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131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温敏颜料和/或光敏颜料进行溶解打浆,催化剂A和催化剂B分别配制成色浆A和色浆B,颜料浆添加到色浆A和/或所述色浆B中,先后把色浆A和色浆B喷到纱线上,使染料均匀附在纱线表面,并在纱线表面形成浆膜,喷染后的纱线通过紫外灯发出的紫外线作用,附着在纱线上的颜料发生催化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颜色不均匀,手感板结,无弹性、色泽偏浅或暗淡、制作和服用性能均不理想的问题,并提供一种无水染色的制备方法。备方法。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的制备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纱线是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纺织、针织、刺绣等。一般纱线的颜色与纺织纤维原料的颜色一致,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色彩丰富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纱线染色一般能获得良好色牢度与水洗牢度,可与其他纱线按不同设计要求织造,从而获得较高经济价值,并可缩短交货周期,所以染色纱线在现代纺织工业中运用越来越多。
[0003]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自身和环境的个性化以及健康要求越来越高。在不同环境要求有一定的识别功能,比如对新冠病毒的基础识别之一就是体温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衣服或其它饰物来感知体温的变化。也可以通过衣物颜色的变化来判定环境的紫外线强弱,有意识有目的的对自身进行保护。而且现代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人们对个性化、变化丰富的产品也有更多的需求。所以,以变色材料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近年来发展迅速。而具有温度(紫外线)敏感性、或同时具备两种效果的纱线,更是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鞋材、汽车内饰、包装、消防、交通运输、建筑装璜、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等领域。
[0004]目前,有关此类纱线的产业化,大规模的正式生产还没有出现。而现有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比如:颜色不均匀,手感板结,无弹性、色泽偏浅或暗淡等等,制作和服用性能均不理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0005]而现有的染纱工艺复杂,针对不同的材质选用不同的染色工艺,工艺流程长,且使用了大量的化学助剂和水,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和现在的国家政策以及国际的流行趋势: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相背。环保和污水排放成为印染行业发展的重大阻碍,无水染色成为今后染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的制备方法,解决颜色不均匀,手感板结,无弹性、色泽偏浅或暗淡等等,制作和服用性能均不理想的问题,并大幅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0007]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00:将温敏颜料和/或光敏颜料先进行溶解打浆,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形成颜料浆;
[0010]S10:催化剂A和催化剂B分别配制成色浆A和色浆B,颜料浆添加到色浆A和/或色浆B中;
[0011]S20:将色浆A形成喷雾,均匀喷到纱线表面,并在纱线表面形成带有色浆A的浆膜,形成第一纱线;
[0012]S30:将色浆B形成喷雾,均匀喷到第一纱线表面,并在第一纱线表面形成带有色浆B的浆膜,形成第二纱线;
[0013]S40:喷染后的第二纱线通过紫外灯发出的紫外线作用,附着在第二纱线上的颜料发生催化反应,使得粘合固化在第二纱线上,制得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
[0014]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催化剂A为烷基芳酮类、苯偶酰类及硫杂蒽酮类中的一个或以上的混合物。
[0015]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催化剂B为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氧化锌、C12~18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个或以上的混合物。
[0016]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在S10步骤中,色浆A的调配方法为:颜料浆以100~500转/分钟的速度依次加入粘合剂、交联剂、分散剂、增稠剂、渗透剂、催化剂A,并充分搅拌30~60分钟,再补足水配制而成,色浆B的调配方法为:颜料浆加入分散剂、催化剂B、渗透剂、柔软剂及增稠剂和水,以100~500转/分钟的速度充分搅拌30~60分钟,色浆A:颜料:0~15%,醇醚类2~10%,粘合剂5~20%,交联剂0.5~5%,分散剂0.5~1%,催化剂A1~8%,增稠剂1~3%,渗透剂1~2%,其余为水。
[0017]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在S10步骤中,色浆B的调配方法为:颜料浆加入分散剂、催化剂B、渗透剂、柔软剂及增稠剂和水,以100~500转/分钟的速度充分搅拌30~60分钟,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所有组分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18]色浆B:分散剂1~3%,催化剂B 0.1~3%,增稠剂1~3%,柔软剂3~5%,渗透剂1~2%,其余为水。
[0019]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在S20步骤中,纱线先经进行预湿处理后再喷染,预湿工序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80~100%。
[0020]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在S20和S30步骤中,喷涂压力设定为1.5~2MPa。
[0021]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在S40步骤中,第二纱线先经紫外线照射及红外线预烘。
[0022]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在S20步骤中,纱线为棉、粘胶、涤纶、晴纶、尼龙、羊毛、蚕丝、亚麻、苎麻纱线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组合。
[0023]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在S40步骤中,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卷绕在胶管上,密封堆置12~16小时后放置于射频烘干机内烘干。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方法,通过把催化剂A和催化剂B分别添加到不同的色浆中,把色浆A和色浆B先后喷涂到纱线上形成浆膜,通过紫外线作用进行固化,使得纱线上的原料反应催化反应,使得粘合剂反应并固化在纱线上。这样生产的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颜色均匀,手感柔软,具备良好的弹性、色泽鲜艳,制作和服用性能理想,易于推广并且满足市场需求。
[0026]此外,本制备方法可以通过连续化、规模化生产的温变/光变纱线,能耗大幅降低,水约下降98%,蒸汽下降100%,生产过程中能大量有效的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方法的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另有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原料试剂为常规购买的原料试剂,属于该行业的常规熟知材料。
[0031]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使用的原料:
[0032]醇醚类溶剂:
[0033]型号:丙二醇甲醚厂家:铭威;
[0034]聚丙烯酸酯粘合剂:
[0035]型号:HD705A厂家:汉科精细化工;
[0036]改性聚氨酯交联剂:
[0037]型号: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00:将温敏颜料和/或光敏颜料先进行溶解打浆,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形成颜料浆;S10:催化剂A和催化剂B分别配制成色浆A和色浆B,所述颜料浆添加到所述色浆A和/或所述色浆B中;S20:将所述色浆A形成喷雾,均匀喷到纱线表面,并在纱线表面形成带有所述色浆A的浆膜,形成第一纱线;S30:将所述色浆B形成喷雾,均匀喷到所述第一纱线表面,并在所述第一纱线表面形成带有所述色浆B的浆膜,形成第二纱线;S40:喷染后的所述第二纱线通过紫外灯发出的紫外线作用,附着在所述第二纱线上的浆膜发生催化反应,使得颜料粘合固化在所述第二纱线上,制得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A为烷基芳酮类、苯偶酰类及硫杂蒽酮类中的一个或以上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B为为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氧化锌、C12~18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个或以上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紫外光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0步骤中,色浆A的调配方法为:所述颜料浆以100~500转/分钟的速度依次加入粘合剂、交联剂、分散剂、增稠剂、渗透剂、催化剂A,并充分搅拌30~60分钟,再补足水配制而成;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所有组分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色浆A:颜料:0~15%,醇醚类2~10%,粘合剂5~20%,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华李金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粤雄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