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92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LED灯的领域,尤其涉及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包括车灯壳体、设于车灯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设于电路板上的灯源,还包括设于车灯壳体上与所述电路板一端接触用于将热量传递出车灯壳体外的散热组件,和设于车灯壳体上与所述电路板另一端或所述灯源相对的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组件。其通过在车灯外壳内设置双散热结构,加强对电路板以及其上的LED灯源进行散热,从而可增大LED灯源的功率,无需担心发热量大的问题,而且一侧使用直接与电路板接触的散热组件,另一侧采用散热风扇或第二散热组件的双散热结构,其比才有双风扇的扇热结构成本要低,而且结构更为简单,部件较少,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
本技术属于汽车LED灯的领域,尤其涉及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
技术介绍
汽车LED灯,也称汽车前照灯,其与安全驾驶紧密联系。LED是一种高效节能新光源,LED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照明部件。现有的LED车灯,其由于受到散热的限制,其功率无法进一步提高,从而限制了车灯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LED车灯的散热效果无法提升导致限制了车灯性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包括车灯壳体、设于车灯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设于电路板上的灯源,还包括设于车灯壳体上与所述电路板一端接触用于将热量传递出车灯壳体外的散热组件,和设于车灯壳体上与所述电路板另一端或所述灯源相对的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组件。如上所述的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车灯壳体上端且与所述电路板上端连接。如上所述的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所述第二散热组件为鳍片以及热导管,所述热导管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鳍片连接在所述热导管上。如上所述的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所述散热组件为位于车灯壳体上端且与车灯壳体一体成型的散热片。如上所述的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所述散热片缠设于所述车灯壳体外表面上,且从上端延伸至内部与所述电路板接触。如上所述的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所述车灯壳体上端具有安装位,所述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安装位内。如上所述的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所述散热组件为设于安装位内与电路板连接的散热鳍片。如上所述的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所述散热鳍片下端中部具有可供所述电路板卡入安装的卡接部。如上所述的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所述散热组件为设于安装位内与电路板连接的散热铝件。如上所述的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所述电路板端部卡入安装至散热铝件内,所述散热铝件外周设有多个向外延伸其间隔设置的散热翼片。如上所述的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所述车灯壳体内还设有与所述电路板接触且与所述散热风扇相对的第二散热鳍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了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其通过在车灯外壳内设置双散热结构,加强对电路板以及其上的LED灯源进行散热,从而可增大LED灯源的功率,无需担心发热量大的问题,而且一侧使用直接与电路板接触的散热组件,另一侧采用散热风扇或第二散热组件的双散热结构,其比才有双风扇的扇热结构成本要低,而且结构更为简单,部件较少,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散热鳍片);图4为本技术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散热铝件);图5为本技术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的第二散热组件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双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如图1至图4所示,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包括车灯壳体1、设于车灯壳体1内的电路板2以及设于电路板2上的灯源3,还包括设于车灯壳体1上与所述电路板2一端接触用于将热量传递出车灯壳体1外的散热组件4,和设于车灯壳体1上与所述电路板2另一端或所述灯源3相对的散热风扇5和第二散热组件6。本技术提供了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其通过在车灯外壳内设置双散热结构,加强对电路板以及其上的LED灯源进行散热,从而可增大LED灯源的功率,无需担心发热量大的问题,而且一侧使用直接与电路板接触的散热组件,另一侧采用散热风扇的双散热结构,其比才有双风扇的扇热结构成本要低,而且结构更为简单,部件较少,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4位于所述车灯壳体1上端且与所述电路板2上端连接。其从端部对电路板进行散热,而且位于车灯壳体的端部,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大,散热效果良好。本申请中散热组件可以设计为散热金属鳍片、散热金属鳍片可以设计为铜片、铝件。且散热组件可以与铜基板直接相连接,或者可以设计与导热导管相连接,能够更高的为光源系统导热散热。散热组件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所述散热组件4为位于车灯壳体1上端且与车灯壳体1一体成型的散热片。具体地,所述散热片缠设于所述车灯壳体1外表面上,且从上端延伸至内部与所述电路板2接触。其结构简单,散热组件为壳体的一部分,组装方便。散热组件的实施例二:所述车灯壳体1上端具有安装位401,所述散热组件4设于所述安装位401内。采用组装式安装,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散热组件可更换,可根据不同功率大小的车灯参数来设置不同的散热件,形成良好的产品等级划分,对应节约成本。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散热组件4为设于安装位401内与电路板2连接的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下端中部具有可供所述电路板2卡入安装的卡接部。或者,如图3所示,所述散热组件4为设于安装位401内与电路板2连接的散热铝件。所述电路板2端部卡入安装至散热铝件内,所述散热铝件外周设有多个向外延伸其间隔设置的散热翼片。通过散热鳍片或散热铝件直接卡入至电路板的端部形成接触安装,电路板的热量可通过散热鳍片或散热铝片传递出去,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第二散热组件的实施例一:如图4所示,所述车灯壳体1内还设有与所述电路板2接触且与所述散热风扇5相对的第二散热鳍片51。即所述第二散热组件为第二散热鳍片。本方案采用鳍片与散热风扇的形式对电路板的另一端或灯珠处进行高效散热,所述电路板位于LED灯源下方设有向下延伸的侧边,所述第二散热鳍片51中设有可供该侧边卡入的卡位,通过第二散热鳍片的设置,有效将电路板上大量的热量进行传递到第二散热鳍片上,再通过散热风扇即可达到高效散热的效果。第二散热组件的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散热组件6为鳍片以及热导管61,所述热导管61连接在所述电路板2上,所述鳍片连接在所述热导管61上。该方案与上述方案不同在于,采用鳍片和热导管,配合散热风扇,这样可使得产品的成本更低,而且散热效果好。该方案的扇热效果相比下是最好的,可根据不同车灯参数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实施例,来使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包括车灯壳体(1)、设于车灯壳体(1)内的电路板(2)以及设于电路板(2)上的灯源(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车灯壳体(1)上与所述电路板(2)一端接触用于将热量传递出车灯壳体(1)外的散热组件(4),和设于车灯壳体(1)上与所述电路板(2)另一端或所述灯源(3)相对的散热风扇(5)和第二散热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包括车灯壳体(1)、设于车灯壳体(1)内的电路板(2)以及设于电路板(2)上的灯源(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车灯壳体(1)上与所述电路板(2)一端接触用于将热量传递出车灯壳体(1)外的散热组件(4),和设于车灯壳体(1)上与所述电路板(2)另一端或所述灯源(3)相对的散热风扇(5)和第二散热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6)为鳍片以及热导管(61),所述热导管(61)连接在所述电路板(2)上,所述鳍片连接在所述热导管(6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4)为位于车灯壳体(1)上端且与车灯壳体(1)一体成型的散热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缠设于所述车灯壳体(1)外表面上,且从上端延伸至内部与所述电路板(2)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宝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易事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