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封罐机自动落盖装置的低位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0307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封罐机自动落盖装置的低位提升装置,底座右侧通过第一支撑架设置有V形导轨,底座上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导轨,第一支架导轨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架导轨,第二支架导轨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电机座,电机座上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传动连接有减速机,第一支架导轨上设置有若干根输送带,减速机通过皮带与输送带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盖的放置、能够大批量放置且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良好的实用性。良好的实用性。

A low position lift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cover falling device of can sea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封罐机自动落盖装置的低位提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轻工机械
,具体的说一种用于封罐机自动落盖装置的低位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封罐机封罐子口的机械,一般通俗归纳为:铁罐,纸罐,铝罐,压力罐等,由于盖子的不同也分为易拉罐、马口铁罐等,按形状分为圆罐,方形罐,易拉罐等,从以上所述,封罐机的种类便由于盖子的种类而出现许多类型,一般可分为:通用型封罐机,方形封罐机,异形封罐机等,随着食品、制药、日化行等行业对于保质期的要求增加而出现了真空封罐机,真空充氮封罐机等,按照自动化程度的不同,封罐机亦分为半自动封罐机,全自动封罐机。
[0003]罐子经自动落盖器进行上盖,目前市场上的易拉罐封装机的下盖装置多采用支架下盖,采用重力下盖的方式,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通常落盖器上方放置一小批盖,采用小批量放盖的方式,每小批盖落完后要人工放盖,不仅封装速度受到限制,而且人员不能离开机器,要随时观察盖子的有无情况,放置支架为竖直状,在往支架放置盖时需要校准,且工作台的高度较高,在放置时需要高举盖,费时费力,且盖多为散装,在放置时不容易放置。
[0004]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方便盖的放置、能够大批量放置且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的一种用于封罐机自动落盖装置的低位提升装置,正是专利技术人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封罐机自动落盖装置的低位提升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封罐机自动落盖装置的低位提升装置,包括底座、V形导轨、第一支架导轨、第二支架导轨、阻尼装置、电机座、电机、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所述底座右侧通过第一支撑架设置有V形导轨,所述底座上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导轨,所述第一支架导轨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架导轨,所述第二支架导轨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有减速机,所述第一支架导轨上设置有若干根输送带,所述减速机通过皮带与输送带传动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架导轨为三根金属圆柱对称排列组成V形而成且形成的内角为108度,所述第一支架导轨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底座平行,所述第二部分向左上方弯折且弯折角度为30至45度。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架导轨为五根金属圆柱排列组成五边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架导轨包括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为圆弧过渡状且可以任意方向弯曲,所述第四部分与底座垂直,所述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部分下侧通过皮带轮固定设置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为两根O型运输带,两根O型运输带分别固定在第一部分的下方两侧。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部分下侧通过皮带轮固定设置有第二输送带且第二运输带与第二部分平行,所述第二输送带为两根O型运输带,两根O型运输带分别固定在第二部分的下方两侧。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部分上侧通过皮带轮固定设置有第三输送带且第三运输带与第二部分平行,所述第三输送带为两根O型运输带,两根O型运输带分别固定在第二部分的上方两侧。
[0012]进一步,所述V行导轨的倾斜角为10至30度。
[0013]进一步,所述第四部分上固定设置有阻尼装置。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V形导轨,直接将盖排列放置到V形导轨上即可,不需要校准,方便操作人员放置盖,且V形轨道低位设置,极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在放置过程中的操作时间。
[0016]2.本技术放置盖的轨道较长,能够同时放置大批量的盖,无需一直盯着操作机器,极大的解放了操作人员的时间。
[0017]3.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易推广,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V形导轨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支架导轨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底座1;V形导轨2;第一支架导轨3;第二支架导轨4;阻尼装置5;电机座6;电机7;第一支撑架8;第二支撑架9;第一输送带11;第二输送带12;第三输送带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4]参见图1至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V形导轨2示意图、支架导轨示意图,包括底座1、V形导轨2、第一支架导轨3、第二支架导轨4、阻尼装置5、电机座6、电机7、第一支撑架8、第二支撑架9、第一输送带11、第二输送带12、第三输送带13,底座1右侧通过第一支撑架8设置有V形导轨2,底座1上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导轨3,第一支架导轨3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架导轨4,第二支架导轨4通过第二支撑架9固定,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电机座6,电机座6上固定设置有电机7,电机7传动连接有减速机,第一支架导轨3上设置有若干根输送带,减速机通过皮带与输送带传动连接。
[0025]第一支架导轨3为三根金属圆柱对称排列组成V形而成且形成的内角为108度,第一支架导轨3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底座1平行,第二部分向左上方弯折且弯折角度为30至45度,第二支架导轨4为五根金属圆柱排列组成五边形结构,第二支架导轨4
包括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三部分为圆弧过渡状且可以任意方向弯曲,第四部分与底座1垂直,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固定连接,第一部分下侧通过皮带轮固定设置有第一输送带11,第一输送带11为两根O型运输带,两根O型运输带分别固定在第一部分的下方两侧,第二部分下侧通过皮带轮固定设置有第二输送带12且第二运输带与第二部分平行,第二输送带12为两根O型运输带,两根O型运输带分别固定在第二部分的下方两侧,第二部分上侧通过皮带轮固定设置有第三输送带13且第三运输带与第二部分平行,第三输送带13为两根O型运输带,两根O型运输带分别固定在第二部分的上方两侧,V行导轨的倾斜角为10至30度,第四部分上固定设置有阻尼装置5。
[0026]在使用本技术时,启动电机7,操作人员将盖排列放置到V形导轨2上,盖在重力的作用下划向第一支架导轨3,通过第一输送带11将盖输送到第一导轨支架的第二部分,通过第二输送带12、第三输送带13将盖抬高输送第二导轨支架内,经第二导轨支架输送至自动落盖装置的上方,第二导轨支架的第四部分中间位置设置的阻尼装置5能够阻挡盖下落的速度,第四部分通过法兰盘与自动落盖装置固定连接进行放盖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封罐机自动落盖装置的低位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V形导轨、第一支架导轨、第二支架导轨、阻尼装置、电机座、电机、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所述底座右侧通过第一支撑架设置有V形导轨,所述底座上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导轨,所述第一支架导轨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架导轨,所述第二支架导轨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有减速机,所述第一支架导轨上设置有若干根输送带,所述减速机通过皮带与输送带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封罐机自动落盖装置的低位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导轨为三根金属圆柱对称排列组成V形而成且形成的内角为108度,所述第一支架导轨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底座平行,所述第二部分向左上方弯折且弯折角度为30至4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封罐机自动落盖装置的低位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导轨为五根金属圆柱排列组成五边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架导轨包括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为圆弧过渡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平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圣亚印铁制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