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四海专利>正文

一种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699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集光电和光热转化于一体的太阳能电池板,用于热能吸收的水循环系统集成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部,导致太阳能电池板结构复杂,不易维修的问题。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包括集热块和设置在集热块上的若干个太阳能吸收板;太阳能吸收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表面透明隔层、太阳能发电层、绝缘导热层和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设有热能输出部;集热块与导热片上的热能输出部相连,导热片通过热能输出部将热能传输至集热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导热片和加热块来传输热能,太阳能吸收板吸收的热能,集热块独立于太阳能吸收板的结构之外,避免了太阳能吸收板过于复杂,而导致的维修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发电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由于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成电能时,同时会有大量的热能产生,太阳能电池板无法将热能转换成有效能源,往往会浪费掉。为了解决太阳能电池板无法将太阳能转换成的热能变成有效能源的问题,目前有些太阳能电池板集光电和光热转化为一体,光热部分是通过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部设置水循环系统,来吸收太阳能转化的热能;但是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部设置水循环系统,导致太阳能电池板的内部结构复杂化,生产和维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集光电和光热转化于一体的太阳能电池板,用于热能吸收的水循环系统集成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部,导致太阳能电池板结构复杂,不易维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包括集热块和设置在集热块上的若干个太阳能吸收板;所述太阳能吸收板,包括从一侧到另一侧依次设置的表面透明隔层、太阳能发电层、绝缘导热层和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设有热能输出部;所述集热块,与导热片上的热能输出部相连,且导热片通过热能输出部将热能传输至集热块。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集热块上的若干个热能吸收板。在本方案中,集热块上除了设置具备电能和和热能同时吸收的太阳能吸收板,还设置了只吸收热能的吸收板;此方案适用于对热能需求多的应用环境下。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热能吸收板由导热片和涂覆在导热片上的聚热涂层构成,所述热能吸收板通过导热片上的热能输出部与集热块相连并通过热能输出部将热能传输至集热块。本方案中,热能吸收板的导热片与太阳能吸收板的导热片均设有热能输出部。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导热片的热能输出部为从导热片上延伸出的插板,所述集热块上设有与热能输出部匹配的插槽。在本方案中,热能输出部采用插板,同时兼具热能输出和连接热能接收件的作用;插板和插槽的配合使用,便于集热块与太阳能吸收板的拆装。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导热片为长方形;所述导热片的热能输出部为导热片的一端,所述插槽为U形的弹性卡槽。在本方案中,将导热片设置成长方形,在光电、光热太阳能板组合使用时,可以节省排布空间;设置成长方形,可以将导热片的一端直接设置成热能输出部,结构简单,便于制造;采用弹性卡槽与插板配合,便于固定。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集热块内设有热传递通道。热传递通道通过水或其它流体介质,可以将集热块吸收的热量传输给热水器等热能存储/吸收物体。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太阳能发电层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导热片采用超导热材料制成。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还包括设有保温层的外壳。设置保温层,可以减少热能的流失。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还包括导热板;导热板其中一侧的上半部涂覆有聚热涂层,导热板另一侧的上半部设有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板;保温层与导热片之间设有与导热板下半部相匹配的插孔,插孔开口向上,导热板通过可插拔的方式设置在插孔内。在本方案中,增设了可拆卸的导热板,由于环境和地理位置等关系,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产生的热能较少,不足以达到应用的条件,通过增设的导热板来吸收更多的热能,以供正常使用,可以按需装配。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还包括导热板;导热板其中一侧的上半部涂覆有聚热涂层;导热板另一侧的上半部设有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板;保温层与导热片之间设有与导热板相匹配的插孔,插孔开口向上,插孔的顶部铰接有挡板;导热板包括收缩状态和伸出状态;当导热板处于收缩状态时,导热板插接在插孔内,且导热板设有聚热涂层的一侧与导热片贴合,保温板与保温层贴合;当导热板处于伸出状态时,导热板上的聚热涂层和保温板位于插孔的外部,挡板转动至保温板的下端并支撑起保温板,且在挡板的挤压下,导热板与导热片贴合在一起。在本方案中,增设了可拆卸的导热板,由于环境和地理位置等关系,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产生的热能较少,不足以达到应用的条件,通过增设的导热板来吸收更多的热能,以供正常使用;且由于导热板比较轻薄,运输或存放时容易损坏,导热板采用隐藏式,在运输和存放时,不易发生损坏且占用空间较小,顾客可以按需装配。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导热板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提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采用导热片替代了现有技术中S形水管构成的水循环系统,一方面,太阳能板的结构简化,比较轻薄,降低了制造和维修成本;另一方面,导热片热量接收时采用的是面接触,S形水管的在接收能量时采用线接触,S形水管中存在很大的空白面积,导热片受热面积较S形水管的受热面积大,热传递效率更高。此外,本技术中设有集热块,若干个太阳能吸收板均与集热块相连接,太阳能吸收板吸收的热能,统一由集热块吸收转化,转化效率高,且集热块独立于太阳能吸收板的结构之外,避免了太阳能吸收板过于复杂,而导致的维修不便的问题。此外,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调整太阳能吸收板的数量,以满足实际的需求。由于现有技术中,S形水管构成的水循环系统使用寿命普遍低于太阳能电板的使用寿命,两者集合会大大降低使用寿命;由于维修成本高,故报废率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附图。图1是实施例一中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太阳能吸收板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一中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二中,其中一种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热能吸收板安装在集热块上的侧视图;图8是热能吸收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9是热能吸收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三中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三中导热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三中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实施例三种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号说明:01-太阳能吸收板;02-热能吸收板;1-表面透明隔层;2-太阳能发电层;3-绝缘导热层;4-导热片;41-热能输出部;5-集热块;51-热传递通道;52-插槽;53-弹性夹板;6-导热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块和设置在集热块上的若干个太阳能吸收板;/n所述太阳能吸收板,包括从一侧到另一侧依次设置的表面透明隔层、太阳能发电层、绝缘导热层和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设有热能输出部;/n所述集热块,与导热片上的热能输出部相连,且导热片通过热能输出部将热能传输至集热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块和设置在集热块上的若干个太阳能吸收板;
所述太阳能吸收板,包括从一侧到另一侧依次设置的表面透明隔层、太阳能发电层、绝缘导热层和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设有热能输出部;
所述集热块,与导热片上的热能输出部相连,且导热片通过热能输出部将热能传输至集热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集热块上的若干个热能吸收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吸收板由导热片和涂覆在导热片上的聚热涂层构成,所述热能吸收板通过导热片上的热能输出部与集热块相连并通过热能输出部将热能传输至集热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的热能输出部为从导热片上延伸出的插板,所述集热块上设有与热能输出部匹配的插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为长方形;所述导热片的热能输出部为导热片的一端,所述插槽为U形的弹性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和光热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块内设有热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四海吴伟俊
申请(专利权)人:赵四海吴伟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