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PP塑料颗粒均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122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改性PP塑料颗粒均化装置,它包括工作台和均化料仓,工作台下方左侧设置有输风泵,输风泵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输风泵上方设置有输风管,工作台下方右侧设置有自循环风泵,自循环风泵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自循环风泵上方设置有回风管,工作台下方中部设置有均化缓存料仓,均化缓存料仓下方设置有阀门,阀门下方设置有放料口,工作台上方中部设置有均化料仓,均化料仓上方设置有真空吸料斗,均化料仓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吸料管,吸料管外侧均设置有颗粒机,颗粒机上方右侧均设置有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均化充分、均化速度快的优点。优点。优点。

Homogenization device of modified PP plastic part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性PP塑料颗粒均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改性PP塑料用具
,具体涉及改性PP塑料颗粒均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塑料简称PP塑料,它具有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高强度机械性能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性能等,这使得聚丙烯自问世以来,便迅速在机械、汽车、电子电器、建筑、纺织、包装、农林渔业和食品工业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开发应用,而改性PP塑料进一步提高了其优良的性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改性PP塑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合格的PP塑料颗粒进行均化处理,方便进行打包包装运输和销售;因此,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均化充分、均化速度快的改性PP塑料颗粒均化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均化充分、均化速度快的改性PP塑料颗粒均化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改性PP塑料颗粒均化装置,它包括工作台和均化料仓,所述的工作台下方左侧设置有输风泵,所述的输风泵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的输风泵上方设置有输风管,所述的工作台下方右侧设置有自循环风泵,所述的自循环风泵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的自循环风泵上方设置有回风管,所述的工作台下方中部设置有均化缓存料仓,所述的均化缓存料仓下方设置有阀门,所述的阀门下方设置有放料口,所述的工作台上方中部设置有均化料仓,所述的均化料仓贯穿工作台与均化缓存料仓固定连接,所述的均化料仓上方设置有真空吸料斗,所述的输风管和回风管均贯穿真空吸料斗与均化料仓连通,所述的均化料仓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吸料管,所述的吸料管外侧均设置有颗粒机,所述的颗粒机上方右侧均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与均化料仓连通,所述的均化料仓内部上方中部设置有均化腔,所述的均化腔左右两侧上方均设置有第一细颗粒筛网,所述的均化腔左右两侧下方均设置有第二细颗粒筛网,所述的均化腔下方中部均设置有均化颗粒筛网,所述的均化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过料仓,所述的第一过料仓下方下方均设置有第一细颗粒筛板,所述的第一过料仓内侧下方均设置有第二过料仓,所述的第二过料仓下方均设置有第二细颗粒筛板,所述的均化颗粒筛网下方设置有均化颗粒储料腔,所述的均化颗粒储料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细颗粒储料腔,所述的细颗粒储料腔内侧上方均设置有第一导料板,所述的第一导料板下方均设置有第二导料板。
[0005]所述的第一细颗粒筛网与第一细颗粒筛板过滤目数相同,所述的第二细颗粒筛网与第二细颗粒筛板过滤目数相同。
[0006]所述的第一导料板为内凹弧形板结构,所述的第二导料板为条形竖直板结构。
[0007]所述的阀门为ZCB系列电控比例阀。
[0008]所述的输风泵为ZYWB40型输风泵,所述的自循环风泵为AP

