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威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582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城市建设维护领域,提供了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推动轮,所述底板上方固定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侧壁上安装有推动把手,所述机箱顶部安装有顶板,所述机箱中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顶部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顶板上安装有进料管,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底端连接有导料软管;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灌缝装置,该装置通过对搅拌装置进行改装,使搅拌的方式更加多样,防止在搅拌过程中由于搅拌方式单一导致沥青的流动性变差,同时添加灌缝装置,使在灌缝的过程中注料头可以往复式摆动,以此扩大单次灌缝的范围,也加快了灌缝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建设维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路面龟裂是在重复交通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或稳定基层疲劳破坏产生的一系列相互贯通的裂缝。裂缝最先出现在沥青面层或稳定基层底部,荷载弯拉应力或应变最大的位置。裂缝传至表面,开始时只是一条或数条平行的纵向裂缝。在车辆重复荷载作用下,裂缝连通起来,形成了多边、锐角的小块,发展成为网状或龟纹状的裂缝。接下来我们分为沥青路面的龟裂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龟裂。在对公路裂缝进行处理时,常使用沥青填注的方式来补全裂缝,而在灌缝的过程中,沥青容易凝固,因此需要不断对沥青进行搅拌,但现有的搅拌方式过于单一,使沥青的流动性变差,不利于使用,同时灌缝装置的注料头大多是固定式,无法自动运转,导致灌缝的效率低下,处理速度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旨在解决在对公路裂缝进行处理时,常使用沥青填注的方式来补全裂缝,而在灌缝的过程中,沥青容易凝固,因此需要不断对沥青进行搅拌,但现有的搅拌方式过于单一,使沥青的流动性变差,不利于使用,同时灌缝装置的注料头大多是固定式,无法自动运转,导致灌缝的效率低下,处理速度缓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推动轮,所述底板上方固定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侧壁上安装有推动把手,所述机箱顶部安装有顶板,所述机箱中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顶部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顶板上安装有进料管,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底端连接有导料软管;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灌缝装置。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固定安装在分隔板上方,所述搅拌箱内部固定安装有处理罐,顶板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侧部安装有第一齿条;所述顶板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主控柱,所述主控柱上轴承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上轴承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远离第一齿轮中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槽,所述第二连杆位于卡槽内部,所述第一齿条有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套杆,所述第一套杆与主控柱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套杆侧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安装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侧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套杆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梯形齿轮,所述第一梯形齿轮与主控柱轴承连接,所述主控柱位于第一梯形齿轮下方的侧壁上轴承连接有第二梯形齿轮,所述主控柱位于第二梯形齿轮下方轴承连接有第三梯形齿轮,所述第三梯形齿轮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安装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杆。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与搅拌箱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杆的长度。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的长度相等,且处理罐的内径大于第一搅拌杆长度的四倍。优选地,所述灌缝装置包括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第四电机上安装有第三转盘,所述第三转盘上偏心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一端铰接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之间设有滑动板,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滑动板上,所述滑动板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侧固定安装有导向槽;所述支撑板上轴承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侧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位于导向槽内部,所述转动板底部安装有注料头,所述导料软管与注料头相连接,所述转动板上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导料软管穿过定位块内部。优选地,所述导向条的长度大于第三连杆与第三转盘连接处和第三转盘圆心处之间的距离的二倍。