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聪专利>正文

一种双风叶交叉风力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69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风叶交叉风力发电装置,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导流机构、约束机构、传动机构、发电组件和两个风叶组件,两个风叶组件轴向平行的设置在导流机构后端,约束机构设置在导流机构顶端,且与两个风叶组件分别可转动连接,发电组件设置在导流机构内部,传动机构设置在导流机构底端,传动机构一端与发电组件驱动连接,传动机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风叶组件可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流罩,遮挡吹向逆向叶片的风,消除逆风对叶片的影响,提高风能的利用率,提升电能产率,风叶组件通过约束机构限制叶片旋转时的相对位置,防止叶片碰撞,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给发电机,实现风力发电,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风叶交叉风力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设备
,具体是一种双风叶交叉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态环境的要求和能源的需要,风能作为清洁的新能源得到人们的重视,风力发电机就是利用风能为动力的发电装置,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小型风力发电机按旋转轴的方向可分为水平轴和垂直轴两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存在设计制造复杂,造价高等缺陷,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适用于无常规电网但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如沿海地区),目前市场上的垂直轴发电机多是单轴的,以中心旋转轴为界,一侧为迎风面,一侧为阻风面,尽管叶片设计的各式各样,但是叶片的风向上投影面积还是不可避免,会产生阻力,造成风能的利用率低,风力发电机的做功效率降低,不利于电能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风叶交叉风力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风叶交叉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导流机构、约束机构、传动机构、发电组件和两个风叶组件,两个风叶组件轴向平行的设置在导流机构后端,约束机构设置在导流机构顶端,且与两个风叶组件分别可转动连接,发电组件设置在导流机构内部,传动机构设置在导流机构底端,传动机构一端与发电组件驱动连接,传动机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风叶组件可转动连接。优选的,导流机构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导流罩,导流罩设置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导流罩为弧形结构,且内部设置有空腔,发电组件设置在空腔内。r>优选的,风叶组件包括转轴和均匀设置在转轴上的多个叶片,转轴可转动设置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转轴的两端分别穿出上框架和下框架。优选的,约束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一传动轴可转动设置在上框架上方,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紧配设置在第一传动轴的两端,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紧配连接在转轴的上端,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优选的,发电组件包括变速器、发电机和测速器,变速器和发电机一体设置在空腔内,变速器的输出轴伸出导流罩,测速器设置在其中一个转轴下端,用于检测风叶组件的转速,变速器和测速器电连接优选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第二传动轴可转动设置在下框架下方,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分别紧配连接在第二传动轴的两端,第七齿轮紧配连接在另一个转轴下端,第八齿轮紧配连接在变速器的输出轴上,第五齿轮和第七齿轮啮合,第六齿轮和第八齿轮啮合。优选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紧配连接在其中一个转轴下端,从动轮紧配连接在变速器的输出轴上,主动轮和从动轮可以是链轮或同步带轮或皮带轮,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相应的链条或同步带或皮带传动连接。优选的,一种双风叶交叉风力发电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导流机构朝向的尾舵,尾舵设置在导流罩顶部。优选的,下框架底面设置有可转动的安装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流机构,遮挡吹向逆向叶片的风,并将风导向两侧的叶片,消除逆风对叶片的影响,提高风能的利用率,提升电能产率,两个风叶组件通过约束机构限制叶片旋转时的相对位置,保持相对转动的叶片位置一致,防止叶片碰撞,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将风叶组件转动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发电组件,发电组件通过对风叶组件转速的检测,通过变速器的调整,保持稳定转速传递给发电机,实现风力发电及发电效率的稳定性,传动机构采用常规机构,实用性强,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流机构;11、上框架;12、下框架;121、安装柱;13、导流罩;2、风叶组件;21、转轴;22、叶片;3、约束机构;31、第一传动轴;