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囊结合微针给药的乙脑-A+C群流脑联合疫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99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囊结合微针给药的乙脑-A+C群流脑联合疫苗,包括针体和背衬,针体由乙脑疫苗脂质体、A+C群多糖结合流脑疫苗和基质材料组成,其中,负载乙脑疫苗的脂质纳米囊材料由中性磷脂和胆固醇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择特定组分的脂质体材料(磷脂酰胆碱+胆固醇)负载乙脑疫苗,筛选适当载药比的乙脑疫苗与A+C群多糖结合流脑疫苗,并控制联合疫苗与基质材料为特定含量比,来制备机械性能适宜的乙脑-A+C群流脑联合疫苗可溶性微针,使制得的可溶性微针中A+C群多糖结合流脑疫苗与乙脑疫苗的免疫周期达到平衡,安全性良好。安全性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囊结合微针给药的乙脑-A+C群流脑联合疫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乙脑-流脑联合疫苗的递送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囊结合微针给药的乙脑-A+C群流脑联合疫苗。

技术介绍

[0002]乙型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病毒感染的疾病,绝大多数发生于儿童中。目前还没有治疗乙型脑炎疾病的药物,也没有从环境方面控制其传播的有效方法。通过注射剂进行乙型脑炎疫苗免疫接种是控制乙型脑炎疾病最为主要的手段。
[0003]脑膜炎奈瑟氏球菌所致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疾病和高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使在发达国家中该病的病死率仍可高达10%,并且其引发的败血症病死率更可超过50%。奈瑟氏脑膜炎球菌每年在全球引起了500,000病例和50,000例死亡。目前,在世界许多地方包括中国在内的脑膜炎球菌对抗菌素的耐药性大量增加,就使得通过免疫接种疫苗来预防和控制该病成为紧迫的任务。
[0004]现有的乙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都以注射剂为主,虽然皮下或肌肉注射给药治疗周期短,疗效更快,但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操作技术要求高,且伴随明显的疼痛感,这对于两种疫苗的主要给药对象(婴儿、儿童)而言,同时段内须进行两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增加了注射次数,患者依从性差。因此,需开发一种新的给药技术,提高患者依从性。
[0005]联合疫苗一直是WHO鼓励的发展目标,优势在于减少了接种对象被注射次数,降低了副反应发生率,提高疫苗接种率,节约了社会资源。对于乙脑疫苗与A+C群流脑疫苗而言,这两者疫苗的免疫周期不一致,乙脑疫苗的免疫周期为0、7天两次免疫后,一年后再加强免疫;而流脑疫苗的免疫周期为0、1个月免疫两次。
[0006]针对该问题,专利CN200310119414.8提供了一种乙脑疫苗与A+C群多糖结合流脑疫苗联合疫苗的制备,该方案通过提高乙脑疫苗抗原含量的方式来延长乙脑的免疫周期,但其技术不足之处在于:该联合疫苗的安全性仅针对一次免疫有效,对于二次免疫后能否继续安全则无法知悉(从其说明书实施例3的7天小鼠、豚鼠的联合疫苗安全性评价实验可知)。众所周知,疫苗抗原含量的增加会提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疫苗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着免疫的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谢广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其防范[J].上海预防医学,2006(3).)。也就是说,专利CN200310119414.8的技术方案存在着二次免疫是否安全的不确定性,以及联合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的隐患。
[0007]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使联合疫苗中乙脑疫苗与A+C群多糖结合流脑疫苗的免疫周期达到平衡,且一次免疫和二次免疫都安全有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8]脂质纳米囊由天然或合成的磷脂特别是磷脂酰胆碱组成,具有至少一个脂双分子层的球形微囊。相对于其它材料,脂质体纳米囊更易被免疫细胞摄取,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对亲水药物和亲脂药物均有诱捕能力以及药物缓释能力,能有效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故可以考虑采用纳米囊结合微针给药技术递送乙脑疫苗与A+C群流脑疫
