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康复疗养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99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风康复疗养座椅,包括底座、固设于底座的坐板、与坐板结构相同且转动连接的背板、与坐板及背板固定连接的靠垫及设置于坐板和/或背板内的按摩组件,坐板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本体部、开设于本体部的第一贯穿槽及自第一贯穿槽沿进位方向继续延伸形成的第二贯穿槽,按摩组件包括沿进位方向设置于收容空间内的驱动轴、设置于收容空间内的限位轴、用于驱动驱动轴旋转的驱动电机、及与驱动轴螺纹连接并与限位轴滑动连接的滑动辊,工作时,滑动辊沿进位方向滑动,且一端伸出收容空间并将靠垫顶离坐板和/或背板。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中风康复疗养座椅,使中风患者无需他人帮助,就能够活动身体,有效预防褥疮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风康复疗养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中风康复疗养座椅。
技术介绍
中风患者往往会出现行动不便的情况,大多需长时间卧床,出行也只能借助轮椅。若长期保持同一姿势身上还会生褥疮,又会加重患者的治疗成本,并且给身体带来进一步伤害。所以现在大多数中风患者的身边需要家人陪伴,帮助其经常翻身并活动腿脚,防止褥疮的产生。CN207886409U公开了一种中风康复训练装置,具体包括座椅,所述座椅上设置有手臂扶板和保护坐垫,所述手臂扶板上设置有物品槽,所述座椅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一端设置有脚踩板,所述脚踩板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脚踏板旋转杆置放槽,所述脚踏板旋转杆置放槽内设置有脚踏板旋转杆,所述脚踏板旋转杆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脚踏板连接杆,所述脚踏板连接杆上设置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脚固定带。该申请只是提供了一种能将中风患者固定在座椅上的装置,并不能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起到帮助。CN202801983U公开了一种中风康复训练器,具体包括脚踏板、把手、扶手、推手和座椅,所述的座椅设置在主体支架上,所述的座椅的下方设有固定在主体支架上的置物盒,所述的座椅上设有靠背,所述的靠背的后方设有推手,所述座椅前方的两侧分别设有扶手,所述的扶手与主体支架之间通过伸缩杆连接,所述的伸缩杆与主体支架之间设有锁紧用的调节紧固螺栓,所述的伸缩杆与扶手之间通过一螺栓轴铰接并在该螺栓轴端配合设有紧固螺母,所述座椅的前方设有两个脚踏板,所述的脚踏板与主体支架之间通过铰接支架相连接。该申请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足内外翻训练和上肢训练,没有降低患者由于长时间坐卧产生褥疮的概率。并且上述两种装置均需要他人帮助来完成对中风患者的康复训练,所投入的人力成本较大,患者无法独立自主完成康复训练。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中风患者无需他人帮助,就能够活动身体,有效预防褥疮产生的中风康复疗养座椅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中风患者无需他人帮助,就能够活动身体,有效预防褥疮产生的中风康复疗养座椅。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风康复疗养座椅,包括底座、固设于所述底座的坐板、与所述坐板结构相同且转动连接的背板、与所述坐板及所述背板固定连接的靠垫及设置于所述坐板和/或所述背板内的按摩组件,所述坐板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本体部、开设于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靠垫的一侧的第一贯穿槽及自所述第一贯穿槽的一侧壁沿进位方向继续延伸形成的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一贯穿槽及所述第二贯穿槽均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沿所述进位方向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驱动轴、沿所述进位方向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驱动轴间隔设置的限位轴、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旋转的驱动电机、及与所述驱动轴螺纹连接并与所述限位轴滑动连接的滑动辊,工作时,所述滑动辊沿所述进位方向滑动,且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贯穿槽伸出所述收容空间并将所述靠垫顶离所述坐板和/或所述背板。优选的,所述本体部包括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板体及连接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两块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及两块所述第三板体共同围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一贯穿槽与所述第二贯穿槽开设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进位方向为两块所述第三板体的连线方向。优选的,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并分别与两所述第三板体固定连接的轴承,所述限位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三板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轴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第一贯穿槽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段的横截面宽度为所述第二段的横截面宽度的1/2。优选的,所述滑动辊包括与所述驱动轴螺纹连接的滑动块、与所述滑动块铰接的支撑杆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滑动块一端的按摩辊筒,所述支撑杆包括杆体部及开设于所述杆体部的第三贯穿槽,所述限位轴穿过所述第三贯穿槽。优选的,所述第三贯穿槽包括靠近所述滑动块的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内表面及自所述第二内表面向远离所述滑动块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的第三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二段的横截面宽度。优选的,所述靠垫的垫芯采用记忆棉。