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客车门泵,涉及新型客车门泵技术领域。该一种新型客车门泵,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前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机箱的右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平台,所述机箱外设有客车门气泵装置,所述客车门气泵装置包括气压罐一,该一种新型客车门泵,通过客车出现交通事故导致司机无法正常控制客车门泵时,通过将矩形手把向上推动,矩形手把向上移动带动气管切割器的旋转,气管切割器切断气管,气压罐一内的空气通过气管切割器泄漏出去,从而使得客车人员可以轻松将门推动,对比传统机械门泵,机械门泵由于是电机推动,在出事时无法手动将其推动,此结构大大增加了事故时自我逃生的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客车门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客车门泵
,具体为一种新型客车门泵。
技术介绍
[0002]客车有单层的,也有双层的;有铰接的,也有牵引挂车型的,有两门、单门式,或备有行李舱,多数客车采用柴油机驱动,目前也有纯电动车,全金属车身,按照乘车人数计算所耗用的能源和所占的道路面积,公共交通车辆要比个人车辆经济,这是许多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客车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世界范围而言,轿车制造和普及比较广泛,因此作为公共交通主体的客车制造业,无论是从设计理念还是设计技术,都表现出相当成熟,欧洲的客车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居世界首位,中国客车业的设计能力和制造水平,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0003]在现代客车快速发展中,客车门泵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位,在现有的客车门泵中由于是才用传统机械式,在遇到交通事故时,很难用个人力量将车门打开,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亟需一种新型客车门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客车门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前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机箱的右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平台,所述机箱外设有客车门气泵装置,所述客车门气泵装置包括气压罐一,所述气压罐一的位置位于矩形平台的上面,所述矩形平台的上面固定连接有气压罐一,所述气压罐一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右面固定连接有气泵杆一,所述气泵杆一的右面固定连接有客车门,所述气压罐一的左面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气管切割器,所述气管切割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手把;
[0006]所述机箱内设有气泵出进气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气泵出进气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上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的下面固定连接在机箱的底座上。
[0008]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前面活动连接有转轴三,所述转轴三前部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椭圆转盘,所述椭圆转盘的上面啮合有转盘。
[0009]优选的,所述转盘内表面固定套接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后部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矩形连杆,所述矩形连杆左部内表面固定套接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的后面活动连接有圆形套环,所述圆形套环的后面固定连接在机箱的内表壁上。
[0010]优选的,所述矩形连杆的右面固定连接有矩形连接块,所述矩形连接块的下面固定连接有气泵杆二,所述气泵杆二的下面固定连接有气压罐二,所述气压罐二的右面固定连接有气管。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一种新型客车门泵,通过空气进入气压罐一,会将气压罐一内的气泵杆一
向前推动,气泵杆一会推动客车门,当空气回到气压罐二内时,气压罐一内的气泵杆一会回到左端,此时门也回到左端,当客车出现交通事故导致司机无法正常控制客车门泵时,通过将矩形手把向上推动,矩形手把向上移动带动气管切割器的旋转,气管切割器切断气管,气压罐一内的空气通过气管切割器泄漏出去,从而使得客车人员可以轻松将门推动,对比传统机械门泵,机械门泵由于是电机推动,在出事时无法手动将其推动,此结构大大增加了事故时自我逃生的能力。
[0013](2)、该一种新型客车门泵,通过转轴三的旋转带动椭圆转盘的旋转,椭圆转盘的旋转带动转盘的旋转,由于椭圆转盘是椭圆形,椭圆转盘带动转盘旋转的同时,会带动转盘上下移动,转盘的上下移动带动转轴一的上下移动,转轴一的上下移动带动矩形连杆的上下移动,矩形连杆的后部在转轴二外旋转,转轴二在圆形套环内旋转,矩形连杆左端的固定,使得矩形连杆只有右端上下移动,矩形连杆带动矩形连接块上下移动,矩形连接块的上下移动带动气泵杆二的上下移动,通过利于椭圆转盘为椭圆的特性,从而使得设备可以完成上下移动的动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气压罐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机示意图。
[0017]图中:1机箱、11矩形槽、12矩形平台、2气泵杆一、21气压罐一、22气管、23气管切割器、24矩形手把、25气压罐二、27气泵杆二、28矩形连接块、29矩形连杆、3转轴一、31转盘、32转轴二、33圆形套环、34椭圆转盘、35转轴三、37电机、38电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
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客车门泵,包括机箱1,机箱1前面开设有矩形槽11,机箱1的右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平台12,机箱1外设有客车门气泵装置,客车门气泵装置包括气压罐一21,气压罐一21的位置位于矩形平台12的上面,矩形平台12的上面固定连接有气压罐一21,气压罐一21内设有活塞,活塞的右面固定连接有气泵杆一2,气泵杆一2的右面固定连接有客车门,气压罐一21的左面固定连接有气管22,气管2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气管切割器23,气管切割器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手把24,7的上下移动带动气压罐二25内活塞的上下移动,活塞的上下移动会增大和减少气压罐二25内空气的压力,同时空气压力的增大和减小可以通过气管22进入气压罐一21,当空气进入气压罐一21时,会将气压罐一21内的气泵杆一2向前推动,气泵杆一2会推动客车门,当空气回到气压罐二25内时,气压罐一21内的气泵杆一2会回到左端,机箱1内设有气泵出进气装置。
[0020]气泵出进气装置包括电机37,电机37的上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底座38,电机底座38的下面固定连接在机箱1的底座上,电机37的前面活动连接有转轴三35,转轴三35前部外表
面固定套接有椭圆转盘34,椭圆转盘34的上面啮合有转盘31,转盘31内表面固定套接有转轴一3,转轴一3后部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矩形连杆29,矩形连杆29左部内表面固定套接有转轴二32,转轴二32的后面活动连接有圆形套环33,圆形套环33的后面固定连接在机箱1的内表壁上,矩形连杆29的右面固定连接有矩形连接块28,电机37的运作带动转轴三35的旋转,转轴三35的旋转带动椭圆转盘34的旋转,椭圆转盘34的旋转带动转盘31的旋转,由于椭圆转盘34是椭圆形,椭圆转盘34带动转盘31旋转的同时,会带动转盘31上下移动,转盘31的上下移动带动转轴一3的上下移动,转轴一3的上下移动带动矩形连杆29的上下移动,矩形连杆29的后部在转轴二32外旋转,转轴二32在圆形套环33内旋转,矩形连杆29左端的固定,使得矩形连杆29只有右端上下移动,矩形连接块28的下面固定连接有气泵杆二27,气泵杆二27的下面固定连接有气压罐二25,气压罐二25的右面固定连接有气管22。
[0021]工作原理:
[0022]第一步:当客车门正常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客车门泵,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前面开设有矩形槽(11),所述机箱(1)的右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平台(12),所述机箱(1)外设有客车门气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车门气泵装置包括气压罐一(21),所述气压罐一(21)的位置位于矩形平台(12)的上面,所述矩形平台(12)的上面固定连接有气压罐一(21),所述气压罐一(21)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右面固定连接有气泵杆一(2),所述气泵杆一(2)的右面固定连接有客车门,所述气压罐一(21)的左面固定连接有气管(22),所述气管(2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气管切割器(23),所述气管切割器(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手把(24);所述机箱(1)内设有气泵出进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客车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出进气装置包括电机(37),所述电机(37)的上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底座(38),所述电机底座(38)的下面固定连接在机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明建,宋丹,
申请(专利权)人:金湖县世杰客车门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