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箱式建筑模块,箱式模块化建筑及其建造方法。箱式建筑模块包括两侧框、角件、连接件和四个横梁。两侧框平行间隔设置;角件设置于侧框至少同一端部的底角部和顶角部;连接件对应角件设置;连接件连接于角件的一侧;四个横梁平行设置,分别连接于两侧框之间;至少两横梁与角件对应,各横梁分别连接于两连接件之间;横梁的端部与对应的连接件铰接连接,并与对应的角件之间具有间隙。由于横梁与连接件之间采用铰接连接的柔性连接方式,减少了箱式建筑模块的侧向刚度,且横梁与角件之间具有间隙,使得该箱式建筑模块在震动时产生类似平行四边形的变形,进而能够经受较大的地震位移,从而增强箱式模块化建筑整体的抗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箱式建筑模块,箱式模块化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箱式建筑模块,箱式模块化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模块化建筑是由多个箱式建筑单元组装而成的建筑结构体系。现有的箱式建筑单元的结构中,墙体与梁柱之间都是刚性连接,形成刚度较大的整体结构。当箱式建筑单元承受较大地震而变形时,模块化建筑内会出现较大倾覆力,在承重柱处产生极大压力,同时梁柱节点、箱式建筑模块单元间的连接节点易因超限应力而破坏,导致模块化建筑受损甚至倒塌。为应对上述状况,通常的处理方案为:增大箱式结构的梁柱截面,提高梁柱连接节点的强度,增强模块单元间连接节点的强度。以上方案有以下缺点:大量使用材料,经济性差;占用较多建筑面积,减少室内空间;增加箱体重量,导致运输成本和建筑现场堆箱成本增高,安全风险高,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功能较好的箱式建筑模块,采用该箱式建筑模块的箱式模块化建筑以及该箱式模块化建筑的建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箱式建筑模块,包括:两侧框,平行间隔设置;角件,设置于所述侧框至少同一端部的底角部和顶角部;连接件,对应所述角件设置;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角件的一侧;四个横梁,平行设置,分别连接于两所述侧框之间;至少两所述横梁与所述角件对应,各所述横梁分别连接于两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横梁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铰接连接,并与对应的所述角件之间具有间隙。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箱式建筑模块还包括至少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对应所述角件设置,以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运输时支撑在两所述侧框之间,并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作为建筑使用时与所述角件解除连接,或与两所述侧框及底部的横梁之间的连接。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交叉设置的斜撑及设置于所述斜撑端部的梁托,所述梁托水平延伸;所述梁托可拆卸地与所述角件相连接,以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运输时支撑在两所述侧框之间,并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作为建筑使用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角件解除连接。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呈板状,其顶部与位于顶部的所述横梁固定连接,两侧部分别与两所述侧框可拆卸连接,底部与位于底部的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的顶部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两侧设有侧部安装孔,并通过紧固件实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侧框的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有底部安装孔,并通过紧固件实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横梁的可拆卸连接。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角件包括角件本体和凸伸出所述角件本体一侧的连接盒;所述角件本体用于与另一箱式建筑模块的角件连接,所述连接盒相对于所述角件本体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角件本体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在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顶壁、所述底壁以及所述侧壁围合形成一空心的矩形体结构,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上开设有锁固孔;所述连接盒包括顶板、底板及连接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侧板围合形成一空心的矩形体结构,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锁固孔,且该锁固孔与所述顶壁上的锁固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盒的其中一所述侧板为所述角件的其中一侧壁。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盒内部中空形成空腔,所述连接盒的外端具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开口,且所述空腔内设有装配板,所述装配板上设有装配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盒对应,且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组装孔,所述支撑件由所述开口处伸入所述连接盒的空腔内,通过紧固件实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盒的可拆卸连接。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横梁平行,且各所述连接板上均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轴线水平延伸;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孔,所述横梁位于两所述连接板之间并与所述连接盒之间具有间隙,并通过紧固件实现所述横梁与所述连接板的铰接连接。