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结构的碲化铋锑/石墨烯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0355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结构的碲化铋锑/石墨烯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得,该材料具有三明治层状堆叠结构,是在石墨烯层间修饰有B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结构的碲化铋锑/石墨烯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结构的碲化铋锑/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属于碳基纳米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锂资源的日益萎缩和价格增长,已严重制约能源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一种新型储能系统作为替代。钾离子电池(PIBs)以其更丰富的储量、低廉的价格以及与锂相近的理化性质和标准电势备受青睐,然而,K
+
过大的尺寸却极易导致电极动力学迟缓和体积膨胀加剧,造成PIBs寿命和倍率性过差,难以满足市场要求。因此,开发高动力学和稳定特性的新型PIBs电极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Bi
0.4
Sb
1.6
Te3作为一种原子级二维层状类石墨烯结构材料,相比于传统过渡金属基电极,其储钾比容量更高(~385/666mAhg
–1基于合金化反应K3Bi和K3Sb)、晶面间距更大、价格更低廉且无毒性。不仅如此,其较高的充放电平台可以避免K枝晶形成,相比于传统石墨电极又更具安全性,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实用性更高。但是,Bi
0.4
Sb
1.6
Te3作为PIBs负极依然受限于体积膨胀、可溶性中间体穿梭以及大尺寸K
+
所带来的动力学和稳定性难题。因此,通过材料的进一步改性提高Bi
0.4
Sb
1.6
Te3负极材料的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实现高性能钾离子电池具有重要意义。r/>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结构新颖且具有高稳定性结构的碲化铋锑/石墨烯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钾离子电池的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结构的碲化铋锑/石墨烯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具有三明治层状结构,是在石墨烯层间修饰有Bi
0.4
Sb
1.6
Te3纳米颗粒。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高稳定性结构的碲化铋锑/石墨烯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07]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超声分散均匀,然后加入BiCl3的硝酸溶液、SbCl3及酒石酸并搅拌至溶解,再加入Na2TeO3、氨水和水合肼并继续搅拌2~5h,获得混合反应液;
[0008]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反应液倒入反应釜中,180℃反应5~7h,然后离心收集反应沉淀物,再经洗涤、真空干燥,即获得碲化铋锑/石墨烯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0009]作为优选,步骤1中,氧化石墨烯、BiCl3、SbCl3、酒石酸、Na2TeO3、氨水和水合肼的用量比为7.5~12.5mg:5~7mg:17~19mg:0.3~0.5g:31~34mg:17~22mL:8~10mL。
[0010]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1.5~2.5mg mL
–1。
[0011]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BiCl3的硝酸溶液是按如下方法获得:称取5~6.5mg的BiCl3溶解于40~50μL质量分数为68%的浓HNO3中。
[0012]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60~80℃、干燥时间为12~24h。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4]本专利技术的高性能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一步水热的方法制备获得,方法简单快捷,所得产物具有明显的三明治层状堆叠结构,该碲化双金属复合石墨烯结构能够有效增强Bi
0.4
Sb
1.6
Te3的电导率并抑制其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形变,使得Bi
0.4
Sb
1.6
Te3/石墨烯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钾离子存储比容量、大电流充放电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得Bi
0.4
Sb
1.6
Te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SEM照片;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得Bi
0.4
Sb
1.6
Te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TEM照片(图2(a))及HRTEM照片(图2(b));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作为对比的Bi
0.4
Sb
1.6
Te3材料的SEM照片(图3(a))及HRTEM照片(图3(b));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得Bi
0.4
Sb
1.6
Te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谱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得Bi
0.4
Sb
1.6
Te3/石墨烯复合材料与Bi
0.4
Sb
1.6
Te3材料的热重曲线对比;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得Bi
0.4
Sb
1.6
Te3/石墨烯复合材料与Bi
0.4
Sb
1.6
Te3材料的电池倍率性能对比;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得Bi
0.4
Sb
1.6
Te3/石墨烯复合材料与Bi
0.4
Sb
1.6
Te3材料的电池循环性能对比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得Bi
0.4
Sb
1.6
Te3/石墨烯复合材料与Bi
0.4
Sb
1.6
Te3材料在1A g
–1大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所做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案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只要不偏离专利技术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5]下列实施例中所用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0026]下述实施例中的钾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均由新威NEWARE电池测试系统完成(测试电压0.01V

3.0V vs.K
+
/K)。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具有高稳定性结构的Bi
0.4
Sb
1.6
Te3/石墨烯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0029]步骤1、称取6.3mg的BiCl3溶解于40μL质量分数为68%的浓HNO3中,获得BiCl3的硝酸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结构的碲化铋锑/石墨烯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三明治层状堆叠结构,是在石墨烯层间修饰有Bi
0.4
Sb
1.6
Te3纳米颗粒。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碲化铋锑/石墨烯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超声分散均匀,然后加入BiCl3的硝酸溶液、SbCl3及酒石酸并搅拌至溶解,再加入Na2TeO3、氨水和水合肼并继续搅拌2~5h,获得混合反应液;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反应液倒入反应釜中,180℃反应5~7h,然后离心收集反应沉淀物,再经洗涤、真空干燥,即获得碲化铋锑/石墨烯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海张双桂张朝峰王睿许玉玲李浩马全伟陈琪刘阿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