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第三齿轮;35、第四齿轮;4、传动机构;41、第二传动轴;42、第五齿轮;43、第六齿轮;44、第七齿轮;45、第八齿轮;46、主动轮;47、从动轮;5、发电组件;51、变速器;52、发电机;53、测速器;6、尾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双风叶交叉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导流机构1、约束机构3、传动机构4、发电组件5和两个风叶组件2,导流机构1包括上框架11、下框架12和导流罩13,导流罩13安装在上框架11和下框架12之间,且位于两个风叶组件2的前侧,导流罩13外形加工成弧形,用于遮挡吹向逆向叶片22的风,并将风导向两侧的叶片22,导流罩13的内部加工成空腔,发电组件5安装在导流罩13的空腔内,两个风叶组件2轴向平行的安装在上框架11和下框架12之间,风叶组件2包括转轴21和均匀安装在转轴21圆周上的多个叶片22,转轴21可转动安装在上框架11和下框架12之间,转轴21的两端分别穿过上框架11和下框架12,且向外延伸,约束机构3安装在上框架11的上端面上,且与两个风叶组件2分别可转动连接,用于控制两个风叶组件2在旋转时的相对位置一致,不会产生干涉碰撞,并实现两个风叶组件2的旋向相反,传动机构4安装在下框架12的下端面上,传动机构4的一端与发电组件5驱动连接,传动机构4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风叶组件2可转动连接,用于将风叶组件2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发电组件5,在导流罩13的外部顶端安装有尾舵6,用于调节导流机构1的朝向,在下框架12的底面上安装有可转动的安装柱121,通过安装柱121将本专利技术安装在地面上,通过风的空气流对尾舵6的驱动,通过绕安装柱121旋转带动本专利技术朝向最佳迎风方向;约束机构3包括第一传动轴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第三齿轮34和第四齿轮35,第一传动轴31可转动安装在上框架11上,第一齿轮32和第二齿轮33分别紧配合连接在第一传动轴31的两端,第三齿轮34和第四齿轮35分别紧配合连接在两个转轴21的上端,第一齿轮32和第三齿轮34啮合传动,第二齿轮33和第四齿轮35啮合传动;发电组件5包括包括变速器51、发电机52和测速器53,变速器51和发电机52一体安装在导流罩13的空腔内,变速器51的输出轴伸出导流罩13的外部,测速器53安装在其中一个转轴21的下端,用于检测风叶组件2的转速,变速器51和测速器53电连接,通过测速器53检测风叶组件2的转速,并将检测到的转速信息传输给变速器51,变速器51将风叶组件2的转速通过变速调整,将稳定的转速传递给发电机52,保证发电机52发电效率的稳定;传动机构4包括第二传动轴41、第五齿轮42、第六齿轮43、第七齿轮44和第八齿轮45,第二传动轴41可转动安装在下框架12上,第五齿轮42和第六齿轮43分别紧配合连接在第二传动轴41的两端,第七齿轮44紧配合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风叶交叉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机构(1)、约束机构(3)、传动机构(4)、发电组件(5)和两个风叶组件(2),两个风叶组件(2)轴向平行的设置在导流机构(1)后端,约束机构(3)设置在导流机构(1)顶端,且与两个风叶组件(2)分别可转动连接,发电组件(5)设置在导流机构(1)内部,传动机构(4)设置在导流机构(1)底端,传动机构(4)一端与发电组件(5)驱动连接,传动机构(4)另一端与其中一个风叶组件(2)可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风叶交叉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机构(1)、约束机构(3)、传动机构(4)、发电组件(5)和两个风叶组件(2),两个风叶组件(2)轴向平行的设置在导流机构(1)后端,约束机构(3)设置在导流机构(1)顶端,且与两个风叶组件(2)分别可转动连接,发电组件(5)设置在导流机构(1)内部,传动机构(4)设置在导流机构(1)底端,传动机构(4)一端与发电组件(5)驱动连接,传动机构(4)另一端与其中一个风叶组件(2)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叶交叉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1)包括上框架(11)、下框架(12)和导流罩(13),所述导流罩(13)设置在所述上框架(11)和下框架(12)之间,所述导流罩(13)为弧形结构,且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发电组件(5)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风叶交叉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组件(2)包括转轴(21)和均匀设置在转轴(21)上的多个叶片(22),所述转轴(21)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上框架(11)和下框架(12)之间,所述转轴(21)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上框架(11)和下框架(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风叶交叉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机构(3)包括第一传动轴(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第三齿轮(34)和第四齿轮(35),所述第一传动轴(31)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上框架(11)上方,所述第一齿轮(32)和第二齿轮(33)分别紧配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31)的两端,所述第三齿轮(34)和第四齿轮(35)分别紧配连接在所述转轴(21)的上端,所述第一齿轮(32)和第三齿轮(34)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3)和第四齿轮(35)啮合。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聪
申请(专利权)人:李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