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创口清洁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78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创口清洁辅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数量设置有多个,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通过底板底部万向轮将装置本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同时通过第一气缸对装置本体进行固定,通过第二气缸带动工作板,第一竖孔与支撑杆配合,方便对工作板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卡槽安装顶帽,顶帽带动灯具,方便用户在夜间使用本装置,通过杂物仓放置清洁垃圾,同时通过滤网内的活性炭块对垃圾异味进行吸收,方便对清洁垃圾进行处理,通过第二竖孔方便拆装工具盘,通过竖槽方便放置辅助药品,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创口清洁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创口清洁
,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创口清洁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创口是外力致皮肤开裂出血,皮下组织与外界相通的伤口,伤口缝合时应根据创口部位、范围进行备皮和消毒,彻底消除异物和污垢,对化脓性感染创口,应用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冲洗并予彻底清创,根据伤情决定缝合或开放。缝合创口要求针距宽窄适中,对位整齐,结扎松紧适度。缝合后仔细擦掉伤口处瘀血和剪去线头。覆盖无菌敷料时,要擦净周围皮肤表面的血渍,包扎整齐,固定好胶布或绷带。对皮肤需要切开排脓时,宜选择合适的切开部位,放置引流管或行引流的方法要正确,切口要足够大,要超过炎症范围,彻底清创,并填塞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药湿纱条,并且每天换药,保证引流通畅,促使肉芽组织生长。但现有的创口清洁辅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装置工作板高度固定,导致只能在单一治疗环境下使用,并且不具备垃圾处理结构,导致清理创口产生的垃圾不能得到处理。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创口清洁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创口清洁辅助装置,通过底板底部万向轮将装置本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同时通过第一气缸对装置本体进行固定,通过第二气缸带动工作板,第一竖孔与支撑杆配合,方便对工作板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卡槽安装顶帽,顶帽带动灯具,方便用户在夜间使用本装置,通过杂物仓放置清洁垃圾,同时通过滤网内的活性炭块对垃圾异味进行吸收,方便对清洁垃圾进行处理,通过第二竖孔方便拆装工具盘,通过竖槽方便放置辅助药品,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创口清洁辅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数量设置有多个,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顶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设置有顶帽,所述顶帽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顶帽底部设置有横板,所述顶帽与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截面形状设置为L字形,所述横板底部设置有灯具,所述支撑杆贯穿承压板,所述承压板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杂物仓,所述凹槽与杂物仓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通过第一轴承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卡槽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外部设置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内部开设有第一竖孔,所述支撑杆与第一竖孔滑动连接,所述工作板底部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承压板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杂物仓顶部开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一端设置有盖板,所述杂物仓通过第二轴承与盖板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盖板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盖板底部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底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顶部设置有活性炭块。优选的,所述盖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与杂物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截面形状设置为T字形。优选的,所述工作板顶部开设有第二竖孔,所述第二竖孔内部卡合连接有工具盘。优选的,工作板顶部设置有药盒,所述药盒顶部开设有竖槽,所述竖槽数量设置有多个。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底板底部万向轮将装置本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同时通过第一气缸对装置本体进行固定,当需要调节工作板高度时,可以通过第二气缸带动工作板,工作板通过第一竖孔与支撑杆配合,从而方便对工作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通过卡槽安装顶帽,顶帽带动灯具,方便用户在夜间使用本装置,当需要对清洁垃圾进行处理时,可以通过盖板放置清洁垃圾,同时通过限位弹簧与盖板配合,方便对盖板位置限定,然后通过滤网顶部的活性炭块对垃圾异味进行吸收,方便对清洁垃圾进行处理,同时通过第二竖孔拆装工具盘,通过药盒内部的竖槽放置辅助药品,与现有技术相比,装置工作板高度可以调节,方便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并且具有垃圾处理结构,方便对创口垃圾进行处理,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工作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承压板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万向轮;3、第一气缸;4、固定块;5、第一轴承;6、支撑杆;7、顶帽;8、卡槽;9、横板;10、灯具;11、工作板;12、第一竖孔;13、第二气缸;14、承压板;15、凹槽;16、杂物仓;17、第二轴承;18、盖板;19、竖板;20、滤网;21、第二竖孔;22、工具盘;23、药盒;24、竖槽;25、限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创口清洁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万向轮2数量设置有多个,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有第一气缸3,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顶部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顶部设置有顶帽7,所述顶帽7底部开设有卡槽8,所述顶帽7底部设置有横板9,所述顶帽7与横板9固定连接,所述横板9截面形状设置为L字形,所述横板9底部设置有灯具10,所述支撑杆6贯穿承压板14,所述承压板14顶部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部设置有杂物仓16,所述凹槽15与杂物仓16卡合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块4通过第一轴承5与支撑杆6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6与卡槽8相匹配,通过第一轴承5与支撑杆6配合,便于对装置使用方向进行旋转。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6外部设置有工作板11,所述工作板11内部开设有第一竖孔12,所述支撑杆6与第一竖孔12滑动连接,所述工作板11底部设置有第二气缸13,所述第二气缸13与承压板14垂直设置,便于对工作板11的高度进行调节。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杂物仓16顶部开设有第二轴承17,所述第二轴承17一端设置有盖板18,所述杂物仓16通过第二轴承17与盖板18转动连接,避免杂物仓16入口过大。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盖板18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盖板18底部设置有竖板19,所述竖板19底部设置有滤网20,所述滤网20顶部设置有活性炭块,通过活性炭块与滤网20配合,便于对杂物仓16内部垃圾异味进行处理。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盖板18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25,所述限位弹簧25与杂物仓16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25截面形状设置为T字形,对杂物仓16的盖板18位置进行限定。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创口清洁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万向轮(2)数量设置有多个,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有第一气缸(3),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顶部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顶部设置有顶帽(7),所述顶帽(7)底部开设有卡槽(8),所述顶帽(7)底部设置有横板(9),所述顶帽(7)与横板(9)固定连接,所述横板(9)截面形状设置为L字形,所述横板(9)底部设置有灯具(10),所述支撑杆(6)贯穿承压板(14),所述承压板(14)顶部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部设置有杂物仓(16),所述凹槽(15)与杂物仓(16)卡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创口清洁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万向轮(2)数量设置有多个,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有第一气缸(3),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顶部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顶部设置有顶帽(7),所述顶帽(7)底部开设有卡槽(8),所述顶帽(7)底部设置有横板(9),所述顶帽(7)与横板(9)固定连接,所述横板(9)截面形状设置为L字形,所述横板(9)底部设置有灯具(10),所述支撑杆(6)贯穿承压板(14),所述承压板(14)顶部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部设置有杂物仓(16),所述凹槽(15)与杂物仓(16)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创口清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通过第一轴承(5)与支撑杆(6)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6)与卡槽(8)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创口清洁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外部设置有工作板(11),所述工作板(11)内部开设有第一竖孔(12),所述支撑杆(6)与第一竖孔(12)滑动连接,所述工作板(11)底部设置有第二气缸(13),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陵川何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