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团聚体分析仪用去除土壤上清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717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团聚体分析仪用去除土壤上清液装置,包括底座和有孔烧杯,所述底座的上方垂直安设有铝盒,且铝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测定仪,所述测定仪的内部下方活动连接有震动板,且震动板的内部安装有钢绳。该土壤团聚体分析仪用去除土壤上清液装置,与现有的普通土壤团聚体分析仪用去除土壤上清液装置相比,这个去除土壤上清液装置主要是针对红色文字部分中直接倒掉上清液步骤存在不足而配置的简易装置,一方面,每一级筛子冲洗液的量通常都比较多,都需要静置一段时间,去掉上清液,以加快试验进度;另一方面,在去掉上清液时,本配件的使用可以避免扰动底层土壤溶液,减少或避免土壤损失,实验结果更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团聚体分析仪用去除土壤上清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土壤团聚体分析仪用去除土壤上清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日渐加剧,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壤污染尤为突出,土壤团聚体分析成为其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土壤团聚体分析中,不同的土壤类型需要的团聚体分析仪的套筛频率要求不同,同时因为套筛内空气一次性无法排净影响研究结果。现有的土壤团聚体分析仪,不具备去除土壤上清液的装置结构,使得筛子上的水冲洗导有孔烧杯后,需要静置-小时,效率较低,同时静置完后再转入铝盒,工作流程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土壤团聚体分析仪,不具备去除土壤上清液的装置结构,使得筛子上的水冲洗导有孔烧杯后,需要静置-小时,效率较低,同时静置完后再转入铝盒,工作流程较为复杂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土壤团聚体分析仪用去除土壤上清液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土壤团聚体分析仪用去除土壤上清液装置,包括底座和有孔烧杯,所述底座的上方垂直安设有铝盒,且铝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测定仪,所述测定仪的内部下方活动连接有震动板,且震动板的内部安装有钢绳,所述钢绳的下方垂直安设有水桶,且水桶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筛子,所述有孔烧杯位于铝盒的右侧,且有孔烧杯的内部开设有烧杯孔,所述烧杯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橡皮管,且橡皮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转杆,且转杆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吹灰球,所述橡皮管的下方水平安设有水槽,且水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管杆。优选的,所述铝盒呈垂直状安置于底座的上表面,且测定仪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震动板呈垂直状安置于测定仪的下表面,且钢绳呈对称状安置于测定仪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水桶呈垂直状安置于钢绳的下表面,且筛子的后端与水桶的前端之间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橡皮管与烧杯孔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固定块呈水平状安置于橡皮管的右侧。优选的,所述吹灰球通过转杆与橡皮管构成旋转结构,且橡皮管贯穿于固管杆的内部。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装置通过测定仪、震动板、钢绳、水桶和筛子之间的相互配合,筛子通过测定仪内的震动板震动,震动完成后,使用者将水桶和筛子一并拿出,等筛子内的水滴干后,便可将其放置实验台上进行下一步工序,该设计提高装置的测定效率,省时省力,间接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2、装置通过有孔烧、烧杯孔和橡皮管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该设计针对现有技术中上清液步骤存在不足而配置的装置,该设计可减少装置的静置时间,加快实验的进度,同时该设计可以避免扰动底层土壤溶液,减少或避免土壤的损失,安全又可靠;3、装置通过固定块、转杆、吹灰球、水槽和固管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当橡皮管需要放液时,吹灰球将会通过液体的冲击力开启,当液体流尽时,将通过吹灰球的重力,将橡皮管闭合,该设计使得试验结果更准确与直接从烧杯倒掉上清液相比,避免扰动底层土壤溶液,减少或避免土壤损失,实验结果更可靠。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烧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铝盒;3、测定仪;4、震动板;5、钢绳;6、水桶;7、筛子;8、有孔烧杯;9、烧杯孔;10、橡皮管;11、固定块;12、转杆;13、吹灰球;14、水槽;15、固管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该一种土壤团聚体分析仪用去除土壤上清液装置,包括底座1和有孔烧杯8,底座1的上方垂直安设有铝盒2,且铝盒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测定仪3,测定仪3的内部下方活动连接有震动板4,且震动板4的内部安装有钢绳5铝盒2呈垂直状安置于底座1的上表面,且测定仪3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震动板4呈垂直状安置于测定仪3的下表面,且钢绳5呈对称状安置于测定仪3的内部,装置通过测定仪3、震动板4、钢绳5、水桶6和筛子7之间的相互配合,筛子7通过测定仪3内的震动板4震动