯氧与导水棒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湿化效果。同时,本技术还设置有特殊结构的泄压连接部,在氧气湿化瓶内气压过大时及时释放气压,并在氧气湿化瓶内气压正常时及时复位,有效避免氧气湿化瓶爆炸破损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导水棒上端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泄压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氧气湿化瓶,包括中空的湿化瓶瓶体1和设置在湿化瓶瓶体1上端的端盖2,端盖2上设置有进气接头3和出气接头4,进气接头3通过湿化瓶瓶体1内设置的进气接头延伸部5与湿化瓶瓶体1内腔导通,湿化瓶瓶体1内还竖向设置有导水棒6,导水棒6的下部与湿化瓶瓶体1内设置的无菌湿化液接触,进气接头延伸部5插设在导水棒6上部,出气接头4与湿化瓶瓶体1内腔导通。为保证良好的湿化效果,本技术中,导水棒6的上部设置有湿化结构,湿化结构包括沿导水棒6轴向向下开设的湿化槽7,湿化槽7的内径大于进气接头延伸部5的外径,进气接头延伸部5的下端同轴设置在湿化槽7内,进气接头延伸部5与湿化槽7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导水棒6由吸水棉棒或海绵棒等具有很强吸水性特性的材质制成的棒体。本技术在使用时,导水棒6的下端浸入无菌湿化液中,即可将无菌湿化液吸引至导水棒6上端。进气接头3与医院供氧设备连接,纯氧经进气接头3和进气接头延伸部5进入湿化槽7内,在湿化槽7内与内含无菌湿化液的导水棒6充分接触,实现对纯氧的湿化,避免现有过水式湿化时产生的噪音,减小气溶胶的产生。为了进一步加强湿化效果,本技术还在湿化槽7的内壁上沿导水棒6轴向向下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湿化通道8,湿化通道8一方面能够增加纯氧与导水棒6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良好的导流效果。同时,湿化槽7的槽底中心位置处向上设置有分流柱9,能够减小纯氧对导水棒6湿化槽7的冲击,通过将纯氧有效地导流至湿化通道8内。分流柱9可采用锥台形柱体。本实施例中,进气接头延伸部5的外侧还设置有湿化罩10,湿化罩10与导水棒6同轴设置,湿化罩10的内表面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各个导水棒限位块11,一方面湿化罩10通过导水棒限位块11能够对导水棒6的上端进行限位固定,另一方面经湿化槽7流出的纯氧,还能够在湿化罩10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再次与导水棒6上部的外侧表面进行二次接触,实现更好的湿化效果。本技术中,湿化瓶瓶体1底部为倒置的锥台形,湿化瓶瓶体1底部中心处为最低端,湿化瓶瓶体1底部中心处还设置有导水棒放置座12,导水棒放置座12的侧壁设置有与湿化瓶瓶体1底部导通的无菌湿化液流通孔13,导水棒6的下端设置在导水棒放置座12内。上述结构能够通过重力作用,有效利用湿化瓶瓶体1内的无菌湿化液,在无菌湿化液将要使用完毕时,也能够通过无菌湿化液流通孔13进入到导水棒放置座12内,被导水棒6充分吸收。现有的氧气湿化瓶在使用时,存在因输出管路堵塞造成氧气湿化瓶内部气压过大,发生氧气湿化瓶涨破的现象。因此,本技术中,出气接头4通过泄压连接部14与湿化瓶瓶体1内腔导通,能够有效防止上述现象。泄压连接部14包括与端盖2一体成型的泄压连接管15,泄压连接管15的两端开口且下端与湿化瓶瓶体1内腔导通,泄压连接管15内滑动设置有泄压移动管16,泄压移动管16下部的外径与泄压连接管15的内径相匹配,泄压移动管16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管口密封部17,管口密封部17的下表面与泄压连接管15的上端面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氧气湿化瓶,包括中空的湿化瓶瓶体和设置在湿化瓶瓶体上端的端盖,端盖上设置有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其特征在于:进气接头通过湿化瓶瓶体内设置的进气接头延伸部与湿化瓶瓶体内腔导通,湿化瓶瓶体内还竖向设置有导水棒,导水棒的下部与湿化瓶瓶体内设置的无菌湿化液接触,进气接头延伸部插设在导水棒上部,出气接头与湿化瓶瓶体内腔导通;所述的出气接头通过泄压连接部与湿化瓶瓶体内腔导通,泄压连接部包括与端盖一体成型的泄压连接管,泄压连接管的两端开口且下端与湿化瓶瓶体内腔导通,泄压连接管内滑动设置有泄压移动管,泄压移动管下部的外径与泄压连接管的内径相匹配,泄压移动管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管口密封部,管口密封部的下表面与泄压连接管的上端面接触,管口密封部下方的泄压移动管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泄压孔,泄压移动管上部设置有出气接头;泄压连接管与泄压移动管之间套设有弹簧,弹簧驱动泄压连接管上管口密封部的下表面与泄压连接管的上端面紧密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氧气湿化瓶,包括中空的湿化瓶瓶体和设置在湿化瓶瓶体上端的端盖,端盖上设置有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其特征在于:进气接头通过湿化瓶瓶体内设置的进气接头延伸部与湿化瓶瓶体内腔导通,湿化瓶瓶体内还竖向设置有导水棒,导水棒的下部与湿化瓶瓶体内设置的无菌湿化液接触,进气接头延伸部插设在导水棒上部,出气接头与湿化瓶瓶体内腔导通;所述的出气接头通过泄压连接部与湿化瓶瓶体内腔导通,泄压连接部包括与端盖一体成型的泄压连接管,泄压连接管的两端开口且下端与湿化瓶瓶体内腔导通,泄压连接管内滑动设置有泄压移动管,泄压移动管下部的外径与泄压连接管的内径相匹配,泄压移动管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管口密封部,管口密封部的下表面与泄压连接管的上端面接触,管口密封部下方的泄压移动管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泄压孔,泄压移动管上部设置有出气接头;泄压连接管与泄压移动管之间套设有弹簧,弹簧驱动泄压连接管上管口密封部的下表面与泄压连接管的上端面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水棒的上部设置有湿化结构,湿化结构包括沿导水棒轴向向下开设的湿化槽,湿化槽的内径大于进气接头延伸部的外径,进气接头延伸部的下端同轴设置在湿化槽内,进气接头延伸部与湿化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慧珠郭亚楠王娜会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老年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