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美利肯公司专利>正文

套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293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套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系统包含:内径小于约75mm的套管;至少一个织物内导管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织物内导管结构的宽度小于100mm并且包含至少一个被构造成包围并承载至少一个电缆的腔室,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织物内导管位于所述套管内;以及可牵拉的小直径纤维光缆,该光缆包括:中心强度构件;围绕所述中心强度构件布置的多根光纤;和,围绕多根光纤布置的外部护套,其中所述可牵拉的小直径纤维光缆具有小于约15毫米的外径并且具有根据IEC 60794‑1‑2‑E1测量的至少约1000N的拉伸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套管系统。
技术介绍
在套管内使用柔性内导管结构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将单独的电缆隔离到内导管内的隔室或通道中,以最大化可放置在套管中的电缆数量,并通过防止电缆与电缆之间的摩擦来便于将电缆插入套管,并在内导管的每个隔室内提供带或绳,以将电缆拉入套管。由织物制成的柔性内导管结构可以具有各种形状,比如“共用壁构造”、“泪滴状构造”和管。期望具有非常小的内导管结构以最小化接缝所占据的区域的量,以便最大化小导管内的可用空间的量。较大或更大的接缝(或附接件)区域对于较大的套管和管道而言不是问题,而在附接件占据了套管内可用空间的较大部分的小型套管中变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套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系统包含:内径小于约75mm的套管;至少一个织物内导管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织物内导管结构的宽度小于100mm并且包含至少一个被构造成包围并承载至少一个电缆的腔室,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织物内导管位于所述套管内;以及可牵拉的小直径纤维光缆,该光缆包括:中心强度构件;围绕所述中心强度构件布置的多根光纤;和,围绕多根光纤布置的外部护套,其中所述可牵拉的小直径纤维光缆具有小于约15毫米的外径并且具有根据IEC60794-1-2-E1测量的至少约1000N的拉伸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缆的外径小于约10毫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缆具有至少约1100N的根据IEC60794-1-2-E1测得的拉伸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无缝织物管,该无缝织物管具有被构造成包围并承载至少一个电缆的腔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包含附接在一起的至少两个无缝织物管,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无缝织物管包含至少两个腔室,每个腔室被构造为包围并承载至少一个电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无缝织物管通过缝线附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包含至少一个包含机织织物材料的一个带状片的织物内导管结构,所述机织织物材料围绕位于中心的纵轴折叠并沿着纵向边缘部分接合以限定至少一个腔室,所述至少一个腔室被构造成包围并承载电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织织物材料围绕位于中心的纵轴折叠并且用缝线接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包含机织织物材料的至少两个带状片,每个围绕位于中心的纵轴折叠并沿其纵向边缘部分接合以限定至少一个腔室,所述至少一个腔室被构造成包围并承载电缆,其中各个腔室附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织织物材料围绕位于中心的纵轴折叠并且用缝线接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腔室,每个腔室被设计成用于包裹至少一个电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是柔性的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带状织物,其中每个带状织物包含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其中各个带的所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都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中,其中每个带状织物从所述中间区域向外延伸,围绕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中的折叠轴折叠并返回到所述中间区域从而形成腔室,其中至少一个带从所述第一区域延伸到所述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包含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织物材料的至少一个带中的至少一个折叠和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织物材料的至少一个带中的至少一个折叠,其中各个带在所述中间区域中附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包括机织织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的内径小于约50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的内径小于约40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的内径小于约33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织物内导管结构的宽度小于50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织物内导管结构的宽度小于40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织物内导管结构的宽度小于25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腔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包括至少四个腔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的材料是机织织物,所述机织织物包含:按经纱分组排列的多个经纱,其中每个分组含有2到10个经纱;以及纬纱的多个投梭;其中在每个第一编织区中,纬纱的投梭包含至少一个单丝纱、至少一个多插复丝纱和任选存在的至少一个单插复丝纱的重复第一纬线图案,其中在每个部分浮线编织区中,在所述部分浮线编织区中的纬纱的投梭包含至少一个单丝纱、至少一个多插复丝纱和任选存在的至少一个单插复丝纱的重复第二纬线图案,其中所述经纱分组的至少一部分中的仅一部分经纱浮在3个纬纱上,包括浮在纬线图案重复的至少一部分中至少一个多插复丝纬纱上,并且其中在浮线外面,非浮经纱依次在纬纱的交替投梭的上方和下方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套管系统,可以实现在小导管内最大化可用空间的量,最小化接缝所占据的区域的量。