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科专利>正文

一种胸穿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58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穿针,包括固定板和针筒,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均匀固定设置有三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通过活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针筒活动设置在固定板的顶端,所述针筒的底端穿过通孔设置在固定板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脚底端设置的粘贴胶能够使固定板临时的固定在患者的身上,此时通过在固定板的顶端安装针筒,且使针筒两侧的支撑板套设在限位杆的外侧对患者进行穿针操作,通过使用固定机构的螺纹杆设置在支撑板开设的螺纹孔内部,能够将固定板与针筒之间固定,防止针筒发生脱离,此时能够通过拉动活塞提取患者胸腔内的积液或者气体,保证了装置使用时候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穿针
本技术属于胸穿针
,具体涉及一种胸穿针。
技术介绍
在医疗临床中,当患者胸部有积液或气闷的时候,医生会对患者做胸膜穿刺术来抽取积液或者气体来对患者进行检查,在胸膜穿刺术的手术的过程中会需要用到胸穿针来提取患者胸腔内的积液或者气体,然而市面上各种的胸穿针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目前使用的胸穿针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且仅仅依靠医生手持装置进行操作,胸穿针在使用的时候容易产生晃动,使用起来安全性不高,为此提出一种胸穿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穿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穿针,包括固定板和针筒,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均匀固定设置有三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通过活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针筒活动设置在固定板的顶端,所述针筒的底端穿过通孔设置在固定板的底端,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在通孔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针筒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活动套设在限位杆的外侧,所述针筒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塞,所述针筒的外侧活动套设有限位板,两侧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均穿过限位板设置在限位板的顶端,所述限位杆的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在限位杆的底端活动设置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外侧通过轴承与限位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在远离针筒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板和螺纹杆,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活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穿过安装板开设的通孔设置在支撑板侧面开设的螺纹孔内部。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在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把手。优选的,所述支撑脚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粘贴胶。优选的,所述针筒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刻度表。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底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螺栓柱,所述螺栓柱的底端活动设置在支撑脚顶端开设的螺纹孔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支撑脚底端设置的粘贴胶能够使固定板临时的固定在患者的身上,此时通过在固定板的顶端安装针筒,且使针筒两侧的支撑板套设在限位杆的外侧对患者进行穿针操作,通过使用固定机构的螺纹杆设置在支撑板开设的螺纹孔内部,能够将固定板与针筒之间固定,防止针筒发生脱离,此时能够通过拉动活塞提取患者胸腔内的积液或者气体,保证了装置使用时候的稳定性及安全性。(2)本技术通过在三个支撑柱的底端均安装上支撑脚,通过转动限位板底端的螺帽,能够调整限位板的高度,将针筒两侧的支撑板套设在限位杆的外侧对患者进行穿针操作,使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胸穿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胸穿针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胸穿针的支撑柱安装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2、针筒;3、支撑柱;4、支撑脚;5、通孔;6、限位杆;7、支撑板;8、活塞;9、限位板;10、螺帽;11、固定机构;111、安装板;112、螺纹杆;12、螺栓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胸穿针,包括固定板1和针筒2,固定板1的底端均匀固定设置有三个支撑柱3,支撑柱3的底端通过活动设置有支撑脚4,固定板1的顶端开设有通孔5,针筒2活动设置在固定板1的顶端,针筒2的底端穿过通孔5设置在固定板1的底端,固定板1的顶端在通孔5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杆6,针筒2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7,支撑板7活动套设在限位杆6的外侧,针筒2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塞8,针筒2的外侧活动套设有限位板9,两侧限位杆6的顶端均穿过限位板9设置在限位板9的顶端,限位杆6的外侧设置有螺纹,限位杆6的外侧在限位杆6的底端活动设置有螺帽10,螺帽10的外侧通过轴承与限位板9的底端活动连接,限位板9的在远离针筒2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1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机构11包括安装板111和螺纹杆112,限位板9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板111,安装板111的一侧活动设置有螺纹杆112,螺纹杆112的一端穿过安装板111开设的通孔5设置在支撑板7侧面开设的螺纹孔内部,通过设置固定机构11能够将固定板1与针筒2之间固定,防止针筒2发生脱离;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螺纹杆112在远离支撑板7的一侧设置有把手,通过设置有把手,方便对螺纹杆112进行安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脚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粘贴胶,使支撑脚4能够与患者之间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针筒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刻度表,方便时工作人员了解抽取的容量;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杆6的外侧底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针筒2下降过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柱3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螺栓柱12,螺栓柱12的底端活动设置在支撑脚4顶端开设的螺纹孔内部,方便对支撑脚4进行更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在三个支撑柱3的底端均安装上支撑脚4,通过将支撑脚4放置在患者的身上,通过支撑脚4底端设置的粘贴胶能够使固定板1临时的固定在患者的身上,通过转动限位板9底端的螺帽10,能够调整限位板9的高度,此时通过在固定板1的顶端安装针筒2,且使针筒2两侧的支撑板7套设在限位杆6的外侧对患者进行穿针操作,通过使用固定机构11的螺纹杆112设置在支撑板7开设的螺纹孔内部,能够将固定板1与针筒2之间固定,防止针筒2发生脱离,此时能够通过拉动活塞8提取患者胸腔内的积液或者气体,通过设置的限位板9能够对针筒2下降的高度进行限定,保证了装置使用时候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穿针,包括固定板(1)和针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底端均匀固定设置有三个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通过活动设置有支撑脚(4),所述固定板(1)的顶端开设有通孔(5),所述针筒(2)活动设置在固定板(1)的顶端,所述针筒(2)的底端穿过通孔(5)设置在固定板(1)的底端,所述固定板(1)的顶端在通孔(5)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杆(6),所述针筒(2)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活动套设在限位杆(6)的外侧,所述针筒(2)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塞(8),所述针筒(2)的外侧活动套设有限位板(9),两侧所述限位杆(6)的顶端均穿过限位板(9)设置在限位板(9)的顶端,所述限位杆(6)的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限位杆(6)的外侧在限位杆(6)的底端活动设置有螺帽(10),所述螺帽(10)的外侧通过轴承与限位板(9)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9)的在远离针筒(2)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穿针,包括固定板(1)和针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底端均匀固定设置有三个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通过活动设置有支撑脚(4),所述固定板(1)的顶端开设有通孔(5),所述针筒(2)活动设置在固定板(1)的顶端,所述针筒(2)的底端穿过通孔(5)设置在固定板(1)的底端,所述固定板(1)的顶端在通孔(5)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杆(6),所述针筒(2)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活动套设在限位杆(6)的外侧,所述针筒(2)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塞(8),所述针筒(2)的外侧活动套设有限位板(9),两侧所述限位杆(6)的顶端均穿过限位板(9)设置在限位板(9)的顶端,所述限位杆(6)的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限位杆(6)的外侧在限位杆(6)的底端活动设置有螺帽(10),所述螺帽(10)的外侧通过轴承与限位板(9)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9)的在远离针筒(2)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穿针,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
申请(专利权)人:李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