优选地,所述机箱内部位于分隔板上方和搅拌装置两侧处安装有加热铜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通过对搅拌装置进行改装,使搅拌的方式更加多样,防止在搅拌过程中由于搅拌方式单一导致沥青的流动性变差,同时添加灌缝装置,使在灌缝的过程中注料头可以往复式摆动,以此扩大单次灌缝的范围,也加快了灌缝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搅拌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搅拌装置的顶部工作状态图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搅拌装置的顶部工作状态图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搅拌装置的顶部工作状态图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搅拌装置的顶部工作状态图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搅拌装置卡板和卡槽的立体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灌缝装置的工作状态图1;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灌缝装置的工作状态图2。附图中:1、底板;2、推动轮;3、机箱;4、推动把手;5、顶板;6、分隔板;7、搅拌装置;71、搅拌箱;72、处理罐;73、第一电机;74、第一连杆;75、第二连杆;76、第一齿条;77、主控柱;78、第一齿轮;79、卡板;710、卡槽;711、第一套杆;712、第一转盘;713、第二电机;714、第一旋转杆;715、第一搅拌杆;716、第一梯形齿轮;717、第二梯形齿轮;718、第三梯形齿轮;719、第二转盘;720、第三电机;721、第二旋转杆;722、第二搅拌杆;8、进料管;9、下料管;10、导料软管;11、支撑板;12、灌缝装置;121、第四电机;122、第三转盘;123、第三连杆;124、固定块;125、导向条;126、滑动板;127、连接块;128、导向槽;129、转动板;1210、连接杆;1211、导向柱;1212、注料头;1213、定位块;13、加热铜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底部固定安装有推动轮2,所述底板1上方固定安装有机箱3,所述机箱3侧壁上安装有推动把手4,所述机箱3顶部安装有顶板5,所述机箱3中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6,所述分隔板6顶部安装有搅拌装置7,所述顶板5上安装有进料管8,所述分隔板6上开设有下料管9,所述下料管9底端连接有导料软管10;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安装有灌缝装置12。如图1至图7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固定安装有推动轮(2),所述底板(1)上方固定安装有机箱(3),所述机箱(3)侧壁上安装有推动把手(4),所述机箱(3)顶部安装有顶板(5),所述机箱(3)中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6),所述分隔板(6)顶部安装有搅拌装置(7),所述顶板(5)上安装有进料管(8),所述分隔板(6)上开设有下料管(9),所述下料管(9)底端连接有导料软管(10);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安装有灌缝装置(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固定安装有推动轮(2),所述底板(1)上方固定安装有机箱(3),所述机箱(3)侧壁上安装有推动把手(4),所述机箱(3)顶部安装有顶板(5),所述机箱(3)中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6),所述分隔板(6)顶部安装有搅拌装置(7),所述顶板(5)上安装有进料管(8),所述分隔板(6)上开设有下料管(9),所述下料管(9)底端连接有导料软管(10);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安装有灌缝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工程用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7)包括搅拌箱(71),所述搅拌箱(71)固定安装在分隔板(6)上方,所述搅拌箱(71)内部固定安装有处理罐(72),顶板(5)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3),所述第一电机(73)上安装有第一连杆(74),所述第一连杆(74)上远离第一电机(73)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75),所述第二连杆(75)侧部安装有第一齿条(76);所述顶板(5)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主控柱(77),所述主控柱(77)上轴承连接有第一齿轮(78),所述第一齿轮(78)一侧上轴承连接有卡板(79),所述卡板(79)上远离第一齿轮(710)中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槽(710),所述第二连杆(75)位于卡槽(710)内部,所述第一齿条(76)有第一齿轮(78)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78)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套杆(711),所述第一套杆(711)与主控柱(77)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套杆(711)侧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盘(712),所述第一转盘(712)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713),所述第二电机(713)上安装有第一旋转杆(714),所述第一旋转杆(714)侧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杆(715);所述第一套杆(711)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梯形齿轮(716),所述第一梯形齿轮(716)与主控柱(77)轴承连接,所述主控柱(77)位于第一梯形齿轮(716)下方的侧壁上轴承连接有第二梯形齿轮(717),所述主控柱(77)位于第二梯形齿轮(717)下方轴承连接有第三梯形齿轮(718),所述第三梯形齿轮(718)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盘(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威胡彦超刘敏孙斌斌赵二林隋昌龙李舒畅张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何威胡彦超刘敏孙斌斌赵二林隋昌龙李舒畅张海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