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国平专利>正文

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及肌训同时三维向移动正畸牙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922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及肌训同时三维向移动正畸牙复合装置,包括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其中所述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设有抵舌部、上尖刺部、上凸出部和上牵引钩;所述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设有下尖刺部、下凸出部和下牵引钩。该复合装置可达到破除口呼吸、唇、舌、吮指等口腔不良习惯和进行唇、舌肌肌功能训练的同时,又高效矫治因上述口腔不良习惯造成的各种牙颌面畸形的目的。牙颌面畸形的目的。牙颌面畸形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及肌训同时三维向移动正畸牙复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口腔正畸医疗器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戒除唇、舌、吮指口腔不良习惯及肌训,同时进行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口腔不良习惯可因疲倦、饥饿、不安全感、扁桃体肥大、鼻气道阻塞等复杂的生理、心理因素所引起,系一种儿童无意识行为。口腔不良习惯可导致口颌系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异常的压力,破坏了正常肌力、咬合力的平衡、协调,从而造成牙弓、牙槽骨及颌骨发育及形态异常。比如:口呼吸的不良习惯,可使导致牙弓狭窄、前牙反颌、下颌后缩、牙齿前突等牙颌面畸形;伸舌吞咽与吐舌口腔的不良习惯,可导致牙弓前突、前牙开合、上牙弓缩窄等牙颌面畸形;吮咬唇、指、物口腔的不良习惯,可导致上切牙前突、下切牙舌倾、前牙开合、前牙反颌等牙颌面畸形。
[0003]口腔不良习惯持续的时间越长,牙颌面畸形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就越大,因此,尽早破除口腔不良习惯、矫治因口腔不良习惯已导致的牙颌面畸形、阻断畸形的发展十分必要。
[0004]现大部分医生矫治不良习惯时,多采用传统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活动矫治器因其体积大、并附带由不锈钢丝弯制的易刺伤或刮伤患儿口腔粘膜、上下唇的装置,导致家长不愿选择、患儿也很难坚持戴用,从而导致各种口腔不良习惯不能得到及时的矫治,使牙颌面畸形无法及时阻断,且随生长发育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心理、生理健康。
[0005]另一方面,即使有些患儿能够坚持戴用传统活动矫治器,最佳矫治效果也只能是纠正了存在的口腔不良习惯,而因口腔不良习惯导致的牙弓狭窄、前牙反颌、下颌后缩、牙齿前突、上下前牙无咬合接触等牙颌面畸形,因传统活动矫治器无法对牙齿进行精准移动,仍然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对患儿正常行使口腔功能及心理、生理的健康生长发育,还是存在不小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患儿在乳恒牙替换全部结束后综合正畸治疗的难度及需拔牙矫治的概率。
[0006]另一方面,肌功能不平衡是牙颌畸形的重要病因之一。口周肌松弛、颏肌亢进、呼吸与吞咽时舌位不正确的患儿,早期配合积极的唇、舌肌功能训练,将有利于矫治畸形、改善面容形貌,以及防止矫治后牙颌面畸形复发。
[0007]针对现行的传统活动矫治器在破除口腔不良习惯、进行唇、舌肌训练、矫治口腔不良习惯已导致的牙颌面畸形时,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矫治效率更高、矫治效果更全面、外形更舒适安全的矫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装置,在破除多种口腔不良习惯、进行唇舌肌肌训的同时,还可矫治患儿因口腔不良习惯已导致的牙弓狭窄、前牙反颌、下颌后缩、牙齿前突、上下前牙无咬合接触等牙颌面畸形,从而更高效、全面实现儿童
早期牙颌面畸形矫治,使患儿能够更快更早正常行使口腔功能和拥有心理、生理、口颌系统的健康生长发育。
[0009]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0]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及肌训同时三维向移动正畸牙复合装置,包括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其中所述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设有位于上颌中切牙舌侧近腭乳头处的抵舌部、分别位于上颌左右侧切牙舌侧且尖朝下的上尖刺部、分别位于上颌左右两侧尖牙切牙唇侧牙冠表面的上凸出部、分别位于上颌左右两侧尖牙远中部位的上牵引钩;
[0011]所述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设有分别位于下颌左右中切牙舌侧且尖朝上的下尖刺部、分别位于下颌左右两侧尖牙切牙唇侧牙冠表面的下凸出部、分别位于下颌左右两侧尖牙远中部位的下牵引钩。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抵舌部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抵舌部为直径4毫米的球体。
