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制备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994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制备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钢筋骨架设计;钢筋骨架制作;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桩体离心成型及蒸汽养护;脱模作业及质量检查;其中,混凝土浇筑操作包括:接收浇筑指令;响应于浇筑指令,获取填料机与模具的对齐方式,对齐方式包括模具水平放置,填料机的出料口循环对准模具的中央浇筑孔、两边浇筑孔;发送对齐方式,对齐方式用于指示填料机和模具按照对齐方式对齐并执行浇筑操作。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该方法提高了混凝土桩基础密度的均匀性,提高桩基础承载力。提高桩基础承载力。提高桩基础承载力。

Prepa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 pile foundation for transmission line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制备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构件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制备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桩基础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比如,在建设输电线路杆塔、房屋或桥梁时均需要混凝土桩基础。混凝土桩基础制备的重要环节就是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
[0003]目前,一般通过如下方法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将模具竖立放置,使用填料机向模具内填充混凝土。这样混凝土就会从低到高沉积在模具内,将模具填充满。
[0004]由上述浇筑过程可知,混凝土是从低到高慢慢沉积的,这样容易出现低处密度高,高处密度小的密度一致性较差的情况,密度一致差会影响混凝土的承受力的大小,严重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桩折断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存在密度一致性差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制备方法,能够提高混凝土密度的一致性,提高混凝土的承载力。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7]接收浇筑指令;
[0008]响应于浇筑指令,获取填料机与模具的对齐方式,对齐方式包括模具水平放置,填料机的出料口循环对准模具的中央浇筑孔、两边浇筑孔;
[0009]发送对齐方式,对齐方式用于指示填料机和模具按照对齐方式对齐并执行浇筑操作。
[0010]可选地,填料机连接有第一牵引装置,则发送对齐方式包括:
[0011]向第一牵引装置发送对齐方式,以使第一牵引装置牵引填料机移动,至使填料机的出料口与对齐方式中指示的浇筑孔对齐。
[0012]可选地,模具连接有第二牵引装置,发送对齐方式包括:
[0013]向第二牵引装置发送对齐方式,以使第二牵引装置牵引模具移动,至使对齐方式中指示的浇筑孔与填料口对齐。
[0014]可选地,模具的浇筑孔沿模具的轴向均匀设置。
[0015]可选地,浇筑操作由填料机执行,则执行浇筑操作包括:
[0016]获取混凝土浇筑重量值;
[0017]在每次按照对齐方式对齐后,按照浇筑重量值向浇筑孔浇筑混凝土。
[0018]可选地,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20

30份、水100

150份、外加剂10

20份、掺合料110

130份、砂600

700份、碎石1000

1100份。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制
备装置,装置包括:
[0020]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浇筑指令;
[0021]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浇筑指令,获取填料机与模具的对齐方式,对齐方式包括模具水平放置,填料机的出料口循环对准模具的中央浇筑孔、两边浇筑孔;
[0022]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对齐方式,对齐方式用于指示填料机和模具按照对齐方式对齐并执行浇筑操作。
[0023]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0024]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
[0025]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者多个程序;
[0026]当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0027]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0028]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制备系统,该浇筑系统包括:终端、填料机、模具和牵引装置;
[0029]终端用于接收浇筑指令;并响应于浇筑指令,获取填料机与模具的对齐方式,对齐方式包括模具水平放置,填料机的出料口循环对准模具的中央浇筑孔、两边浇筑孔;发送对齐方式,对齐方式用于指示填料机和模具按照对齐方式对齐并执行浇筑操作;
[0030]牵引装置用于在接收到对齐方式后,牵引填料机或模具移动,以使填料机的出料口与模具的浇筑孔按照对齐方式对齐;
[0031]填料机用于在接收到填料指令后,向模具的浇筑孔浇筑混凝土;
[0032]模具用于接收所述混凝土并对所述混凝土成型。
[003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的制备方法,填料机的出料口循环对准模具的中央浇筑孔、两边浇筑孔;发送对齐方式,对齐方式用于指示填料机和模具按照对齐方式对齐并执行浇筑操作。这样相较于现有技术从一边向另一边浇筑,本申请可将多次制备的混凝土混合在桩基础的不同位置,这样在执行离心操作之后,容易减少密度不一致的情况,减少断点的情况,提高混凝土桩基础的质量,进而提高桩基础承载力。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法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35]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制备方法流程图;
[0036]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制备过程中有关混凝土桩基础浇筑方法实施环境架构图;
[0037]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混凝土桩基础浇筑方法流程图;
[0038]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混凝土桩基础浇筑装置框图;
[0039]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混凝土桩基础浇筑系统框图;
[0040]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0042]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混凝土桩基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相关内容,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申请相关的部分。
[004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45]本申请中提及的混凝土桩基础浇筑是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的制备中涉及的有关步骤,因此,在介绍图2所示的混凝土桩基础浇筑方法实施环境架构图之前,首先介绍一下输电线路杆塔用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的制备的简要步骤,参考图1并结合图7,其主要步骤如下:
[0046]步骤101、钢筋骨架设计
[0047]根据实际工况要求,完成桩基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钢筋骨架设计信息,所述设计信息包括非预应力主筋信息和预应力主筋信息;生成钢筋骨架制作指令,以响应于所述钢筋骨架制作指令根据所述非预应力主筋信息和预应力主筋信息制作钢筋骨架;发送混凝土浇筑指令,以响应于所述浇筑指令将所述钢筋骨架放置在模具内,并基于所述模具执行混凝土浇筑操作;发送预应力张拉指令,以根据所述预应力张拉指令对执行完浇筑操作的钢筋骨架执行预应力张拉操作;发送桩体离心成型及蒸汽养护指令,以根据所述指令将所述执行完张拉操作的钢筋骨架进行离心成型及蒸汽养护操作;发送脱模作业及质量检查指令,以根据所述指令执行脱模作业及质量检查操作;其中,所述混凝土浇筑操作包括:接收浇筑指令;响应于所述浇筑指令,获取填料机与模具的对齐方式,所述对齐方式包括所述模具水平放置,所述填料机的出料口循环对准所述模具的中央浇筑孔、两边浇筑孔;发送所述对齐方式,所述对齐方式用于指示所述填料机和所述模具按照所述对齐方式对齐并执行浇筑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机连接有第一牵引装置,则所述发送所述对齐方式包括:向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发送所述对齐方式,以使所述第一牵引装置牵引所述填料机移动,至使所述填料机的出料口与所述对齐方式中指示的浇筑孔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连接有第二牵引装置,所述发送所述对齐方式包括:向第二牵引装置发送所述对齐方式,以使所述第二牵引装置牵引所述模具移动,至使所述对齐方式中指示的浇筑孔与所述填料口对齐。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浇筑孔沿所述模具的轴向均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输电线路杆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操作由所述填料机执行,则所述执行浇筑操作包括:获取混凝土浇筑重量值;在每次按照所述对齐方式对齐后,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新杨原杨静李首军樊永华孙以伶靳宇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利元管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