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卜三平专利>正文

一种马鞍式移动输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46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鞍式移动输液架,涉及输液架技术领域,包括输液架本体和马鞍式底座,输液架本体和马鞍式底座可拆卸连接,输液架本体远离马鞍式底座一端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和输液架本体可拆卸连接,支撑架上开设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设有吊瓶存放器,吊瓶存放器与通孔套接,支撑架在靠近吊瓶存放器一端设有旋转套,旋转套上设有旋转杆,旋转杆远离旋转套一端设有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是能够固定不同输液瓶或输液袋,避免因移动时输液瓶或输液袋摇晃连带输液管的晃动,导致针头的跑针。跑针。跑针。

A saddle type mobile infusion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鞍式移动输液架


[0001]本技术涉及输液架
,具体为一种马鞍式移动输液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输液架已广泛应用于不同医疗场所,而现有的移动输液架多为挂钩式,经常会因为移动而让输液瓶或是输液袋产生晃动,没有相应的固定措施,连带的导致输液管的摇晃,针头也会随之产生晃动甚至跑针,对患者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心里恐慌。
[0003]如现有公开号为CN20885212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输液架,包括输液架本体和夹持部件,输液架本体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部设有挂钩、底部设有底座,底座底面设有滚轮,夹持部件包括滑套和夹持臂,滑套套装在支撑架外壁上,滑套位于挂钩与底座之间,滑套设有锁紧螺栓,所述夹持臂为弹性材料,夹持臂有两个,两个夹持臂均连接在滑套外壁的同一圆周上,两个夹持臂正对,两个夹持臂均设有通孔,两个夹持臂上的通孔正对,螺柱穿过两个夹持臂上的通孔,夹持臂外侧和或内侧的螺柱上设有螺母。使用时,将输液瓶挂在挂钩上,此时分装袋处于悬空状态,夹持臂因为弹性处于自热张开状态,或者通过调节夹持臂两侧的螺母使夹持臂处于张开状态,调节锁紧螺栓将滑套相对支撑架固定,调节螺母使两个夹持臂将分装袋包裹,此时分装袋位置被固定,不会在输液时发生摇晃情况,保证分装袋不会牵扯到输液针头。
[0004]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装带摇晃的问题,但在医院里分装带的情况并不常见,反而是常见的输液瓶或输液袋的晃动会导致输液管针头的晃动甚至跑针,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心里恐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鞍式移动输液架,其具有的优点,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通孔、吊瓶存放器、旋转套、旋转杆以及挂钩,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将吊瓶存放器与支撑架上第一通孔配合安装,使不同大小的输液瓶放置在吊瓶存放器里面,在使用输液袋时,可以将输液袋悬挂在挂钩上,配合的将输液袋放置在相应的吊瓶存放器里,从而对输液瓶或输液袋起到缩小晃动空间和固定的作用,降低了针头的晃动,对患者健康产生积极效应。
[0006]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马鞍式移动输液架,包括输液架本体和马鞍式底座,所述输液架本体和马鞍式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输液架本体远离所述马鞍式底座一端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和所述输液架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上开设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有吊瓶存放器,所述吊瓶存放器与所述第一通孔搭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架上的通孔和吊瓶存放器,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将吊瓶存放器搭接在支撑架上的第一通孔内与之配合,吊瓶存放器可放置不同大小的输液瓶,从而对输液瓶实现固定的效果,降低针头的不适状况。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架在靠近所述吊瓶存放器一端设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与所述吊瓶存放器设有一定距离,所述旋转套上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与所述旋转套套接,且所述旋转杆可沿所述旋转套的轴线方向滑动,所述旋转杆远离所述旋转套一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旋转套、旋转杆以及挂钩,在使用过程中当医用的是输液瓶时可以扭动旋转杆远离吊瓶存放器,方便医生操作,当医用的是输液袋时,把旋转杆拉伸到适当高度,扭动旋转杆到与吊瓶存放器相适应的位置,将输液袋悬挂在挂钩上,旋转杆在重力作用下在滑套里向下滑动使输液袋置于吊瓶存放器内,从而降低输液袋的晃动范围,满足固定要求。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液架本体上设有若干滑套,所述滑套与所述输液架本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滑套在所述马鞍式底座和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滑套外表面任意设有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滑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远离所述滑套一端设有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一夹持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靠近所述第一夹持臂一端开设通孔,所述第一夹持臂上设有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第一夹持臂卡接,所述第二夹持臂远离第一夹持臂一端设有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臂远离第二夹持块一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夹持臂固定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套、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第一夹持块以及第二夹持块,在使用过程中滑块可以在输液架本体上滑动,通过螺栓紧松固定所需位置,通过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伸缩配合调节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间隙,从而使输液管上的滴灌或分液袋置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固定其位置,进一步降低输液管在输液时的晃动,保证患者安全使用。