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246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包括:一级防堵体系和二级防堵体系;所述一级防堵体系包括主表面活性剂、副表面活性剂、阻垢剂、防膨剂A、防膨剂B,余量为水;所述二级防堵体系包括阻垢剂、防膨剂B,余量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提高疏松低渗砂岩油藏采收率,开发一种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在注水初期采用梯度注入的方式将药剂体系注入地层中,可利用药剂的协同作用使储层中的微粒梯度运移,同时保护储层骨架结构、减缓储层堵塞、延长注水周期,实现提高储层采收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化学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油田开发的进行,地层能量会不断降低,原油产量也会随之降低,这时我们需要向储层中补充能量,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向储层中注水,补充地层能量,对储层进行注水开发,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均已进入注水开发阶段。而注水开发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注水过程中,存在着储层结垢、粘土膨胀和微粒运移等问题,尤其是对于低渗疏松砂岩储层,注水过程中粘土微粒的运移和膨胀都会堵塞储层,使储层的孔渗条件变差,导致水注不进地层,甚至躺井停注,无法补充地层能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针对储层堵塞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对储层进行酸化解堵,在储层堵塞后向储层中注入酸液,通过溶蚀孔隙中堵塞的物质,达到疏通孔隙、改善储层孔渗的目的。酸化解堵具有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的优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疏松低渗砂岩油藏地层较为疏松的地质特征,通过酸化的方式改善储层,会使储层微粒脱落强度进一步增大,在后续注水过程中,近井地带储层在流体冲刷下极易导致储层骨架坍塌,影响油井正常生产,而且,酸液与地层水的配伍性不好很容易引起二次沉淀,堵塞储层,使酸化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一级防堵体系和二级防堵体系。为了提高疏松低渗砂岩油藏采收率,开发一种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在注水初期采用梯度注入的方式将药剂体系注入地层中,可利用药剂的协同作用使储层中的微粒梯度运移,同时保护储层骨架结构、减缓储层堵塞、延长注水周期,实现提高储层采收率的目的。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包括:一级防堵体系和二级防堵体系;所述一级防堵体系包括质量分数为0.02~0.05%的主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005~0.01%的副表面活性剂、30~50mg/L的阻垢剂、质量分数为0.3~0.5%的防膨剂A、质量分数为0.2~0.4%的防膨剂B,余量为水;所述二级防堵体系包括30~50mg/L的阻垢剂、质量分数为0.2~0.4%的防膨剂B,余量为水。优选的是,所述主表面活性剂为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pH值为6.5~7.5。优选的是,所述副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H值为6.5~7.5。优选的是,所述阻垢剂为有机磷酸盐类阻垢剂,pH值为6.5~7.5。优选的是,所述防膨剂A为小阳离子防膨剂,pH值为6.5~7.5。优选的是,所述防膨剂B为无机盐类防膨剂,pH值为6.5~7.5。优选的是,所述主表面活性剂为α烯烃磺酸盐、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副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是,所述阻垢剂为氨基三甲叉磷酸四钠、羟基乙叉二磷酸二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是,所述防膨剂A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防膨剂B为氯化钾、氯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的制备方法,按上述质量分数和质量浓度计,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将主表面活性剂、副表面活性剂、阻垢剂、防膨剂A、防膨剂B依次均匀分散在水中,得一级防堵体系;在室温下,将阻垢剂、防膨剂B依次均匀分散在水中,得二级防堵体系。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一级防堵体系主要针对近井底带,体系中主表面活性剂与副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清洗近井地带有机堵塞;阻垢剂通过井底流体中的成垢离子,预防成垢堵塞;防膨剂A与防膨剂B协同作用,通过压缩双电层及界面吸附长期防膨,并减少微粒过量脱落,通过携带作用对启注时大量可动颗粒快速排除,减小压降漏斗的压力梯度。二级防堵体系中阻垢剂通过阻垢井底流体中的成垢离子,预防成垢堵塞;防膨剂B抑制粘土膨胀,减少微粒运移。该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在注水初期采用梯度注入的方式将药剂体系注入地层中,可利用药剂的协同作用使储层中的微粒梯度运移,同时保护储层骨架结构、减缓储层堵塞、延长注水周期,实现提高储层采收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实施例1>一种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包括:一级防堵体系和二级防堵体系;所述一级防堵体系包括质量分数为0.02%的α烯烃磺酸盐、质量分数为0.01%的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30mg/L的氨基三甲叉磷酸四钠、质量分数为0.5%的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质量分数为0.2%的氯化钾,余量为水;所述二级防堵体系包括30mg/L的氨基三甲叉磷酸四钠、质量分数为0.4%的氯化钾,余量为水。<实施例2>一种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包括:一级防堵体系和二级防堵体系;所述一级防堵体系包括质量分数为0.05%的烷基苯磺酸钠、质量分数为0.005%的辛基酚聚氧乙烯醚、50mg/L的羟基乙叉二磷酸二钠、质量分数为0.3%的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质量分数为0.4%的氯化镁,余量为水;所述二级防堵体系包括50mg/L的羟基乙叉二磷酸二钠、质量分数为0.2%的氯化镁,余量为水。<实施例3>一种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包括:一级防堵体系和二级防堵体系;所述一级防堵体系包括质量分数为0.03%的主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008%的辛基酚聚氧乙烯醚、40mg/L的阻垢剂、质量分数为0.4%的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质量分数为0.3%的氯化钾,余量为水,其中,主表面活性剂为α烯烃磺酸盐和烷基苯磺酸钠的混合物;所述二级防堵体系包括40mg/L的阻垢剂、质量分数为0.3%的氯化钾,余量为水,其中,阻垢剂为氨基三甲叉磷酸四钠和羟基乙叉二磷酸二钠混合物。<实施例4>一种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包括:一级防堵体系和二级防堵体系;所述一级防堵体系包括质量分数为0.04%的α烯烃磺酸盐、质量分数为0.006%的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35mg/L的羟基乙叉二磷酸二钠、质量分数为0.35%的防膨剂A、质量分数为0.35%的氯化钾,余量为水,其中,防膨剂A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所述二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防堵体系和二级防堵体系;/n所述一级防堵体系包括质量分数为0.02~0.05%的主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005~0.01%的副表面活性剂、30~50mg/L的阻垢剂、质量分数为0.3~0.5%的防膨剂A、质量分数为0.2~0.4%的防膨剂B,余量为水;/n所述二级防堵体系包括30~50mg/L的阻垢剂、质量分数为0.2~0.4%的防膨剂B,余量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防堵体系和二级防堵体系;
所述一级防堵体系包括质量分数为0.02~0.05%的主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005~0.01%的副表面活性剂、30~50mg/L的阻垢剂、质量分数为0.3~0.5%的防膨剂A、质量分数为0.2~0.4%的防膨剂B,余量为水;
所述二级防堵体系包括30~50mg/L的阻垢剂、质量分数为0.2~0.4%的防膨剂B,余量为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表面活性剂为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pH值为6.5~7.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H值为6.5~7.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剂为有机磷酸盐类阻垢剂,pH值为6.5~7.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型梯度注水微粒运移防堵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膨剂A为小阳离子防膨剂,pH值为6.5~7.5。


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宇于晓聪阚长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