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置式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973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置式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柱、安装板和电控盒,所述反应柱内设有灯管,所述反应柱内还设置有纳米复合材料单元,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单元罩设与灯管外,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灯孔,所述灯管一端穿设在灯孔内并一端穿设进电控盒内,所述电控盒内设有与灯管电连接的电控单元,所述反应柱与安装板中心轴线偏置设置,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若干所述定位孔沿灯孔圆周阵列设置,所述反应柱朝向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反应柱和安装板的定位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体积较小并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并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并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A biased nano photocatalytic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置式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偏置式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性也随之提高。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家庭及公共场所经常会采用专门的空气净化设备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以提高空气质量。
[0003]净化模块的净化原理,通过具有特定波段的紫外灯管,照射在光催化层上,产生光催化反应,瞬间产生出高浓度的氢氧自由基、过氧化氢、负氧离子及负离子等高级杀菌离子气团,通过这些高级氧化粒子的氧化性和离子性快速分解化学有害气体及异味,沉降悬浮颗粒物,杀死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污染物。
[0004]目前净化器在使用过程中,净化器内部的净化装置体积较大,并且整体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置式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体积较小,并具有良好净化的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偏置式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柱、安装板和电控盒,所述反应柱内设有灯管,所述反应柱内还设置有纳米复合材料单元,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单元罩设与灯管外,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灯孔,所述灯管一端穿设在灯孔内并一端穿设进电控盒内,所述电控盒内设有与灯管电连接的电控单元,所述反应柱与安装板中心轴线偏置设置。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孔处设置有定位弹性件,所述定位弹性件套设在灯管穿设至灯孔一端外。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柱外壁开设有若干通风口,若干所述通风口沿反应柱高度方向阵列设置并沿反应柱轴线圆周阵列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若干所述定位孔沿灯孔圆周阵列设置,所述反应柱朝向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反应柱和安装板的定位片,所述定位片厚度小于定位孔的宽度。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片包括固定部和防脱部,所述固定部一侧与反应柱连接,所述防脱部与固定部背离反应柱的一侧连接,所述固定部的高度与定位孔深度一致,所述反应柱与安装板固定时,所述防脱部旋转至与定位孔交错设置。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柱为一体成型,所述反应柱朝向安装板的一侧为开口状。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控盒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控单元的限位件。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控盒侧壁开设有导线口,所述导线口处穿设有与电控单元电连接的导线,所述导线口处设置有用于锁紧导线的锁线衬套。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接地导体,所述接地导体与导线之间连接有接地线。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控盒侧壁还开设有开关口和指示孔,所述开关口处设有与电控单元电连接的控制开关,所述指示孔内设有指示灯。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依次设置的反应柱、安装板和电控盒组成整体装置,缩小了整体装置的体积,灯管配合纳米复合材料单元来提高净化的效果,提高整体的净化效率,整体净化装置体积较小,从而方便安装,并且反应柱的位置可以根据安装位置的需求进行变动偏置中心线的位置,从而达到适应方便不同安装位置的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体现整体装置的爆炸图;
[0019]图2为图1中的A部局部放大图;
[0020]图3为图1中的B部局部放大图。
[0021]附图标记:1、反应柱;11、通风口;2、安装板;21、灯孔;22、定位弹性件;23、定位孔;24、接地导体;3、电控盒;31、限位件;32、限位卡口;33、导线口;34、开关口;35、指示孔;36、控制开关;37、指示灯;4、灯管;5、纳米复合材料单元;6、定位片;61、固定部;62、防脱部;7、导线;8、锁线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3]参考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偏置式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从上之下依次设置的反应柱1、安装板2和电控盒3,反应柱1与安装板2的中心轴线偏置设置,反应柱1为一体成型的圆柱形,并且反应柱1朝向安装板2的一端为开口状,反应柱1内设置有灯管4,灯管4为具有灭菌功能的紫外线灯,反应柱1内还设置有纳米复合材料单元5,纳米复合材料单元5由含有光催酶的活性炭发泡材料制成,纳米复合材料单元5罩设在灯管4外,电控盒3内设置有与灯管4电连接的电控单元,使得在电控单元的作用下能够控制灯管4的点亮,安装板2和电控盒3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0024]参考图1和图2,安装板2上开设有灯孔21,灯管4一端穿设在灯孔21内并穿设进电控盒3内,灯孔21处还设置有定位弹性件22,定位弹性件22套设在灯管4穿设至灯孔21的一端外,定位弹性件22为由橡胶材料制成的环形件,灯管4以紧配合的方式插设在定位弹性件22中,定位弹性件22与灯孔21之间以紧配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从而实现对灯管4的定位固定,反应柱1外开设有若干通风口11,若干通风口11沿反应柱1高度方向阵列设置并沿反应
柱1轴线圆周阵列,使得气流能够通过通风口11进行流动,并在灯管4和纳米复合材料单元5的作用下实现对气流进行净化处理。
[0025]参考图1和图2,安装板2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23,若干定位孔23沿灯孔21圆周阵列设置,定位孔23为劣弧形,反应柱1朝向安装板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反应柱1和安装板2的定位片6,定位片6的厚度小于定位孔23的宽度,使得定位片6能够通过定位孔23插设进电控盒3内;定位片6包括固定部61和防脱部62,固定部61一侧与反应柱1连接,防脱部62与固定部61背离反应柱1的一侧连接,固定部61的高度与定位孔23深度一致,使得在将固定部61插设进定位孔23内时,反应柱1连接定位片6的一端与安装板2抵触,固定部61位于定位孔23内,防脱部62位于电控盒3内,在将反应柱1与安装板2进行固定时,通过旋转防脱部62,使防脱部62与定位孔23错位设置,从而达到将反应柱1与安装板2进行定位固定的效果,使得反应柱1不易于安装板2分离。
[0026]参考图1和图3,电控盒3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控单元的限位件31,限位件31与电控盒3内壁固定,限位件31背离电控盒3内壁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卡口32,使得电控单元能够通过限位卡口32进行卡设固定,从而达到对电控单元进行固定的效果,电控盒3侧壁上开设有导线口33,导线口33处穿设有与电控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置式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柱(1)、安装板(2)和电控盒(3),所述反应柱(1)内设有灯管(4),所述反应柱(1)内还设置有纳米复合材料单元(5),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单元(5)罩设与灯管(4)外,所述安装板(2)上开设有灯孔(21),所述灯管(4)一端穿设在灯孔(21)内并一端穿设进电控盒(3)内,所述电控盒(3)内设有与灯管(4)电连接的电控单元,所述反应柱(1)与安装板(2)中心轴线偏置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置式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孔(21)处设置有定位弹性件(22),所述定位弹性件(22)套设在灯管(4)穿设至灯孔(21)一端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置式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柱(1)外壁开设有若干通风口(11),若干所述通风口(11)沿反应柱(1)高度方向阵列设置并沿反应柱(1)轴线圆周阵列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置式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23),若干所述定位孔(23)沿灯孔(21)圆周阵列设置,所述反应柱(1)朝向安装板(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反应柱(1)和安装板(2)的定位片(6),所述定位片(6)厚度小于定位孔(23)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偏置式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千秋张庭祥余立尧陈笑天陆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肯菲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