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侧下进出线的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577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48
一种可侧下进出线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体,所述配电柜体由两侧板、后板、门板、顶板以及底板组成长方体结构,所述配电柜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从配电柜体底部进出线的侧下进线组件,所述侧下进线组件包括前后对称设置在所述配电柜体的底板底部的前后支梁、以及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前后支梁两端部之间的侧出封板,所述前后支梁用于支撑上方配电柜体,通过拆卸所述侧出封板形成侧下方拆卸开口,使线路可从所述拆卸开口处进出所述配电柜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于增加走线架的方式更美观、实用,进出线更方便、合理,柜体的功能单元配置更高。柜体的功能单元配置更高。柜体的功能单元配置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侧下进出线的配电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柜
,具体涉及一种可侧下进出线的配电柜。

技术介绍

[0002]配电柜是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0003]配电柜的进出线方式一般是柜上部通过桥架或母线槽,或在柜的下部通过电缆沟与上下级进行电能联接及分配,这样要专门配置上部或下部的电缆通道,且,从配电柜上部进线,深入至配电柜下部时,所需进出线的长度过长,这样增加相关的配套及电缆等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配电柜从顶部进出线的方式导致进出线的长度过长、增加相关的配套设备、增加了电缆成本的技术缺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可侧下进出线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体,所述配电柜体由两侧板、后板、门板、顶板以及底板组成长方体结构,所述配电柜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从配电柜体底部进出线的侧下进线组件。
[0007]进一步的,所述侧下进线组件包括前后对称设置在所述配电柜体的底板底部的前后支梁、以及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前后支梁两端部之间的侧出封板,所述前后支梁用于支撑上方配电柜体,通过拆卸所述侧出封板形成侧下方拆卸开口,使线路可从所述拆卸开口处进出所述配电柜体。
[0008]进一步的,所述前后支梁为剧透“C”字凹槽结构的工字梁,所述凹槽内固定设置有支撑所述工字梁上下两侧的支撑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前后支梁的两端部设置有配合所述侧出封板形成可拆卸固定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7”字型板状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前后支梁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底板配合固定的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侧出封板配合固定的第二固定孔,所述侧出封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配合固定的第三固定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配电柜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侧板、后板、门板、顶板以及底板形成组装效果的侧架,所述侧架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内按照层层结构设置有若干层功能单元。
[0013]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底板上设置有供进出线的进出线孔。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配电柜体上下两端的上眉板和下眉板。
[0015]进一步的,所述门板上设置有门把手、仪表孔以及灯按钮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侧下进出线的配电柜,通过在配电柜体底部设置侧下进线组
件,使配电柜在保留上部进线功能的同时,增加了可从侧下方进线的方式,使用时,通过所述前后支梁对上方配电柜体进行支撑,设置可拆卸的侧出封板,当需要从侧下方进线时,通过人工直接拆卸所述侧出封板,形成下方进出线的开口,即可从下方进出线,通过配电柜体底部设置侧下进线组件,使其与柜体成一体化,电缆从下方的任何一侧进线即可将对应的一侧侧出封板拆即可,本专利技术相比于增加走线架的方式更美观、实用,进出线更方便、合理,柜体的功能单元配置更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配电柜体、2.下眉头、3.上眉头、4.门把手、5.仪表孔、6.灯按钮孔、7.上眉头、8.顶板、9.侧架、10.安装架、11.功能单元、12.底板、13.侧出封板、14.前后支梁、15.支撑件、16.第一固定孔、17.固定板、18.第二固定孔、19.第三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导轨固定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3]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5]如图1

2所示,一种可侧下进出线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体1,所述配电柜体1由两侧板、后板、门板、顶板8以及底板12组成长方体结构,所述配电柜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从配电柜体1底部进出线的侧下进线组件。所述侧下进线组件包括前后对称设置在所述配电柜体1的底板12底部的前后支梁14、以及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前后支梁14两端部之间的侧出封板13,所述前后支梁14用于支撑上方配电柜体1,通过拆卸所述侧出封板13形成侧下方拆
卸开口,使线路可从所述拆卸开口处进出所述配电柜体1。
[0026]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侧下进出线的配电柜,通过在配电柜体1底部设置侧下进线组件,使配电柜在保留上部进线功能的同时,增加了可从侧下方进线的方式,使用时,通过所述前后支梁14对上方配电柜体1进行支撑,设置可拆卸的侧出封板13,当需要从侧下方进线时,通过人工直接拆卸所述侧出封板13,形成下方进出线的开口,即可从下方进出线,通过配电柜体1底部设置侧下进线组件,使其与柜体成一体化,电缆从下方的任何一侧进线即可将对应的一侧侧出封板13拆即可,本专利技术相比于增加走线架的方式更美观、实用,进出线更方便、合理,柜体的功能单元配置更高。
[0027]具体的,如图所示,所述前后支梁14为剧透“C”字凹槽结构的工字梁,所述凹槽内固定设置有支撑所述工字梁上下两侧的支撑件15。设置有支撑件15,形成对所述前后支梁14加固的作用,支撑能力更强。
[0028]具体的,如图所示,所述前后支梁14的两端部设置有配合所述侧出封板13形成可拆卸固定的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为“7”字型板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侧下进出线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体(1),所述配电柜体(1)由两侧板、后板、门板、顶板(8)以及底板(12)组成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从配电柜体(1)底部进出线的侧下进线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侧下进出线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下进线组件包括前后对称设置在所述配电柜体(1)的底板(12)底部的前后支梁(14)、以及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前后支梁(14)两端部之间的侧出封板(13),所述前后支梁(14)用于支撑上方配电柜体(1),通过拆卸所述侧出封板(13)形成侧下方拆卸开口,使线路可从所述拆卸开口处进出所述配电柜体(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侧下进出线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支梁(14)为剧透“C”字凹槽结构的工字梁,所述凹槽内固定设置有支撑所述工字梁上下两侧的支撑件(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侧下进出线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支梁(14)的两端部设置有配合所述侧出封板(13)形成可拆卸固定的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为“7”字型板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侧下进出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有胡桂友胡锦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雅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