[0014]进一步地,所述球体有3/4部分向口腔内凸出。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尖刺部和下尖刺部均为圆锥体。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上尖刺部的高度为10毫米左右、底面直径为3.5毫米左右,所述下尖刺部的高度为8毫米左右、底面直径为2.5毫米左右。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上凸出部长约46毫米、宽约8毫米、厚约2毫米,与上颌双侧尖牙切牙牙冠形态相近,所述下凸出部长约42毫米、宽约6毫米、厚约 2毫米,与下颌双侧尖牙切牙牙冠形态相近。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上牵引钩为所述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左右两侧尖牙远中分别朝向各自远中方向的开口,所述下牵引钩为所述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左右两侧尖牙远中分别朝向各自远中方向的开口。
[0019]进一步地,所述抵舌部、上尖刺部、上凸出部和上牵引钩中的至少一样与所述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一体成型,所述下尖刺部、下凸出部和下牵引钩中的至少一样与所述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一体成型。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两个弹性牵引圈,至少一弹性牵引圈连接于所述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左侧的上牵引钩和所述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右侧的下牵引钩之间,至少一弹性牵引圈连接于所述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右侧的上牵引钩和所述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左侧的下牵引钩之间。
[002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破除口呼吸不良习惯且同时高效矫治口呼吸不良习惯导致的牙弓狭窄、前牙反颌、下颌后缩、牙齿前突等牙颌面畸形;
[0023]2.破除伸舌吞咽与吐舌不良习惯且同时高效矫治伸舌吞咽习惯与吐舌习惯导致的牙弓前突、前牙开合、上牙弓缩窄等牙颌面畸形;
[0024]3.破除咬唇、咬物及吮指不良习惯且同时高效矫治上述吮咬习惯导致的上切牙前突、下切牙舌倾、前牙开合、前牙反颌等牙颌面畸形。
[0025]4.可进行唇、舌肌的肌功能训练;
[0026]5.佩戴操作难度均低,可由患者自行对所述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
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佩戴与更换,省去频繁复诊的麻烦。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复合装置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复合装置中上尖刺部和下尖刺部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复合装置中上凸出部和下凸出部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复合装置中上牵引钩、下牵引钩以及牵引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2]如图1

4所示,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及肌训同时三维向移动正畸牙复合装置,包括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1和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2,其中所述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1上设有位于上颌中切牙舌侧近腭乳头处的抵舌部10、分别位于上颌左右两侧切牙舌侧且尖朝下的上尖刺部11、分别位于上颌左右两侧尖牙切牙唇侧牙冠表面的上凸出部12、分别位于上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及肌训同时三维向移动正畸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其中所述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设有位于上颌中切牙舌侧近腭乳头处的抵舌部、分别位于上颌左右两侧切牙舌侧且尖朝下的上尖刺部、分别位于上颌左右两侧尖牙切牙唇侧牙冠表面的上凸出部、分别位于上颌左右两侧尖牙远中部位的上牵引钩;所述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设有分别位于下颌左右中切牙舌侧且尖朝上的下尖刺部、分别位于下颌左右两侧尖牙切牙唇侧牙冠表面的下凸出部、分别位于下颌左右两侧尖牙远中部位的下牵引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及肌训同时三维向移动正畸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腭乳头处抵舌部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及肌训同时三维向移动正畸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舌部为直径4毫米的球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及肌训同时三维向移动正畸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有3/4部分向口腔内凸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及肌训同时三维向移动正畸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尖刺部和下尖刺部均为圆锥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及肌训同时三维向移动正畸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尖刺部的高度为10毫米、底面直径为3.5毫米,所述下尖刺部的高度为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熊国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