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最佳化天线布局的电磁感应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最短路径的原理设计天线回路以减少跨线型态,并由天线地址的改变设计出最佳化的天线路径,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亦通过复数个连接器取代原先仅有一个连接器的设计以分散天线回路的连接位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系统,特别是一种具有最佳化天线回路布局的电磁感应系统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手写辨识电路装置可以取代鼠标,并且较鼠标更适合于让使用者以人工输入方式输入文字与图案,因此手写辨识电路装置的改良是近年来急剧发展的领域。最早的手写辨识电路装置,可视为将鼠标以笔取代,并且为了提升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通常是以电磁笔与数字板(tablet)二者来取代鼠标,且通常以电磁笔的笔尖对应鼠标的左键。虽然传统的笔式输入产品已行之多年,然而同类产品皆仅偏重于绘图或中文输入等单一功能的应用上。传统的电磁感应系统备有一数字板和一鼠标或笔的型式的换能器/光标设备。众所皆知,决定一描点设备在电磁数字板的表面上的位置有两种运作模式。一种为相对模式,而另一种为绝对模式。一般鼠标设备以相对模式运作。当鼠标在数字板系统表面上滑行时,计算机系统接收来自鼠标的输入。只能辨识该鼠标在X和Y方向的相对移动。一种普遍的技术是在该鼠标内利用一感应装置以形成一对相互垂直的变换信号,这对信号对应于该鼠标的纵向和横向的移动。同样地,在数字板系统中的光标设备,例如电磁笔,一般是于绝对模式下运作。假若提起该光标设备,且移至其所支持的数字板表面上的另一位置时,对该计算机系统而言,其信号将会改变以便于反应该光标设备的新的绝对位置。现今,已有多种方法用来决定该光标设备在其支持的数字板表面上的位置,而其中普遍应用于绝对模式的技术为一种电磁感应的技术。早期的换能器/光标设备通过多导体电缆连接至数字板,并经由此电缆将位置与按钮/压力的信息传送至计算机系统中。在某些传统技术中的电磁式换能器/光标设备,曾通过使用频率且/或相位改变来传送换能器/光标设备功能的非方位状态,通常这些功能具有按下的按钮、笔的压力,或类似的功能等。然而,若是没有审慎的处理,频率和相位的改变很容易因为多种外在因素,如金属物品、杂讯、电磁波等等,因而导致错误的读取信号。特别是在较大的数字板上,这些问题会变得越来越明显。传统改良的数字板系统的技术允许使用者在双模式的运作下使用描点设备,此在使用者的控制下可提供相对移动或是绝对位置的信息。现行的笔式输入产品通常为一种电磁感应电路装置。传统的电磁感应系统的天线布局方式如图1A所示,其每一天线回路110具有一天线地址,且每一天线回路110与同一连接器120相连接。一般而言,每个天线回路110的接脚依照规则性的天线地址排列,例如,X1、X2、X3、、、,如图1B所示的排列表140,且每个天线回路110为复数个ㄇ形区段所形成,其中,复数个ㄇ形区段所形成的天线回路110的路径由连接器120延伸至一地线130为止以形成一如同H型的区域。然而,此种布局方式却造成天线布局的每条天线回路彼此相互跨线使得天线布局过于密集,进而导致杂讯的大幅提升,如图1C所示。此外,对于电磁感应系统的天线布局而言,为了符合现代产业小尺寸的需求,所有元件与天线回路势必缩小化,尤其在使用多重天线回路的天线布局中,其回路设计更为庞杂、线路更为密集,使得彼此相互跨线的情形更为严重,且由于所有的天线回路皆整合于同一连接器中,此使得天线基板的边缘将无法再予以限缩。再者,在制作具有小尺寸的天线布局的天线制程时,将由于复杂的跨线设计而极易导致短路的现象,因此,对于制作具有多重天线回路的天线布局的天线制程而言,电磁感应系统的天线布局已经难以突破临界尺寸以达成缩小具有多重天线回路的天线布局的标的。鉴于上述种种原因,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系统的最佳化天线布局,以减少跨线设计及避免天线布局缩小化所造成的种种问题,同时强化电磁感应系统的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
技术介绍
