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底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97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底锅,包括有锅体4、与锅体4一体的锅体底1和与锅体底1复合的复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底2上设有通孔,在复底背面5通孔的上沿形成有复底凸圈3。(*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尤其是一种复合底锅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的复合底锅通常是采用不同材料制成复合包底结构,也有在复合包底的侧壁部位设置若干凹窝以增加不同材料之间的附着力,但是前者往往外包底开裂,后者加工复杂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普通复底锅锅底易开裂的缺点,提供一种能提高复合锅底两层金属附着力的复合底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锅体、与锅体一体的锅体底和与锅体底复合的复底,所述的复底上设有通孔,在复底背面通孔的上沿形成有复底凸圈。所述的复底凸圈内通孔a为3~5毫米,高度a为1.3~1.8毫米,夹角α为6~15度。所述的复底背面的复底凸圈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复底背面的最内圈直径为26-30毫米,设有6-8个复底凸圈,与其相邻的外圈的直径比内圈多10毫米,复底凸圈则增加6个。所述的锅体底材料为铝或铝合金,所述的复底材料为高硬度不锈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显著提高锅的热传导效率,并且适合多种炉具;由于采用复底凸圈,可以增加锅体底和复底之间的附着力,防止锅体底与复底剥离,它克服了普通复底锅易开裂的缺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图2的C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B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压合前的锅体底纵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压合前的复底凸圈纵剖面图。图中1.锅体底;2.复底;3.复底凸圈;4.锅体;5.复底背面。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复底2上均布有若干个圆形的通孔,在复底背面5圆形通孔的上沿形成有复底凸圈3,其中复底凸圈3的内孔a为3~5毫米,高度b为1.3~1.8毫米,复底凸圈3的外壁延伸形成锥角α,一般情况下α为6~15度。复底凸圈3在复底的分布特征为复底凸圈3沿Φ1、Φ2、Φ3……Φn圆周均匀分布,复底凸圈3沿Φ1圆周分布的数量为M1、沿Φ2圆周分布的数量为M2、沿Φ3圆周分布的数量为M3……沿Φn圆周分布的数量为Mn个。Φ1直径为26~30毫米,M1为6~8个;Φ2直径等于Φ1加10毫米,M2等于M1加6个;Φ3直径等于Φ2加10毫米,M3等于M2加6个;Φn直径等于Φ(n-1)加10毫米,Mn等于M(n-1)加6个。通常情况下,锅体底1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复底2材料为高硬度不锈钢,这样复底2的材料比锅体底1的材料坚硬,锅体底1预热到250(℃)摄氏度左右,在一千吨压力下压合,使复底背面5上的复底凸圈3从锅体底1底部压入锅体底1,这样复底2通过复底背面5上的复底凸圈3与锅体底1连接为一体形成本技术的复合锅底。锅体4与复底2之间为压合复合面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底锅,包括有锅体4、与锅体4一体的锅体底1和与锅体底1复合的复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底2上设有通孔,在复底背面5通孔的上沿形成有复底凸圈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底凸圈3内通孔a为3~5毫米,高度a为1.3~1.8毫米,夹角α为6~1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底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辉蒋卫忠
申请(专利权)人:金双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