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热管及热管换热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971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除湿热管及热管换热除湿装置,包括:密封芯体,密封芯体为多层并排顺次连接的管组结构;每层管组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段,第二弯折段的平面分别与第一弯折段的平面和第三弯折段的平面形成预设角度;密封芯体通过端部的连通件将各个连通管路依次首尾连通以形成串联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消耗外部机械功和电功,完全是在热驱动下的自我震荡,能够克服工质的重力影响,扩大除湿热管使用场景,适应性更强。适应性更强。适应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热管及热管换热除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管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湿热管及热管换热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新风排风热回收、空气调节、烘干和气态有机质回收领域,为实现节能目的,已经开始使用盘管形式的热管技术进行能量的转移。如采用U型热管,在进风侧为U型热管的预冷器,中间为用于降温除湿的蒸发器,在蒸发器后为U型热管的再热器。热管可以将进风能量搬运至蒸发器后,在再热器进行能量释放,对空气进行升温。通过热管预冷可以降低所需制冷量,通过热管再热又减少了再热所需能量,因此总体节能量更大。
[0003]这些U形热管均采用铜管铝翅片形式热管。换热器材料一般为铜管,铝翅片,管内充注工质,利用工质的蒸发和冷凝进行热交换。常规铜管铝翅片热管通常采用直径12.7或15.88的铜管,耗铜量大,工质充注多,总成本高。同时由于结构限制,多做成一个整体,总重量大,不便于现场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湿热管,包括:密封芯体,所述密封芯体为多层并排顺次连接的管组结构,所述管组结构为U形;
[0005]每层管组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段,每层管组结构均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独立管组,每层管组结构的第一弯折段与下层管组结构的第一弯折段并排顺次连接,每层管组结构的第三弯折段与下层管组结构的第三弯折段并排顺次连接,以将匹配的独立管组连通形成连通管路,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平面和第三弯折段的平面形成预设角度;
[0006]所述密封芯体通过端部的连通件将各个连通管路依次首尾连通以形成串联管路。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第二弯折段之间通过第一过渡区段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第三弯折段之间通过第二过渡区段连接;
[0008]所述第一过渡区段和所述第二过度区段为圆弧过度或角度过渡。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通件包括:第一端部连通件和第二端部连通件;
[0010]所述密封芯体通过设置在两端的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和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将各个连通管路依次首尾连通以形成串联管路。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连通管路为奇数时,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与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相同;
[0012]对所述管组结构中的全部连通管路进行编号,依次为1至M,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设置在首层管组结构的一端,用于将编号为a和a+1的连通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设置在尾层管组结构的另一端,用于将编号为a和a

1的连通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其中,a为小于M的偶数。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或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包括:与编号为1的连通管
路的一端或编号为M的连通管路的另一端连通的可开启的第一充注口。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连接管路;
[0015]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编号为1的连通管路的一端和编号为M的连通管路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形成可开启的第二充注口。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连通管路为偶数时,对所述管组结构中的全部连通管路进行编号,依次为1至N,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设置在首层管组结构的一端,用于将编号为b和b+1的连通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设置在尾层管组结构的另一端,用于将编号为b和b

1的连通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其中,b为小于N的奇数。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包括:与编号为1和/或N的连通管路的一端连通的可开启的第三充注口。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连接管路;
[0019]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编号为1的连通管路的一端和编号为N的连通管路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上形成可开启的第四充注口。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横插翅片;
[0021]所述密封芯体包括: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
[0022]以所述密封芯体的一侧为第一换热段;以所述密封芯体的另一侧为第二换热段,其中,所述密封芯体的两侧均包括弧状结构;
[0023]所述横插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段和所述第一换热段处,用于扩大吸热或散热面积,所述第一换热段处的横插翅片与对应的第一换热段的夹角处于87
°
至93
°
,所述第二换热段处的横插翅片与对应的第二换热段的夹角处于87
°
至93
°

[0024]进一步地、还包括:工质,所述工质通过第一充注口、第二充注口、第三充注口或第四充注口充注至所述串联管路中。
[002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管换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冷器或蒸发器、如上述所述的除湿热管,所述除湿热管为多层并排顺次连接的管组结构,所述管组结构为U形;
[0026]每层管组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段,所述表冷器或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三弯折段之间,所述表冷器或所述蒸发器内设置有循环降温管路。
[0027]进一步地、所述除湿热管的开口朝下。
[002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具备以下技术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除湿热管及热管换热除湿装置包括:密封芯体,所述密封芯体为多层并排顺次连接的管组结构,管组结构为U形;每层管组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段,每层管组结构的第一弯折段与下层管组结构的第一弯折段并排顺次连接,每层管组结构的第三弯折段与下层管组结构的第三弯折段并排顺次连接,第二弯折段的平面分别与第一弯折段的平面和第三弯折段的平面形成预设角度;每层管组结构均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独立管组,密封芯体通过端部的连通件将各个独立管组依次首尾连通以形成串联管路。在第一弯折段,工质吸热产生气泡,迅速膨胀和升压,推动工质流向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段,由于第三弯折段是相对第一弯折段温度低。第三弯折段出气泡冷却收缩并破裂,压力下降,由于两端间存在压差以及相邻管之间存在的压力不平衡,使
得工质在每层管组结构之间振荡流动,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在整个过程中,无需消耗外部机械功和电功,完全是在热驱动下的自我震荡,能够克服工质的重力影响,适应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3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除湿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除湿热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芯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芯体,所述密封芯体为多层并排顺次连接的管组结构;每层管组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段,每层管组结构均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独立管组,每层管组结构的第一弯折段与下层管组结构的第一弯折段并排顺次连接,每层管组结构的第三弯折段与下层管组结构的第三弯折段并排顺次连接,以将匹配的独立管组连通形成连通管路,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平面和第三弯折段的平面形成预设角度;所述密封芯体通过端部的连通件将各个连通管路依次首尾连通以形成串联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第二弯折段之间通过第一过渡区段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第三弯折段之间通过第二过渡区段连接;所述第一过渡区段和所述第二过度区段为圆弧过度或角度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包括:第一端部连通件和第二端部连通件;所述密封芯体通过设置在两端的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和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将各个连通管路依次首尾连通以形成串联管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通管路为奇数时,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与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相同;对所述管组结构中的全部连通管路进行编号,依次为1至M,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设置在首层管组结构的一端,用于将编号为a和a+1的连通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设置在尾层管组结构的另一端,用于将编号为a和a

1的连通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其中,a为小于M的偶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连通件或所述第二端部连通件包括:与编号为1的连通管路的一端或编号为M的连通管路的另一端连通的可开启的第一充注口。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热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管路;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编号为1的连通管路的一端和编号为M的连通管路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形成可开启的第二充注口。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通管路为偶数时,对所述管组结构中的全部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珂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领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