100型自循环风泵。
[0009]所述的真空吸料斗为TVH

6L型真空吸料斗。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为对改性PP塑料颗粒进行均化的装置,在使用中,真空吸料斗与改性PP塑料颗粒原料仓连接,将改性PP塑料颗粒送入到均化料仓中,输风泵通过输风管与均化料仓连通,将均化料仓内部形成负压,自循环风泵通过回风管与均化料仓连通,使得均化料仓形成自循环系统,均化料仓采用负压自循环均化方式对其内部的改性PP塑料颗粒进行均化处理,均化速度快、均化充分均匀、不会产生黑点和粉屑、不破坏改性PP塑料颗粒表面光泽度,均化效果好,在均化过程中,符合均化颗粒筛网的改性PP塑料颗粒进入到均化颗粒储料腔中,然后再进入均化缓存料仓中,打开阀门,即可通过放料口进行灌装包装,不符合均化颗粒筛网的改性PP塑料颗粒通过第一细颗粒筛网进入到第一过料仓中,或者通过第二细颗粒筛网进入到第二过料仓中,最终通过第一过料仓或者第二过料仓进入到细颗粒储料腔中,然后通过吸料管送入到颗粒机中再次对改性PP塑料颗粒进行颗粒加工,然后通过出料管送入到均化料仓中进行均化处理,直至颗粒符合均化颗粒筛网,实现对改性PP塑料颗粒循环利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均化质量,同时也防止了改性PP塑料颗粒资源的浪费;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均化充分、均化速度快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改性PP塑料颗粒均化装置的正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改性PP塑料颗粒均化装置的均化料仓与均化缓存料仓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改性PP塑料颗粒均化装置的均化料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为表示清楚,图中吸料管和出料管均未画出)。
[0014]图4为图2的俯视图(为表示清楚,图中吸料管和出料管均未画出)。
[0015]图中:1、工作台
ꢀꢀ
2、支撑柱
ꢀꢀ
3、输风泵
ꢀꢀ
4、输风管
ꢀꢀ
5、自循环风泵
ꢀꢀ
6、回风管
ꢀꢀ
7、均化料仓
ꢀꢀ
8、真空吸料斗
ꢀꢀ
9、均化缓存料仓
ꢀꢀ
10、阀门
ꢀꢀ
11、放料口
ꢀꢀ
12、吸料管
ꢀꢀ
13、颗粒机
ꢀꢀ
14、出料管
ꢀꢀ
15、均化腔
ꢀꢀ
16、第一细颗粒筛网
ꢀꢀ
17、第二细颗粒筛网
ꢀꢀ
18、均化颗粒筛网
ꢀꢀ
19、第一过料仓
ꢀꢀ
20、第二过料仓
ꢀꢀ
21、第一细颗粒筛板
ꢀꢀ
22、第二细颗粒筛板
ꢀꢀ
23、细颗粒储料腔
ꢀꢀ
24、第一导料板
ꢀꢀ
25、第二导料板
ꢀꢀ
26、均化颗粒储料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

4所示,改性PP塑料颗粒均化装置,它包括工作台1和均化料仓7,所述的工作台1下方左侧设置有输风泵3,所述的输风泵3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的输风泵3上方设置有输风管4,所述的工作台1下方右侧设置有自循环风泵5,所述的自循环风泵5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的自循环风泵5上方设置有回风管6,所述的工作台1下方中部设置有均化缓存料仓9,所述的均化缓存料仓9下方设置有阀门10,所述的阀门10下方设置有放料口11,所述的工作台1上方中部设置有均化料仓7,所述的均化料仓7贯穿工作台1与均化缓存料仓9固定连接,所述的均化料仓7上方设置有真空吸料斗8,所述的输风管4和回风管6均贯穿真空吸料斗8与均化料仓7连通,所述的均化料仓7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吸
料管12,所述的吸料管12外侧均设置有颗粒机13,所述的颗粒机13上方右侧均设置有出料管14,所述的出料管14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改性PP塑料颗粒均化装置,它包括工作台和均化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下方左侧设置有输风泵,所述的输风泵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的输风泵上方设置有输风管,所述的工作台下方右侧设置有自循环风泵,所述的自循环风泵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的自循环风泵上方设置有回风管,所述的工作台下方中部设置有均化缓存料仓,所述的均化缓存料仓下方设置有阀门,所述的阀门下方设置有放料口,所述的工作台上方中部设置有均化料仓,所述的均化料仓贯穿工作台与均化缓存料仓固定连接,所述的均化料仓上方设置有真空吸料斗,所述的输风管和回风管均贯穿真空吸料斗与均化料仓连通,所述的均化料仓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吸料管,所述的吸料管外侧均设置有颗粒机,所述的颗粒机上方右侧均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与均化料仓连通,所述的均化料仓内部上方中部设置有均化腔,所述的均化腔左右两侧上方均设置有第一细颗粒筛网,所述的均化腔左右两侧下方均设置有第二细颗粒筛网,所述的均化腔下方中部均设置有均化颗粒筛网,所述的均化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过料仓,所述的第一过料仓下方下方均设置有第一细颗粒筛板,所述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楷郭永兴郭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原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