苗的联合疫苗。
[0009]目前,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可知,目前尚未有乙脑疫苗与A+C群流脑疫苗的联合疫苗可溶性微针的相关文献报道。
[0010]而纳米囊结合微针给药的技术,仅涉及乙脑疫苗;与乙脑疫苗相关的脂质体,有文献(Wu S C,Yu C H,Lin C W,et al.The domain III fragment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envelope protein:mouse immunogenicity and liposome adjuvanticity[J].Vaccine,2003,21(19-20):0-2522.)该文主要涉及PC、PA、SA与胆固醇四者结合的阳离子脂质体负载pET32a重组蛋白以及佐剂,考察其对疫苗的递送及其免疫原性的影响,并未考察其缓释能力,因此,该脂质体的缓释效果仍存在不确定性。同时,乙脑疫苗除主要活性成分外,还有杂蛋白成分存在,理化性质更复杂,简单以乙脑疫苗替换pET32a重组蛋白加载到上述脂质体,是否对乙脑疫苗具有缓释递送仍具有不确定性。
[0011]综上所述,选用何种脂质纳米囊负载疫苗,使联合疫苗中乙脑疫苗与A+C群多糖结合流脑疫苗的免疫周期达到平衡,符合安全性,且开发出满足机械性能要求的乙脑-A+C群流脑联合疫苗可溶性微针,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纳米囊结合微针给药的乙脑-A+C群流脑联合疫苗,通过选择适合的脂质纳米囊负载疫苗,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0013]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4]一种纳米囊结合微针给药的乙脑-A+C群流脑联合疫苗,包括针体和背衬,针体由乙脑疫苗脂质体、A+C群多糖结合流脑疫苗和基质材料组成,其中,负载乙脑疫苗的脂质体材料由中性磷脂和胆固醇组成。
[0015]优选的,负载乙脑疫苗的脂质体材料中,中性磷脂为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且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与胆固醇的含量比为3:1。
[0016]优选的,针体中,乙脑-A+C群流脑联合疫苗与基质材料的含量比为1:2。
[0017]优选的,针体中,A+C群流脑疫苗与乙脑疫苗脂质体的含量比为1:2。
[0018]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特定组分的脂质体材料(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负载乙脑疫苗,筛选适当载药比的乙脑疫苗与A+C群多糖结合流脑疫苗,并控制联合疫苗与基质材料为特定含量比,来制备机械性能适宜的乙脑-A+C群流脑联合疫苗可溶性微针,使制得的可溶性微针中A+C群多糖结合流脑疫苗与乙脑疫苗的免疫周期达到平衡,安全性良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不同脂质体材料下疫苗的累积释放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2]实施例1乙脑-A+C群流脑联合疫苗可溶性微针的制备
[0023]本专利技术拟制备的乙脑-A+C群流脑联合疫苗可溶性微针,包括针体和背衬,针体由乙脑疫苗脂质体、A+C群多糖结合流脑疫苗和适宜的基质材料组成,其中,负载乙脑疫苗的脂质体材料由中性磷脂和胆固醇组成。
[0024]本专利技术制备乙脑疫苗脂质体的方法如下:
[0025]通过聚碳酸酯膜过滤控制脂质纳米囊的粒径,将乙脑疫苗溶液作为水相待用,将脂质体材料溶于氯仿中,作为有机相待用。取40ml有机相,用旋转蒸发法除去其中氯仿后,在烧瓶中有一层薄薄的脂膜。取10ml体积疫苗溶液水合0.5h,随后放入高压均质器中,在300
±
100bar压力下混匀三次后,利用小型挤出机通过100nm膜孔的聚碳酸酯膜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囊结合微针给药的乙脑-A+C群流脑联合疫苗,包括针体和背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体由乙脑疫苗脂质纳米囊、A+C群多糖结合流脑疫苗和基质材料组成,其中,负载乙脑疫苗的脂质体材料由中性磷脂和胆固醇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囊结合微针给药的乙脑-A+C群流脑联合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载乙脑疫苗的脂质体材料中,中性磷脂为二硬脂酰磷脂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庶民周荔葆马凤森刘苗苗廖辉修雪亮徐国标吴铮王一平杨文腰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