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用实验教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737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用实验教学装置,包括底座、钢筋固定装置和罩壳,罩壳包括筒体和盖板,筒体的下端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上,钢筋固定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上,钢筋固定装置上开设有多个钢筋插孔,钢筋固定装置的上端开设有圆形沉孔,圆形沉孔内滑动安装有两个弹性卡装件,底座为上部开口的空心立方体底座,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内,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体和设置在升降架体上部的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多位置水平向钢筋和竖直向钢筋的放置,同时能够灵活调整钢筋的布设高度保证教学和练习的效果,避免了现有的教学装置使用同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件存在检测数据恒定,而导致教学和练习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用实验教学装置
本技术属于教学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用实验教学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工程建筑会使用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对建筑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通常需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质量检测,测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钢筋位置、以及钢筋直径等参数。检测人员需要通过无损检测仪器进行日常教学和练习以提高其检测技能。检测人员使用无损检测仪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件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后能够得出检测人员检测的准确度;进而可完成相应的教学和练习计划,还可确定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现有的教学装置所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件的钢筋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所以检测人员检测完毕后,已经掌握该结构件的数据。进行后期的教学、练习时,若使用同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件会影响教学和练习的效果,不同检测人员使用同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件进行检测时,由于数据可能在检测人员间传递,进而会影响检测的效果。若制定多个不同的结构件,虽然能够保证教学和练习的效果,但是成本太高,而且大量的结构件也会占据较多的空间,因此目前检测人员所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件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用实验教学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多位置水平向钢筋和竖直向钢筋的放置,同时能够灵活调整钢筋的布设高度保证教学和练习的效果,避免了现有的教学装置使用同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件存在检测数据恒定,而导致教学和练习效果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用实验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钢筋固定装置、以及罩设在所述钢筋固定装置外部的罩壳,所述罩壳包括筒体和嵌装在筒体上部的盖板,所述筒体的下端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钢筋固定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钢筋固定装置为圆柱形的混凝土块且其呈竖向布设,所述钢筋固定装置上沿其周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钢筋插孔,所述钢筋插孔为盲孔且其呈竖向布设,所述钢筋插孔的上端延伸至钢筋固定装置的顶面,所述钢筋固定装置的上端开设有圆形沉孔,所述圆形沉孔与钢筋固定装置呈同轴布设,所述圆形沉孔的孔壁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用于卡装钢筋的弹性卡装件;所述底座为上部开口的空心立方体底座,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内,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体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体上部的顶板。上述的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用实验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侧铰接有门体。上述的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用实验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体包括四个支撑在顶板底部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支撑在底座内,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端安装在顶板的底部。上述的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用实验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钢筋插孔均布设在圆形沉孔的外圈。上述的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用实验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沉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一个环形凸沿,所述弹性卡装件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环形凸沿上。上述的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用实验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一端设置有与环形凸沿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块的另一端开设有供弹性卡装件安装的圆形安装孔,所述弹性卡装件的一端固定在圆形安装孔的孔底。