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闪闪专利>正文

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9112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包括套管,套管前壁呈上下对称结构贯穿设有两个转轴,转轴外壁中部套设有齿轮,转轴前端外壁固设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之间绕设有预应力索,位于上侧的转轴外壁相对位于上侧的齿轮后侧的位置套设有棘轮,棘轮上方设有棘爪,棘爪通过铰接轴与套管前壁上端铰接,棘爪上方设有顶板,顶板底面与棘爪顶面之间固设有压缩弹簧A,套管内部设有夹持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多个撑杆的连接,且有助于提高撑杆连接处的连接强度的同时,还能极大的增强撑杆所具有的预应力以加强其承载能力。以加强其承载能力。以加强其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工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物或桥梁顶面的承载力,通常会使用到预应力索张拉产生的预应力来达到此效果,例如CN202658723U、CN103184724A,但预应力索最常见的使用方式为搭配混凝土使用,可在一些撑杆搭建的钢架结构中,为了降低结构顶面的重量便无法对其顶使用混凝土浇筑,可单纯的撑杆钢柱的承载力有限,为了提高其承载力还是需要经由提高撑杆的预应力来促成,但预应力索因其需要张拉,故难以与撑杆进行连接,而单纯的使用预应力索作为顶面又无法起到支撑效果,另外,撑杆因用处的不同所制成的截面形状也各不相同,多为矩形或圆形结构,而截面形状不同的撑杆通常会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如此一来更加加大了预应力索的设置难度,极易造成预应力索张拉致使撑杆焊接处发生裂损的情况,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上下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顶帽,所述顶帽内侧壁中部开设有圆槽,位于上侧的所述顶帽外侧端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壁上端对称固设有两个卡块,所述连接杆中部开设有贯穿槽,位于下侧的所述顶帽外侧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壁相对于卡块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顶帽前壁中部固设有连接板,所述套管前壁呈上下对称结构贯穿设有两个转轴,所述转轴外壁中部套设有齿轮,所述转轴前端外壁固设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绕设有预应力索,位于上侧的所述转轴前壁中部开设有十字槽,位于上侧的所述转轴外壁相对位于上侧的所述齿轮后侧的位置套设有棘轮,所述棘轮上方设有棘爪,所述棘爪通过铰接轴与套管前壁上端铰接,所述棘爪上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面与棘爪顶面之间固设有压缩弹簧A,所述转轴后端贯穿套管外壁延伸至内部并同轴固定连接有伞齿轮,所述套管内部设有夹持组件。
[0007]优选地,位于下侧的所述顶帽高度大小大于位于上侧的所述顶帽高度大小,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槽插接配合,所述卡块环形外壁与卡槽环形内壁均为圆弧。
[0008]优选地,两个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预应力索外侧端与连接板内壁中部连接固
定,所述棘轮与棘爪啮合接触,所述顶板后壁与套管前壁连接固定。
[0009]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呈对称结构设置有的两个转环,所述转环与套管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环为内侧端小外侧端大的圆台结构,所述转环与套管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转环圆周外壁相对于伞齿轮的位置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齿槽,所述伞齿轮与齿槽啮合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转环外壁开设有螺旋纹,所述转环外侧方呈环形等间距设有多个夹爪,所述夹爪为T型结构,所述夹爪底面相对于螺旋纹的位置开设有纹槽,所述螺旋纹与纹槽啮合连接,所述夹爪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
[0011]优选地,两个相邻所述夹爪之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为弧形结构,所述限位板内壁弧度大小与转环内壁弧度大小相等,所述限位板外壁与套管内壁连接固定,所述限位板端部与限位槽滑动配合。
[0012]优选地,所述夹爪内侧端中部开设有三角槽,所述夹爪内侧端固设有夹板,所述夹板为弧形结构,所述夹板中部相对于三角槽的位置开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内壁斜度与三角槽内壁斜度相同。