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所述套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是无缝管。图2A示出了为无缝管的织物内导管结构的一个实施方案。图2B示出了用于测量织物内导管结构的宽度的方法。图3示出了所述套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是附接在一起的多个无缝管。图4示出了所述套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是具有接缝的管。图5示出了所述套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是具有接缝的管附接从而形成两个腔。图6示出了所述套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是附接在一起的多个具有接缝的管。图7示出了所述套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具有带有一个腔室的泪滴状构造。图8示出了所述套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具有带有多个腔室的泪滴状构造。图9示出了所述套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具有多个腔室和一种带状织物。图10示出了所述机织织物的一个实施方案。图11是可牵拉的小直径纤维光缆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柔性内导管结构具有腔室并在套管内使用,以帮助将单独的电缆隔离到内导管内的隔室或通道中,以最大化可放置在套管中的电缆数量,并通过防止电缆与电缆之间的摩擦并提供在内导管的每个隔室内的带或绳,以便于将电缆插入套管。为了在内导管结构中形成多于一个的腔室,通常使用接缝将各层附接在一起(这可以是多块织物、折叠到其自身上的织物或两者的组合)。该接缝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形成,包括缝合、粘合或超声处理。腔室越多,通常接缝体积越大,柔性越差。较大或体积更大的接缝(或附接件)区域对于较大的套管和管道而言不是问题,而在附接件占据了套管内可用空间的较大部分的较小套管中变得非常为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系统包含:/n内径小于约75mm的套管;/n至少一个织物内导管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织物内导管结构的宽度小于100mm并且包含至少一个被构造成包围并承载至少一个电缆的腔室,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织物内导管位于所述套管内;以及/n可牵拉的小直径纤维光缆,该光缆包括:/n中心强度构件;/n围绕所述中心强度构件布置的多根光纤;和,/n围绕多根光纤布置的外部护套,/n其中所述可牵拉的小直径纤维光缆具有小于约15毫米的外径并且具有根据IEC60794-1-2-E1测量的至少约1000N的拉伸强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系统包含:
内径小于约75mm的套管;
至少一个织物内导管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织物内导管结构的宽度小于100mm并且包含至少一个被构造成包围并承载至少一个电缆的腔室,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织物内导管位于所述套管内;以及
可牵拉的小直径纤维光缆,该光缆包括:
中心强度构件;
围绕所述中心强度构件布置的多根光纤;和,
围绕多根光纤布置的外部护套,
其中所述可牵拉的小直径纤维光缆具有小于约15毫米的外径并且具有根据IEC60794-1-2-E1测量的至少约1000N的拉伸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的外径小于约1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具有至少约1100N的根据IEC60794-1-2-E1测得的拉伸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无缝织物管,该无缝织物管具有被构造成包围并承载至少一个电缆的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包含附接在一起的至少两个无缝织物管,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无缝织物管包含至少两个腔室,每个腔室被构造为包围并承载至少一个电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套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无缝织物管通过缝线附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包含至少一个包含机织织物材料的一个带状片的织物内导管结构,所述机织织物材料围绕位于中心的纵轴折叠并沿着纵向边缘部分接合以限定至少一个腔室,所述至少一个腔室被构造成包围并承载电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织织物材料围绕位于中心的纵轴折叠并且用缝线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包含机织织物材料的至少两个带状片,每个围绕位于中心的纵轴折叠并沿其纵向边缘部分接合以限定至少一个腔室,所述至少一个腔室被构造成包围并承载电缆,其中各个腔室附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套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织织物材料围绕位于中心的纵轴折叠并且用缝线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所述织物内导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腔室,每个腔室被设计成用于包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L·贝丁菲尔德李贵洲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美利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