,为了减少跨线设计及避免天线布局缩小化所造成的短路现象,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最佳化天线布局的电磁感应系统及其方法可用以改善传统电磁感应系统的跨线设计及其效能。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最佳化天线布局的电磁感应系统及其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最短路径的原理布局天线回路以减少跨线型态,并通过天线地址的改变设计出最佳化的天线路径。此外,本专利技术亦通过复数个连接器取代原先仅有一个连接器的设计以分散天线回路的连接位置,由此可缩减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周边区域,并减少生产工时,以达到缩减产品尺寸的目的。据此,本专利技术可避免缩小天线布局尺寸时的短路现象,并可强化电磁感应系统的效能,因此本专利技术能符合经济上的效益与产业上的利用性。根据以上所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具有最佳化天线布局的电磁感应系统及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最佳化天线布局的电磁感应系统包含一天线回路模块,天线回路模块具有复数条天线回路、至少一地线与复数个第一连接器,每条天线回路形成于至少一地线与一第一接脚之间,且每条天线回路通过其第一接脚与其中一第一连接器电性耦合,而每条天线回路具有一通过复数个ㄇ形区段所形成的最短电磁感应路径,其中,最短电磁感应路径是指每条天线回路的接脚至一地线之间的临界电磁感应的区域,而最短电磁感应路径所形成临界电磁感应的区域更包含一h型区域,此并非传统的H型区域。此外,具有最佳化天线布局的电磁感应系统更包含一控制模块,其中,控制模块包含复数个第二连接器,且每个第二连接器具有复数个第二接脚,其中,复数个第二连接器的数量等同于复数个第一连接器的数量,且每个第二连接器的复数个第二接脚的数量等同于每个第一连接器的复数个第一接脚的数量,以便于天线回路模块与控制模块能由此相互电性耦合;一开关次电路,开关次电路与复数个第二连接器电性耦合,其中,开关次电路具有复数个天线开关,且每个天线开关分别与一第二接脚电性耦合;一控制次电路,控制次电路与开关次电路相互电性耦合,且控制次电路更包含一韧件(firmware),其中,控制次电路的韧件具有一特定排列顺序的天线地址表以控制开关次电路的复数个天线开关能根据此天线地址表进行一扫描程序。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感应系统的最佳化天线布局的形成方法如下,首先,通过一最佳化程序进行一天线布局程序以定义每条天线回路的最短电磁感应路径与其第一接脚所在的天线地址。接着,根据复数条天线回路所在的复数个天线地址定义一天线地址表的特定排列顺序。之后,根据天线地址表的特定排列顺序进行一开关地址决定步骤以定义每个天线开关所在的地址。最后,若天线地址表的特定排列顺序为规则性,则进行一第一电路布局以使得位于相同天线地址的每个天线开关与每个第二接脚电性耦合;若天线地址表的特定排列顺序为非规则性,则进行一第二电路布局以使得位于相同天线地址的每个天线开关与每个第二接脚电性耦合。据此,本专利技术能控制具有最佳化天线布局与非规则性排列的天线回路的电磁感应系统。附图说明图1A所示为传统的现有电磁电磁感应装置的具有H型区域的天线回路示意图;图1B所示为传统的现有电磁电磁感应装置的天线回路布局的具有规则性天线地址的排列表;图1C所示为传统的现有电磁电磁感应装置的具有H型区域的天线回路的天线布局示意图;图2A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具有最佳化天线布局的电磁感应系统的示意图;图2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具有最佳化天线布局的电磁感应系统的具有非规则性天线地址的排列表;图2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具有h型区域的最佳化天线布局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感应系统的最佳化天线回路布局,其特征在于,该电磁感应系统的最佳化天线回路布局包含: 至少一地线; 复数个第一连接器,该复数个连接器具有复数个接脚,其中,该复数个接脚根据一天线地址的排列表依序排列;与 复数条天线回路,该复数条天线回路分别形成于该复数个接脚与该至少一地线之间,且该复数条天线回路分别通过该复数个接脚与该复数个连接器电性耦合,其中,该每条天线回路具有一最短电磁感应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安,
申请(专利权)人:天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