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子的催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189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种子的催芽装置,涉及到种子催芽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位于箱体的内腔中部,所述传动轴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箱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轴流扇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箱体内设置有蒸汽通道,蒸汽通道将加湿器查产生的雾化水汽通过喷口喷到箱体内,保证培育盒内的水分充足,在箱体上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通过导热板和导热翅片对蒸汽通道内的水汽进行加热,使得雾化水汽带着适合种子发芽的温度进入箱体,提高了本装置的催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种子的催芽装置
本技术涉及种子催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种子的催芽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中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栽培历史已有14000-18000年。水稻为重要粮食作物;除食用颖果外,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秆为良好饲料及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谷芽和稻根可供药用。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水稻种植后,其发芽率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在水稻播种前将水稻在催芽装置内进行发芽率评测后再种植到土壤中,进而确保水稻的丰收,现有的水稻催芽装置在水稻催芽时喷水不均匀、受热不均匀,影响水稻的发芽率。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水稻种子的催芽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种子的催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种子的催芽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位于箱体的内腔中部,所述传动轴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箱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轴流扇叶,所述轴流扇叶的下方设置有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的外侧,所述箱体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蒸汽通道,所述箱体的两侧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加湿器,所述蒸汽通道的底部与加湿器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蒸汽通道的一侧开设有多组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喷口,所述箱体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镶嵌于蒸汽通道的另一侧内壁上,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箱门。优选的,所述导热板远离加热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翅片,所述导热翅片设置有多个,多个导热翅片呈等间距竖直分布。优选的,所述放置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通过轴承与安装槽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齿圈,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齿圈相适配的凸齿,所述凸齿与齿圈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内部设置有保湿层,所述活动块的上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凸板,所述环形凸板位于安装板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内腔设置有培育盒,所述培育盒的底部与保湿层贴合连接,所述培育盒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磁性金属板,所述环形凸板的内部镶嵌有磁铁块,所述磁铁块与磁性金属板相适配。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箱体内设置有蒸汽通道,蒸汽通道将加湿器查产生的雾化水汽通过喷口喷到箱体内,保证培育盒内的水分充足,在箱体上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通过导热板和导热翅片对蒸汽通道内的水汽进行加热,使得雾化水汽带着适合种子发芽的温度进入箱体,提高了本装置的催芽效果,在传动轴上设置有轴流扇叶,轴流扇叶能够将水汽吹到培育盒内,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催芽效果。2、本技术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有活动块,活动块通过齿圈与箱体内壁上的凸齿啮合,使得安装板在转动时能够带动活动板逆向转动,进而带动培育盒逆向转动,使得培育盒内的种子受到的水汽均匀以及受热均匀,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蒸汽通道结构俯剖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放置组件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1、箱体;2、伺服电机;3、传动轴;4、轴流扇叶;5、放置组件;6、蒸汽通道;7、加湿器;8、喷口;9、加热器;10、导热板;11、箱门;12、导热翅片;13、安装板;14、安装槽;15、活动块;16、齿圈;17、凸齿;18、保湿层;19、环形凸板;20、培育盒;21、磁性金属板;22、磁铁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水稻种子的催芽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3,传动轴3位于箱体1的内腔中部,传动轴3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传动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轴流扇叶4,轴流扇叶4的下方设置有放置组件5,轴流扇叶4能够将水汽吹到放置组件5内,放置组件5固定安装在传动轴3的外侧,箱体1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蒸汽通道6,箱体1的两侧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加湿器7,蒸汽通道6的底部与加湿器7的输出端相连通。如图2所示,蒸汽通道6的一侧开设有多组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喷口8,加湿器7通过蒸汽通道6将水汽从喷口8喷到箱体1的内部,箱体1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器9,加热器9的输出端连接有导热板10,导热板10镶嵌于蒸汽通道6的另一侧内壁上,加热器9通过导热板10能够对蒸汽通道6内的水汽进行加热,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箱门11,导热板10远离加热器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翅片12,导热翅片12设置有多个,多个导热翅片12呈等间距竖直分布,多个导热翅片12的设置提高了水汽的加热效率。如图3所示,放置组件5包括固定安装在传动轴3上的安装板13,安装板13上开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安装槽14,安装槽14内安装有活动块15,活动块15通过轴承与安装槽14活动连接,活动块15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齿圈16,箱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齿圈16相适配的凸齿17,凸齿17与齿圈16啮合连接,使得活动块15在公转的过程中能够进行逆向自转,活动块15的内部设置有保湿层18,保湿层18的设置能够保存多余的水分,提高了本装置的催芽效果,活动块15的上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凸板19,环形凸板19位于安装板13的上表面,活动块15的内腔设置有培育盒20,培育盒20的底部与保湿层18贴合连接,培育盒20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磁性金属板21,环形凸板19的内部镶嵌有磁铁块22,磁铁块22与磁性金属板21相适配,能够将培育盒20吸附在活动块15内,提高了培育盒20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工作原理:本装置在工作时,首先将放置有稻种的培育盒20放入活动块15内,直至培育盒20上的磁性金属板21与环形凸板19上的磁铁块22吸附连接,然后将箱门11关闭,接着启动加湿器7,加湿器7通过蒸汽通道6和喷口8向箱体1内注入水汽,同时启动加热器9,加热器9通过导热板10和导热翅片12对蒸汽通道6内的水汽进行加热,使得雾化水汽带着适合种子发芽的温度进入箱体1的内部,提高了本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种子的催芽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3),所述传动轴(3)位于箱体(1)的内腔中部,所述传动轴(3)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轴流扇叶(4),所述轴流扇叶(4)的下方设置有放置组件(5),所述放置组件(5)固定安装在传动轴(3)的外侧,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蒸汽通道(6),所述箱体(1)的两侧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加湿器(7),所述蒸汽通道(6)的底部与加湿器(7)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蒸汽通道(6)的一侧开设有多组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喷口(8),所述箱体(1)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器(9),所述加热器(9)的输出端连接有导热板(10),所述导热板(10)镶嵌于蒸汽通道(6)的另一侧内壁上,所述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箱门(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种子的催芽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3),所述传动轴(3)位于箱体(1)的内腔中部,所述传动轴(3)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轴流扇叶(4),所述轴流扇叶(4)的下方设置有放置组件(5),所述放置组件(5)固定安装在传动轴(3)的外侧,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蒸汽通道(6),所述箱体(1)的两侧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加湿器(7),所述蒸汽通道(6)的底部与加湿器(7)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蒸汽通道(6)的一侧开设有多组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喷口(8),所述箱体(1)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器(9),所述加热器(9)的输出端连接有导热板(10),所述导热板(10)镶嵌于蒸汽通道(6)的另一侧内壁上,所述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箱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子的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10)远离加热器(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翅片(12),所述导热翅片(12)设置有多个,多个导热翅片(12)呈等间距竖直分布。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冰周冠希黄良友董入宝庄海辉陈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天道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