上述的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用实验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嵌入式把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钢筋固定装置上设置钢筋插孔和圆形沉孔,同时在圆形沉孔内设置两个可滑动的弹性卡装件,能够实现多位置水平向钢筋和竖直向钢筋的放置,因此能够实现检测人员对多种钢筋布设条件下的测量,能有效提高教学和练习效果。2、本技术通过升降机构将钢筋固定装置安装在底座的上方,能够灵活调整钢筋固定装置上安装的钢筋的竖向高度,进而能进一步对钢筋的位置进行调整,操作方便,能满足正常教学的使用需求。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多位置水平向钢筋和竖直向钢筋的放置,同时能够灵活调整钢筋的布设高度保证教学和练习的效果,避免了现有的教学装置使用同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件存在检测数据恒定,而导致教学和练习效果差的问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钢筋固定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钢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图8为图6的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筒体;3—盖板;4—钢筋固定装置;5—钢筋插孔;6—圆形沉孔;6-1—环形凸沿;7—钢筋;8—弹性卡装件;9—顶板;10—门体;11—液压缸;12—滑块;12-1—滑槽;12-2—圆形安装孔;13—嵌入式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包括底座1、钢筋固定装置、以及罩设在所述钢筋固定装置4外部的罩壳,所述罩壳包括筒体2和嵌装在筒体2上部的盖板3,所述筒体2的下端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钢筋固定装置4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钢筋固定装置4为圆柱形的混凝土块且其呈竖向布设,所述钢筋固定装置4上沿其周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钢筋插孔5,所述钢筋插孔5为盲孔且其呈竖向布设,所述钢筋插孔5的上端延伸至钢筋固定装置4的顶面,所述钢筋固定装置4的上端开设有圆形沉孔6,所述圆形沉孔6与钢筋固定装置4呈同轴布设,所述圆形沉孔6的孔壁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用于卡装钢筋7的弹性卡装件8;所述底座1为上部开口的空心立方体底座,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1内,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体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体上部的顶板9。实际使用时,进行实验时,钢筋固定装置4仅安装一个钢筋7,可以将钢筋7插在任意一个钢筋插孔5内,也可以将钢筋7卡装在圆形沉孔6内的两个弹性卡装件8之间。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钢筋固定装置4上设置多个钢筋插孔5,能够实现多位置竖向钢筋的放置,通过在圆形沉孔6内设置两个可滑动的弹性卡装件8,能够实现多位置水平钢筋的放置,因此能够实现检测人员对多种钢筋7布设条件下的测量,能有效提高教学和练习效果。具体实施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将钢筋固定装置4安装在底座1的上方,能够灵活调整钢筋固定装置4上安装的钢筋7的竖向高度,进而能进一步对钢筋7的位置进行调整,操作方便,能满足正常教学的使用需求。具体实施时,实验时,进行升降机构的调整时,始终保证顶板9呈水平布设,同时顶板9的上端面始终不高于底座1的上端面;当钢筋7安装在钢筋插孔5内时,钢筋插孔5的孔底不低于底座1的上端面;当钢筋7安装在圆形沉孔6内时,圆形沉孔6的孔底不低于底座1的上端面。具体实施时,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用实验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钢筋固定装置、以及罩设在所述钢筋固定装置(4)外部的罩壳,所述罩壳包括筒体(2)和嵌装在筒体(2)上部的盖板(3),所述筒体(2)的下端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钢筋固定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钢筋固定装置(4)为圆柱形的混凝土块且其呈竖向布设,所述钢筋固定装置(4)上沿其周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钢筋插孔(5),所述钢筋插孔(5)为盲孔且其呈竖向布设,所述钢筋插孔(5)的上端延伸至钢筋固定装置(4)的顶面,所述钢筋固定装置(4)的上端开设有圆形沉孔(6),所述圆形沉孔(6)与钢筋固定装置(4)呈同轴布设,所述圆形沉孔(6)的孔壁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用于卡装钢筋(7)的弹性卡装件(8);/n所述底座(1)为上部开口的空心立方体底座,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1)内,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体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体上部的顶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用实验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钢筋固定装置、以及罩设在所述钢筋固定装置(4)外部的罩壳,所述罩壳包括筒体(2)和嵌装在筒体(2)上部的盖板(3),所述筒体(2)的下端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钢筋固定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钢筋固定装置(4)为圆柱形的混凝土块且其呈竖向布设,所述钢筋固定装置(4)上沿其周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钢筋插孔(5),所述钢筋插孔(5)为盲孔且其呈竖向布设,所述钢筋插孔(5)的上端延伸至钢筋固定装置(4)的顶面,所述钢筋固定装置(4)的上端开设有圆形沉孔(6),所述圆形沉孔(6)与钢筋固定装置(4)呈同轴布设,所述圆形沉孔(6)的孔壁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用于卡装钢筋(7)的弹性卡装件(8);
所述底座(1)为上部开口的空心立方体底座,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1)内,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体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体上部的顶板(9)。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用实验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铰接有门体(1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钢筋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旺林朱涛夏连学刘文娟李宇游江涛王玮朱铁增刘雅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