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45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外壳组件包括:壳体后板,在所述壳体后板上形成有出风口;挡风支架,所述挡风支架包括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连接在所述壳体后板上,所述第一挡风板沿所述壳体后板的上边缘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壳组件,其包括壳体后板和挡风支架,其中,挡风支架包括沿壳体后板的上边缘延伸的第一挡风板,配备有该外壳组件的烹饪设备可以以后侧靠近墙面的方式放置在厨房中,并且使第一挡风板与墙面相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经由出风口排出的高温气体由于第一挡风板的阻挡作用而无法向上运动,只能向侧方向运动,由此避免高温气体直接运动至烹饪设备的上方,进而降低烫伤用户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
本技术属于厨房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现有的烤箱、微波炉等烹饪设备,为了使烹饪设备在工作时,设备壳体的温度不至于过高,大多会在壳体的内部设置冷却风机,并且在壳体的内部构造出供冷却风流通的冷却风道,由此,降低烹饪设备工作时的设备壳体的温度,从而降低设备壳体烫伤用户的风险。配置有冷却风机的烹饪设备,多大在设备壳体的后侧开设出风口,出风口与冷却风道连通,从而使冷却风最终由出风口排出至设备壳体之外。然而,由于冷却风在发挥冷却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当冷却风从出风口排出时已经成为高温气体,这部分高温气体由出风口排出后向上运动,依然有烫伤用户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烹饪设备的冷却风的出风口在排出高温气体时可能会烫伤用户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外壳组件,用于烹饪设备,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壳体后板,在所述壳体后板上形成有出风口;挡风支架,所述挡风支架包括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连接在所述壳体后板上,所述第一挡风板沿所述壳体后板的上边缘延伸。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壳组件,其包括壳体后板和挡风支架,其中,挡风支架包括沿壳体后板的上边缘延伸的第一挡风板,配备有该外壳组件的烹饪设备可以以后侧靠近墙面的方式放置在厨房中,并且使第一挡风板与墙面相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经由出风口排出的高温气体由于第一挡风板的阻挡作用而无法向上运动,只能向侧方向运动,由此避免高温气体直接运动至烹饪设备的上方,进而降低烫伤用户的可能性。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壳组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支架还包括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二挡风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后板的一侧且沿所述壳体后板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挡风板和所述第一挡风板为一体式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风板包括第一板主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主体的边缘处的第一翻边结构,所述第二挡风板包括第二板主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主体的边缘处的第二翻边结构,所述第一翻边结构和/或所述第二翻边结构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壳体后板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支架还包括多个加强筋板,所述多个加强筋板中的一部分加强筋板连接在所述第一翻边结构与所述第一板主体之间,所述多个加强筋板中的另一部分加强筋板连接在所述第二翻边结构与所述第二板主体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支架还包括多个弹性扣,所述弹性扣固定在所述第一翻边结构和/或所述第二翻边结构上,在所述壳体后板上与所述弹性扣相对的位置对应设置有通孔,所述弹性扣在因外力作用而被压缩的情况下能够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弹性扣在处于自然状态的情况下无法穿过所述通孔。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扣包括: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挡风支架连接;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第一支撑臂之间形成有锐角;圆弧过渡段,所述圆弧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后板上形成有向后方隆起的凸包结构,所述凸包结构包括凸包侧壁和凸包后壁,所述凸包侧壁和所述凸包后壁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凸包侧壁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包侧壁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在所述上侧壁、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上均分布有多个所述出风口。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包侧壁与所述挡风支架之间具有间距。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外壳组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烹饪设备,其外壳组件包括壳体后板和挡风支架,其中,挡风支架包括沿壳体后板的上边缘延伸的第一挡风板,配备有该外壳组件的烹饪设备可以以后侧靠近墙面的方式放置在厨房中,并且使第一挡风板与墙面相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经由出风口排出的高温气体由于第一挡风板的阻挡作用而无法向上运动,只能向侧方向运动,由此避免高温气体直接运动至烹饪设备的上方,进而降低烫伤用户的可能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挡风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挡风支架与壳体后板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100:外壳组件;10:壳体后板;11:出风口;12:凸包结构;121:凸包侧壁、122:凸包后壁;13:通孔;20:挡风支架;21:第一挡风板;211:第一板主体、212:第一翻边结构;22:第二挡风板;221:第二板主体、222:第二翻边结构;23:加强筋板;24:弹性扣;241:第一支撑臂、242:第二支撑臂、243:圆弧过渡段;200:烹饪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壳组件,用于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包括:/n壳体后板,在所述壳体后板上形成有出风口;/n挡风支架,所述挡风支架包括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连接在所述壳体后板上,所述第一挡风板沿所述壳体后板的上边缘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壳组件,用于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包括:
壳体后板,在所述壳体后板上形成有出风口;
挡风支架,所述挡风支架包括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连接在所述壳体后板上,所述第一挡风板沿所述壳体后板的上边缘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支架还包括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二挡风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后板的一侧且沿所述壳体后板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挡风板和所述第一挡风板为一体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包括第一板主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主体的边缘处的第一翻边结构,所述第二挡风板包括第二板主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主体的边缘处的第二翻边结构,所述第一翻边结构和/或所述第二翻边结构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壳体后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支架还包括多个加强筋板,所述多个加强筋板中的一部分加强筋板连接在所述第一翻边结构与所述第一板主体之间,所述多个加强筋板中的另一部分加强筋板连接在所述第二翻边结构与所述第二板主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支架还包括多个弹性扣,所述弹性扣固定在所述第一翻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鑫申博文吴卫锋皮文钟昌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