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碲纳米片的二维范德华双极型晶体管及其构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碲纳米片的二维范德华双极型晶体管及其构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器件集成度的不断增大,双极型晶体管(BJTs)在大型计算机的高速数字集成电路、精确模拟电路和无线电通讯的放大电路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然而基于传统半导体(Si、Ge)的BJTs需要复杂的制造工艺,比如需要利用高能离子注入掺杂获得较高的载流子浓度,在原子尺度上控制界面和厚度等。随着器件的不断微缩,晶格不匹配、位错缺陷、互扩散以及交叉污染等问题越来越显著,因此很难在保证BJTs性能的前提下将传统半导体材料无限减薄。
[0003]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等二维无机半导体材料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可通过机械剥离得到不同的厚度,是BJTs理想的基极材料。基于二维材料的范德华异质结可以通过偏压调控界面势垒控制载流子(空穴)从基极向发射极注入,从而实现双极型晶体管的高电流放大。目前基于二维材料的BJTs器件还比较少,电流放大倍数以及器件设计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Liu等人构筑的二维MoS2/WSe2/MoS
2 NPN型BJTs共发射极电流增益(β)为12(Adv.Funct.Mater.2019,1807893),但是由于WSe2具有双极性电输运(空穴和电子都参与导电)的特点,并不是完美的二维p型半导体材料,二极管整流效果并不是很好,导致BJTs性能较差;Sikandar等人利用二维BP/MoS2/BP异质结构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碲纳米片的二维范德华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同厚度的二维p型碲纳米片、二维n型半导体材料、电极及目标衬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碲纳米片的二维范德华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厚度的二维p型碲纳米片包括水热法制备的厚层碲纳米片和薄层碲纳米片,所述厚层碲纳米片厚度为30
‑
50nm,所述薄层碲纳米片厚度为5
‑
1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碲纳米片的二维范德华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n型半导体材料为多数载流子为电子的二维半导体,厚度为0.65
‑
10n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碲纳米片的二维范德华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金属电极,数量为三个,分别沉积在厚层碲纳米片表面、薄层碲纳米片表面以及二维n型半导体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碲纳米片的二维范德华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衬底包括绝缘硅衬底、蓝宝石衬底或柔性衬底。6.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碲纳米片的二维范德华双极型晶体管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洁净的目标衬底裁切成所需大小,备用;S2:利用水热法合成不同厚度的p型碲纳米片,所述不同厚度的p型碲纳米片包括薄层碲纳米片和厚层碲纳米片,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或机械剥离法制备二维n型半导体材料;S3:将S2中的薄层碲纳米片及二维n型半导体材料转移到S1裁切好的目标衬底上;S4:将薄层碲纳米片及二维n型半导体材料表面涂覆有机胶,烘干备用;S5:选取S2中厚层碲纳米片转移到目标衬底上,做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S6:将S4中涂覆有有机胶的二维n型半导体材料转移到S5中的碲纳米片上,去胶,做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碲纳米片与二维n型半导体形成发射结;S7:将S4中涂覆有有机胶的薄层碲纳米片转移到S6中的发射结上,并去胶,作为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得到基于厚层碲纳米片/二维n型半导体材料/薄层碲纳米片的二维范德华异质结;S8:在S7中样品上涂覆PMMA,烘干,利用电子束曝光在三层材料中分别曝出三个沟道,并利用热蒸镀沉积金属电极,得到基于碲纳米片的二维范德华双极型晶体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碲纳米片的二维范德华双极型晶体管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的具体方法包括:在薄层碲纳米片及机械剥离法得到的二维n型半导体表面旋涂一层PPC,在60
‑
90℃的热板上烘干10
‑
50s;在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的二维n型半导体表面旋涂一层PMMA,在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于慧慧,张铮,高丽,张先坤,洪孟羽,曾浩然,柳柏杉,肖建坤,汤文辉,李瑞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