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蠕变性耐高温铸造铝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952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50
一种抗蠕变性耐高温铸造铝合金,属于铝合金制造领域,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的物质组成:5.0

A cast aluminum alloy with creep resistance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蠕变性耐高温铸造铝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制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蠕变耐高温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
[0003]目前已有的车用耐热铝合金主要有Al

Mg

RE、Al

Mg

Si

RE、Al

Mg

Sr、Al

Mg

Sn、和Al

Zn

Mg

Sn等耐热铝合金。铝合金的析出相延基体的棱柱面析出,能够有效阻碍位错的基面滑移,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但是现有的耐热铝合金的析出相在高温时会迅速长大,所以此铝合金在高温条件下的抗蠕变性能会急剧下降,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蠕变性耐高温铸造铝合金,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铝合金在高温条件下的抗蠕变性能会急剧下降,影响使用的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抗蠕变性耐高温铸造铝合金,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5.0

8.0%的Zn,2.5

3.5%的Mg,2.0

3.0%的Hf,0.3

0.6%的Sc和0.2

0.5%的Zr,余量为Al和杂质。
[0007]进一步,所述的杂质包括Fe、Ni、Cu。
[0008]进一步,所述的杂质质量小于总质量的0.15%。
[0009]进一步,所述的Hf、Sc与Zr的质量分别记为中间合金Al

Hf、Al

Sc与Al

Zr,三者质量分别为Hf、Sc与Zr的质量。
[0010]进一步,一种抗蠕变性耐高温铸造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1)准确称量铝、锌、镁和中间合金Al

Hf、Al

Sc与Al

Zr,送入预热釜中进行预热;
[0012](2)将铝送入熔融釜中进行融化,融化完成后升温至700℃,加入锌、镁,当熔体温度达到720℃

780℃时加入中间合金Al

Hf、Al

Sc与Al

Zr;
[0013](3)搅拌3分钟使其充分熔化,再升温至790℃,保温25分钟后降温,精炼6分钟后静置30分钟;
[0014]4)冷却,去除表面浮渣,进行浇铸得铝合金。
[0015]进一步,所述的铝、锌、镁的纯度为99.9%以上,所述的中间合金Al

Hf、Al

Sc与Al

Zr的纯度为99.5%以上。
[0016]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中的预热釜的预加热温度为120

150℃。
[0017]进一步,所述的步骤(4)中的铝合金熔融物降温至730

760℃。
[0018]进一步,所述的步骤(4)中浇铸时将模具预热至200

300℃。
[0019]进一步,所述的铝为工业纯铝,所述的镁为工业纯镁,所述的锌为工业纯锌。
[002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Hf或Sc元素的加入可产生延棱柱面生长的析出相,提高了合金的抗蠕变性能,Zn的加入一方面能够起到钉扎晶界的作用,另一方面Zn与Hf和Sc共同作用可形成大量长周期有序堆垛结构,能够阻碍位错的基面滑移,强化基体,进一步提高了合金的高温抗蠕变性能,另外,加入Zr作为晶粒细化剂可显著细化晶粒,提高合金的屈服强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表示实施例1所述合金的金相图;
[0022]图2表示实施例2所述合金的金相图;
[0023]图3表示实施例3所述合金的金相图;
[0024]图4表示实施例4所述合金的金相图;
[0025]图5表示对比实施例所述合金的金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本方案中公开了一种抗蠕变性耐高温铸造铝合金,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5.0

8.0%的Zn,2.5

3.5%的Mg,2.0

3.0%的Hf,0.3

0.6%的Sc和0.2

0.5%的Zr,余量为Al和杂质。本实施例中,杂质包括Fe、Ni、Cu;杂质质量小于总质量的0.15%。在本方案中,Hf、Sc与Zr的质量分别记为中间合金Al

Hf、Al

Sc与Al

Zr,三者质量分别为Hf、Sc与Zr的质量。
[0028]本方案中,制备抗蠕变性耐高温铸造铝合金如下实施例和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
[0029]实施例1
[0030]步骤一:按照5.0%的Zn,2.5%的Mg,2.0%的Hf,0.3%的Sc,和0.2%的Zr,余量为Al的质量百分比准确称量铝、锌、镁和中间合金Al

Hf、Al

Sc与Al

Zr,送入预热釜中进行预热;
[0031]步骤二:将铝送入熔融釜中进行融化,融化完成后升温至700℃,加入锌、镁,当熔体温度达到720℃时加入中间合金Al

Hf、Al

Sc与Al

Zr;
[0032]步骤三:搅拌3分钟使其充分熔化,再升温至790℃,保温25分钟后降温,精炼6分钟后静置30分钟;
[0033]步骤四:冷却,去除表面浮渣,进行浇铸得铝合金。
[0034]实施例2
[0035]步骤一:按照6.0%的Zn,2.8%的Mg,2.2%的Hf,0.4%的Sc,和0.3%的Zr,余量为Al的质量百分比准确称量铝、锌、镁和中间合金Al

Hf、Al

Sc与Al

Zr,送入预热釜中进行预热;
[0036]步骤二:将铝送入熔融釜中进行融化,融化完成后升温至700℃,加入锌、镁,当熔体温度达到720℃时加入中间合金Al

Hf、Al

Sc与Al

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蠕变性耐高温铸造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5.0

8.0%的Zn,2.5

3.5%的Mg,2.0

3.0%的Hf,0.3

0.6%的Sc和0.2

0.5%的Zr,余量为Al和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蠕变性耐高温铸造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杂质包括Fe、Ni、Cu。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蠕变性耐高温铸造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杂质质量小于总质量的0.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蠕变性耐高温铸造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f、Sc与Zr的质量分别记为中间合金Al

Hf、Al

Sc与Al

Zr,三者质量分别为Hf、Sc与Zr的质量。5.一种抗蠕变性耐高温铸造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准确称量铝、锌、镁和中间合金Al

Hf、Al

Sc与Al

Zr,送入预热釜中进行预热;(2)将铝送入熔融釜中进行融化,融化完成后升温至700℃,加入锌、镁,当熔体温度达到7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杰房洪杰肖富来鞠大伟汪洪波陈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南山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