其中一实施方式中,两所述侧框的顶部之间还设有多组加强件,多组所述加强件沿所述侧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箱式模块化建筑,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箱式模块化建筑的建造方法,利用如上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进行建造所述箱式模块化建筑,所述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所述箱式建筑模块运输至目的地放置;运输过程中,保持所述支撑件支撑于两所述侧框之间;将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角件之间的连接解除,或将所述支撑件与两所述侧框及底部的横梁之间的连接解除。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箱式建筑模块主要包括两侧框、角件、连接件及四横梁。由于横梁与连接件之间采用铰接连接的柔性连接方式,减少了箱式建筑模块的侧向刚度,且横梁与角件之间具有间隙,使得该箱式建筑模块在震动时产生类似平行四边形的变形,进而能够经受较大的地震位移而不产生过大的局部应力,从而增强箱式模块化建筑整体的抗震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箱式建筑模块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箱式建筑模块除去支撑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图2的局部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图2的局部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图6的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箱式建筑模块产生形变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箱式建筑模块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箱式建筑模块第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图10的局部主视图图12本专利技术中图10的局部俯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箱式建筑模块;11、侧框;111、顶侧梁;112、底侧梁;113、立柱;12、角件;121、角件本体;1211、顶壁;1212、侧壁;122、连接盒;1221、顶板;1222、侧板;1223、底板;1224、装配板;13、连接件;131、连接板;14、横梁;15、支撑件;151、斜撑;152、梁托;153、加强块;16、加强组件;161、加强梁。2、箱式建筑模块;21、侧框;213、立柱;22、角件;23、连接件;24、横梁;25、支撑件;3、箱式建筑模块;31、侧框;32、角件;33、连接件;34、横梁;35、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箱式模块化建筑,包括至少一箱式建筑模块。其中,该箱式模块化建筑依据实际情况,可以只包括一个箱式建筑模块,也可以包括多个箱式建筑模块。多个箱式建筑模块可以在同一平面上铺设。多个箱式建筑模块也可以进行堆叠。箱式建筑模块第一实施例参阅图1和图2,箱式建筑模块1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侧框,平行间隔设置;/n角件,设置于所述侧框至少同一端部的底角部和顶角部;连接件,对应所述角件设置;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角件的一侧;/n四个横梁,平行设置,分别连接于两所述侧框之间;至少两所述横梁与所述角件对应,各所述横梁分别连接于两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横梁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铰接连接,并与对应的所述角件之间具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侧框,平行间隔设置;
角件,设置于所述侧框至少同一端部的底角部和顶角部;连接件,对应所述角件设置;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角件的一侧;
四个横梁,平行设置,分别连接于两所述侧框之间;至少两所述横梁与所述角件对应,各所述横梁分别连接于两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横梁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铰接连接,并与对应的所述角件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建筑模块还包括至少一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对应所述角件设置,以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运输时支撑在两所述侧框之间,并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作为建筑使用时与所述角件解除连接,或与两所述侧框及底部的横梁之间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交叉设置的斜撑及设置于所述斜撑端部的梁托,所述梁托水平延伸;
所述梁托可拆卸地与所述角件相连接,以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运输时支撑在两所述侧框之间,并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作为建筑使用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角件解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呈板状,其顶部与位于顶部的所述横梁固定连接,两侧部分别与两所述侧框可拆卸连接,底部与位于底部的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顶部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两侧设有侧部安装孔,并通过紧固件实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侧框的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有底部安装孔,并通过紧固件实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横梁的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件包括角件本体和凸伸出所述角件本体一侧的连接盒;所述角件本体用于与另一箱式建筑模块的角件连接,所述连接盒相对于所述角件本体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一峰,吴颖,王东,陈丽贤,周永亮,程海建,周永安,吴杰源,朱进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集建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