,震动完成后,使用者将水桶6和筛子7一并拿出,等筛子7内的水滴干后,便可将其放置实验台上进行下一步工序,该设计提高装置的测定效率,省时省力,间接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和有孔烧杯8,底座1的上方垂直安设有铝盒2,且铝盒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测定仪3,测定仪3的内部下方活动连接有震动板4,且震动板4的内部安装有钢绳5,钢绳5的下方垂直安设有水桶6,且水桶6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筛子7,有孔烧杯8位于铝盒2的右侧,且有孔烧杯8的内部开设有烧杯孔9,水桶6呈垂直状安置于钢绳5的下表面,且筛子7的后端与水桶6的前端之间紧密贴合,橡皮管10与烧杯孔9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固定块11呈水平状安置于橡皮管10的右侧,装置通过有孔烧、烧杯孔9和橡皮管10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该设计针对现有技术中上清液步骤存在不足而配置的装置,该设计可减少装置的静置时间,加快实验的进度,同时该设计可以避免扰动底层土壤溶液,减少或避免土壤的损失,安全又可靠;如图1和图2所示,烧杯孔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橡皮管10,且橡皮管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的内部安装有转杆12,且转杆12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吹灰球13,橡皮管10的下方水平安设有水槽14,且水槽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管杆15,吹灰球13通过转杆12与橡皮管10构成旋转结构,且橡皮管10贯穿于固管杆15的内部,装置通过固定块11、转杆12、吹灰球13、水槽14和固管杆15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当橡皮管10需要放液时,吹灰球13将会通过液体的冲击力开启,当液体流尽时,将通过吹灰球13的重力,将橡皮管10闭合,该设计使得试验结果更准确与直接从烧杯倒掉上清液相比,避免扰动底层土壤溶液,减少或避免土壤损失,实验结果更可靠。工作原理:使用者将野外取土过8mm筛,并把石块及大于8mm的根系挑出,风干,然后使用者用土壤团聚体测定仪3(套筛:2000um,250um,53um)进行团聚体分级,使用者首先把土壤团聚体测定仪3的水桶6及各级筛子7洗净,并用蒸馏水冲洗一遍,再向土壤团聚体测定仪3的水桶6内装入约2/3桶蒸馏水,将筛子7依次套好2000um筛子7在最上面,依次是250um,53um,用橡皮筋固定套好的筛子7,挂好,并使筛子7处于上下震动的最下端,再向水桶6入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水面淹没约筛子7高的2/3处,随后使用者称取50g风干土平铺于2000um筛子7上,浸没10min之后,使用者开启测定仪3,使筛子7通过震动板4以30次/min的频率震动10min,之后,关闭测定仪3,小心地将水桶6及筛子7一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团聚体分析仪用去除土壤上清液装置,包括底座(1)和有孔烧杯(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垂直安设有铝盒(2),且铝盒(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测定仪(3),所述测定仪(3)的内部下方活动连接有震动板(4),且震动板(4)的内部安装有钢绳(5),所述钢绳(5)的下方垂直安设有水桶(6),且水桶(6)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筛子(7),所述有孔烧杯(8)位于铝盒(2)的右侧,且有孔烧杯(8)的内部开设有烧杯孔(9),所述烧杯孔(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橡皮管(10),且橡皮管(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内部安装有转杆(12),且转杆(12)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吹灰球(13),所述橡皮管(10)的下方水平安设有水槽(14),且水槽(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管杆(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团聚体分析仪用去除土壤上清液装置,包括底座(1)和有孔烧杯(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垂直安设有铝盒(2),且铝盒(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测定仪(3),所述测定仪(3)的内部下方活动连接有震动板(4),且震动板(4)的内部安装有钢绳(5),所述钢绳(5)的下方垂直安设有水桶(6),且水桶(6)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筛子(7),所述有孔烧杯(8)位于铝盒(2)的右侧,且有孔烧杯(8)的内部开设有烧杯孔(9),所述烧杯孔(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橡皮管(10),且橡皮管(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内部安装有转杆(12),且转杆(12)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吹灰球(13),所述橡皮管(10)的下方水平安设有水槽(14),且水槽(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管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团聚体分析仪用去除土壤上清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盒(2)呈垂直状安置于底座(1)的上表面,且测定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罗淑政
申请(专利权)人:忻州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