优选的,所述中风康复疗养座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坐板远离所述背板一端并与坐板转动连接的腿板,所述靠垫分别与所述坐板、所述背板及所述腿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中风康复疗养座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坐板两侧的扶手、嵌设于所述扶手内部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控制器及电源。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风康复疗养座椅,通过设置于所述坐板和/或所述背板内的按摩组件,在所述中风康复疗养座椅的工作状态下,通过所述滑动辊沿所述进位方向滑动,且一端通过所述贯穿槽伸出所述收容空间并将所述靠垫定力所述坐垫和/或所述背垫,利用所述滑动辊沿脊柱依次顶起人体各部分躯干,使得躯干与所述坐板或所述背板之间产生小幅间隙,避免了躯干与板体的长时间粘粘,进而使得人体肌肤接触到空气,避免褥疮的产生;通过在所述扶手设置所述控制器,使得患者可通过扶手对所述按摩组件进行控制,从而无需其他人员的帮助即可实现肌体的活动,方便且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风康复疗养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中风康复疗养座椅沿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中风康复疗养座椅的B部分放大图;图4为图2所示的中风康复疗养座椅的C部分放大图。图中,100、中风康复疗养座椅;10、底座;11、主体部;12、滑轮;20、坐板;21、本体部;211、第一板体;212、第二板体;213、第三板体;22、第一贯穿槽;23、第二贯穿槽;30、背板;40、靠垫;50、按摩组件;51、驱动轴;52、限位轴;521、第一段;522、第二段;53、驱动电机;54、滑动辊;541、滑动块;542、支撑杆;5421、杆体部;5422、第三贯穿槽;5424、第一内表面;5425、第二内表面;5426、第三内表面;543、按摩辊筒;55、轴承;60、腿板;70、扶手;101、收容空间;1、进位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专利技术。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风康复疗养座椅100,所述中风康复疗养座椅100包括底座10、固设于所述底座10的坐板20、与所述坐板20结构相同且转动连接的背板30、与所述坐板20及所述背板30固定连接的靠垫40、设置于所述坐板20和/或所述背板30内的按摩组件50、设置于所述坐板20远离所述背板30一端并与所述坐板20转动连接的腿板60、设置于所述坐板20两侧的扶手70、嵌设于所述扶手70内部的控制器(图未示)及电源(图未示)。所述底座10作为所述中风康复疗养座椅100的质量块,用于稳固重心。具体的,所述底座10包括与所述坐板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风康复疗养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设于所述底座的坐板、与所述坐板结构相同且转动连接的背板、与所述坐板及所述背板固定连接的靠垫及设置于所述坐板和/或所述背板内的按摩组件,所述坐板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本体部、开设于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靠垫的一侧的第一贯穿槽及自所述第一贯穿槽的一侧壁沿进位方向继续延伸形成的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一贯穿槽及所述第二贯穿槽均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沿所述进位方向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驱动轴、沿所述进位方向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驱动轴间隔设置的限位轴、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旋转的驱动电机、及与所述驱动轴螺纹连接并与所述限位轴滑动连接的滑动辊,工作时,所述滑动辊沿所述进位方向滑动,且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贯穿槽伸出所述收容空间并将所述靠垫顶离所述坐板和/或所述背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风康复疗养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设于所述底座的坐板、与所述坐板结构相同且转动连接的背板、与所述坐板及所述背板固定连接的靠垫及设置于所述坐板和/或所述背板内的按摩组件,所述坐板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本体部、开设于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靠垫的一侧的第一贯穿槽及自所述第一贯穿槽的一侧壁沿进位方向继续延伸形成的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一贯穿槽及所述第二贯穿槽均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沿所述进位方向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驱动轴、沿所述进位方向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驱动轴间隔设置的限位轴、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旋转的驱动电机、及与所述驱动轴螺纹连接并与所述限位轴滑动连接的滑动辊,工作时,所述滑动辊沿所述进位方向滑动,且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贯穿槽伸出所述收容空间并将所述靠垫顶离所述坐板和/或所述背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风康复疗养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包括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板体及连接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两块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及两块所述第三板体共同围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一贯穿槽与所述第二贯穿槽开设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进位方向为两块所述第三板体的连线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风康复疗养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并分别与两所述第三板体固定连接的轴承,所述限位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三板体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扶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真康复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