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马鞍式底座上表面设有盛放架,所述盛放架与所述马鞍式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盛放架与所述输液架本体贴合,所述盛放架远离所述马鞍式底座一端设有盛放板,所述盛放板与所述盛放架搭接,所述盛放板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放置槽,所述盛放架远离所述输液架本体一侧设有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盛放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设有若干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盛放架、盛放板以及放置槽,在使用过程中盛放架固定连接在马鞍式底座上,在盛放架上表面搭接的盛放板开设放置槽,可以方便医生在对病人输液时,将药品等相关医疗用品放置在放置槽内,从而减少医生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患者或医护人员因忙乱错拿错放药品。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马鞍式底座底面一侧设有滚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滚轮,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移动输液架,通过第一面板上的把手在移动过程中医护人员抬动把手,配合滚轮可控制输液架移动方向,方便医护人员使用,简单便捷。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与竖直方向平行且与所述第一面板相邻两侧设有扶手台,所述扶手台与所述药品盛放架卡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扶手台,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将扶手台调节到与患者胸腔同高的位置,目前很多疾病在就医时都需要患者将手放置与胸腔平齐的位置,来提高诊断效果,通过设置扶手台患者可将手放置在扶手台,从而减轻胳膊因长时间无支撑的酸痛麻木问题。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0]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架上的通孔和吊瓶存放器,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将吊瓶存放器放置在支撑架上的第一通孔内与之配合,吊瓶存放器可放置不同大小的输液瓶,从而对输液瓶实现固定的效果,降低针头的不适状况。
[002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旋转套、旋转杆以及挂钩,当医用的是输液袋时,把旋转杆拉伸到适当高度,扭动旋转杆到与吊瓶存放器相适应的位置,将输液袋悬挂在挂钩上,压缩旋转杆使输液袋置于吊瓶存放器内,从而降低输液袋的晃动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鞍式移动输液架,包括输液架本体(1)和马鞍式底座(3),所述输液架本体(1)和马鞍式底座(3)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架本体(1)远离所述马鞍式底座(3)一端设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和所述输液架本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2)上开设若干第一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4)设有吊瓶存放器(5),所述吊瓶存放器(5)贯穿所述第一通孔(4)且搭接于所述支撑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鞍式移动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在靠近所述吊瓶存放器(5)一端设有旋转套(6),所述旋转套(6)与所述支撑架(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套(6)与所述吊瓶存放器(5)设有一定距离,所述旋转套(6)上设有旋转杆(7),所述旋转杆(7)与所述旋转套(6)套接,且所述旋转杆(7)可沿所述旋转套(6)的轴线方向滑动,所述旋转杆(7)远离所述旋转套(6)一端设有挂钩(8),所述挂钩(8)与所述旋转杆(7)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鞍式移动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架本体(1)上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套(9),另设有螺栓(20),所述螺栓(20)贯穿所述滑套(9)一侧的侧壁且抵接于所述输液架本体(1),所述螺栓(20)与所述滑套(9)螺纹连接,所述滑套(9)在所述马鞍式底座(3)和所述支撑架(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马鞍式移动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9)外表面设有第一夹持臂(10),所述第一夹持臂(10)与所述滑套(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10)远离所述滑套(9)一端设有第一夹持块(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三平马博乔格拉森
申请(专利权)人:卜三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