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牧草种子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932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走式牧草种子收获机,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提供行走和收获动力的自走底盘、负压采集头、波纹管、机架、齿轮箱、连接杆、油缸、风力输送管、风机、卸料筒、沉降箱、挡风板、植株导向器、脱粒辊筒、脱粒齿、分禾器、传动轴、调整管、中间轴、马达、联轴器、排料搅龙、万向节、卸料搅龙、排风口,负压采集头与植株导向器按一定的距离平行的安装在机架上,负压采集头通过波纹管与沉降箱连接,沉降箱置于自走底盘上,风机吸风口通过风力输送管与沉降箱连接,卸料筒通过螺栓与沉降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集种子能力强、种子收获率高、行距可调、卸料损失少,能收获苜蓿、红三叶等豆科牧草直立状态的顶部种子,且不需要切割牧草。要切割牧草。要切割牧草。

Self propelled forage seed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走式牧草种子收获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走式牧草种子收获机,属于农用机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用于收获苜蓿、红三叶等豆科牧草种子的牧草种子收获机,存在种子收获效率低、种子损失多、行距不可调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针对以上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采集种子能力强、种子收获率高、行距可调能收获苜蓿、红三叶等豆科牧草直立状态的顶部种子,且不需要切割牧草的自走式牧草种子收获机。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走式牧草种子收获机,包括提供行走和收获动力的自走底盘、负压采集头、波纹管、机架、齿轮箱、连接杆、油缸、风力输送管、风机、卸料筒、沉降箱、挡风板、植株导向器、脱粒辊筒、脱粒齿、分禾器、传动轴、调整管、中间轴、马达、联轴器、排料搅龙、万向节、卸料搅龙、排风口,负压采集头与植株导向器按一定的距离平行的安装在机架上,负压采集头通过波纹管与沉降箱连接,沉降箱置于自走底盘上。
[0005]所述的自走底盘通过连接杆、油缸、调整管与机架连接,油缸可以调整负压采集头与地面的距离。
[0006]所述的卸料筒与沉降箱连接,马达通过联轴器与排料搅龙连接,排料搅龙通过连接万向节与卸料搅龙连接,卸料搅龙装在卸料筒里,卸料筒卸料时旋转到水平位置。
[0007]所述的沉降箱的物料入口端装有挡风板(20)。
[0008]所述的沉降箱底面尾部与水平面有一定的角度,可以实现种子自流。
[0009]所述的负压采集头(1)与植株导向器(14)为1组采集装置,共有4组,且脱粒辊筒(13)的调整距离为550mm~650mm,根据实际的种植条件可以实现脱粒辊筒(13)的之间的距离分别为800mm、400mm、800mm。
[0010]所述的苜蓿种子收获工艺为:直立苜蓿

苜蓿割前梳刷脱粒

气吸式采集苜蓿种子

苜蓿种子沉降

卸料。
[0011]本技术的优点是:脱粒辊筒上焊有脱粒齿,加强了牧草种子采集和抛送能力,提高了种子收获率;脱粒辊筒距离可以调整,对牧草种植适应性强;自走底盘通过油缸机架连接,油缸可以调整负压采集头与地面的距离,从而可以收获不同高度的牧草;卸料筒采用卸料搅龙装卸料,可以减少卸料损失。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3是图1的A

A剖面示意图。
[0015]附图中:1、负压采集头;2、机架;3、齿轮箱;4、连接杆;5、油缸;6、波纹管;7、自走底盘;8、风力输送管;9、风机;10、卸料筒;11、沉降箱;12、分禾器;13、脱粒辊筒;14、植株导向器;15、脱粒齿;16、传动轴;17、调整管;18、中间轴;19、排风口;20、挡风板;21、卸料搅龙;22、万向节;23、排料搅龙;24、联轴器;25、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一种自走式牧草种子收获机,包括提供行走和收获动力的自走底盘(7)、负压采集头(1)、波纹管(6)、机架(2)、齿轮箱(3)、连接杆(4)、油缸(5)、风力输送管(8)、风机(9)、卸料筒(10)、沉降箱(11)、植株导向器(14)、脱粒辊筒(13)、脱粒齿(15)、分禾器(12)、传动轴(16)、调整管(17)、中间轴(18)、马达(25)、联轴器(24)、排料搅龙(23)、万向节(23)、卸料搅龙(21)、排风口(19),脱粒齿(15)焊接在脱粒辊筒(13)上,脱粒辊筒(13)安装在负压采集头(1)的吸风口处,脱粒辊筒(13)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自走底盘(7)通过连接杆(4)、油缸(5)、调整管(17)与机架(2)连接,油缸(5)可以调整负压采集头(1)与地面的距离。卸料筒(10)与沉降箱(11)连接,马达(25)通过联轴器(24)与排料搅龙(23)连接,排料搅龙(23)通过连接万向节(22)与卸料搅龙(21)连接,卸料搅龙(21)装在卸料筒(10)里,卸料筒(10)卸料时旋转到水平位置。
[0017]本技术使用过程如下所述:工作时,自走底盘(7)提供行走和收获动力,第一路动力由自走底盘(7)通过带轮传动传递到风机(9);第二路动力由自走底盘(7)通过带轮传动传递到中间轴(18),中间轴(18)通过链轮传动传递到齿轮箱(3),齿轮箱(3)通过传动轴(16)和带轮传动传递到脱粒辊筒(13),分禾器(12)把田间的牧草分开,负压采集头(1)与植株导向器(14)使牧草收拢集中,随着机器的前进,收拢集中的牧草从上到下被旋转的脱粒辊筒(13)梳刷,种子和种荚在梳刷作用下与牧草脱离,风机(9)吸风口通过风力输送管(8)与沉降箱(11)连接,负压采集头(1)通过波纹管(6)与沉降箱(11)连接,脱粒辊筒(13)装在负压采集头(1)吸风口处,被梳刷下的种子和种荚被吸入到负压采集头(1)内,所有被负压采集头(1)吸入的种子和种荚通过波纹管(6)抛送到沉降箱内,种子和种荚在沉降箱(11)挡板(20)的作用下落到沉降箱(11)的底部,沉降箱(11)底面尾部与水平面有一定的角度,可以实现种子自流到排料搅龙(23)处,气流从排风口(19)排出,当需要卸料时,卸料筒(10)卸料时旋转到水平位置,马达(25)提供旋转动力,通过排料搅龙(23)和卸料搅龙(21)的旋转输送种子完成卸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走式牧草种子收获机,包括提供行走和收获动力的自走底盘(7)、负压采集头(1)、波纹管(6)、机架(2)、齿轮箱(3)、连接杆(4)、油缸(5)、风力输送管(8)、风机(9)、卸料筒(10)、沉降箱(11)、挡风板(20)、植株导向器(14)、脱粒辊筒(13)、脱粒齿(15)、分禾器(12)、传动轴(16)、调整管(17)、中间轴(18)、马达(25)、联轴器(24)、排料搅龙(23)、万向节(22)、卸料搅龙(21)、排风口(19),其特征在于,负压采集头(1)与植株导向器(14)按一定的距离平行的安装在机架(2)上,负压采集头(1)通过波纹管(6)与沉降箱(11)连接,沉降箱(11)置于自走底盘(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牧草种子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走底盘(7)通过连接杆(4)、油缸(5)、调整管(17)与机架(2)连接,油缸(5)可以调整负压采集头(1)与地面的距离。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鸣王强李伟刘贵林张平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