[0013]优选地,所述夹板内壁四角处开设有四个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固设有压缩弹簧B,位于竖向同侧的两个所述压缩弹簧B内侧端穿出弹簧槽延伸至外部并固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靠近贯通槽一侧的外壁呈与贯通槽内壁斜度相同的倾斜结构设置。
[0014]3.有益效果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专利技术设有套管,工作人员在进行多个撑杆的相互连接时,可将撑杆的一端沿着套管的一侧开口端插入并穿入夹持组件中部,随后工作人员便可利用电动起子配备十字螺丝刀头通过上侧转轴前壁的十字槽对上侧转轴进行旋转,使得上侧的转轴带动其后端的伞齿轮转动,伞齿轮通过与齿槽的啮合连接可带动转环转动,随着转环的转动螺旋纹也会经由纹槽带动夹爪运动,因夹爪的两侧开设有与限位板端部滑动配合的限位槽,故此在限位板的限制作用下夹爪不随转环的转动做圆周运动,而是沿着两个限位板之间的缝隙做向内侧端移动的直线运动,以此使得夹板向内侧方移动达到夹持效果,若撑杆截面为圆型结构,那么弧形的夹板内壁将渐渐趋向与撑杆外壁贴合,经过撑杆外壁对橡胶垫的反作用力挤压下可使得橡胶垫向外侧压制压缩弹簧B,利用压缩弹簧B的回弹力以及橡胶垫的摩擦力能更牢固的将撑杆夹持在其中,若撑杆截面为矩形结构,那么在将其插入夹持组件中时,需要将其尖端位置对准夹板中部的贯通槽位置,随着夹板对撑杆的夹持,其尖端位置将穿过贯通槽并被牢牢挤压在三角槽中,通过这样连接形式可适用于不同截面的撑杆,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极大的灵活度,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多个撑杆的连接,且有助于提高撑杆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0017]2.本专利技术中设有两个顶帽,在将两个撑杆沿套管两侧放置好后,工作人员可将顶帽套设于与其同侧的撑杆另一端端部,顶帽内壁开设有的圆槽直径大小设置为与矩形截面撑杆对角线长度相等,故此不论矩形截面撑杆还是圆形截面撑杆均可插设在其内,在工作人员利用电动起子拧动转轴夹持撑杆内侧端的同时,转轴前端的两个挡板间绕设有的预应力索也会被逐渐卷绕到转轴外部,随着预应力索的收紧,两侧的顶帽会对撑杆产生挤压力迫使其发生形变,当夹持组件将撑杆内侧端夹紧后,撑杆也会在顶帽的挤压效果下产生微
量的形变呈拱型效果,因套管两侧的两个撑杆内侧端相互挤压故撑杆不会由另一侧被顶出套管,以此能有效的增强撑杆所具备的预应力,增强撑杆的韧性,预应力索也会在转轴的卷绕以及撑杆对其产生反作用力下实现张拉而产生预应力,通过以上的结构便能极大的提高撑杆的承载力,提高了本连接形式的实用性。
[0018]3.本专利技术中设有啮合接触的棘轮与棘爪,在工作人员使用电动起子带动转轴转动时,棘爪不会限制棘轮的转动,而当工作人员利用电动起子将两个撑杆固定完毕后,在棘爪的限制下,棘轮便会被限定在当前的位置无法发生反转,另一侧的转轴也在齿轮的限制下而无法反转,防止因预应力索张拉而产生的拉力致使转轴反转,以此可加大本连接形式对撑杆的固定可靠度,进一步增强了撑杆的承载力,可靠性高。
[0019]4.本专利技术上下两侧的顶帽外侧端分别设有连接杆与连接槽,当工作人员通过本连接形式将两个撑杆连接后,若需要继续连接下两个撑杆,则可以通过上侧的连接杆插入另一组的下侧连接槽中,连接槽内壁会对卡块产生挤压效果使得连接杆两侧向贯穿槽弯曲,当连接杆插入到连接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上下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顶帽(2),所述顶帽(2)内侧壁中部开设有圆槽(3),位于上侧的所述顶帽(2)外侧端固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外壁上端对称固设有两个卡块(5),所述连接杆(4)中部开设有贯穿槽(6),位于下侧的所述顶帽(2)外侧端开设有连接槽(7),所述连接槽(7)内壁相对于卡块(5)的位置开设有卡槽(8);位于下侧的所述顶帽(2)高度大小大于位于上侧的所述顶帽(2)高度大小,所述连接杆(4)与连接槽(7)插接配合,所述卡块(5)环形外壁与卡槽(8)环形内壁均为圆弧;所述顶帽(2)前壁中部固设有连接板(9),所述套管(1)前壁呈上下对称结构贯穿设有两个转轴(10),所述转轴(10)外壁中部套设有齿轮(11),所述转轴(10)前端外壁固设有两个挡板(12),两个所述挡板(12)之间绕设有预应力索(13),位于上侧的所述转轴(10)前壁中部开设有十字槽(14),位于上侧的所述转轴(10)外壁相对位于上侧的所述齿轮(11)后侧的位置套设有棘轮(15),所述棘轮(15)上方设有棘爪(16),所述棘爪(16)通过铰接轴(1601)与套管(1)前壁上端铰接,所述棘爪(16)上方设有顶板(17),所述顶板(17)底面与棘爪(16)顶面之间固设有压缩弹簧A(18),所述转轴(10)后端贯穿套管(1)外壁延伸至内部并同轴固定连接有伞齿轮(19),所述套管(1)内部设有夹持组件(20);两个所述齿轮(11)啮合连接,所述预应力索(13)外侧端与连接板(9)内壁中部连接固定,所述棘轮(15)与棘爪(16)啮合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闪闪李霞魏建军李伟李霞李建高峰王进忠
申请(专利权)人:刘闪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