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浮动直线轴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76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轴浮动直线轴承座,其插入的圆轴可以实行左右滑动,上下翘起,不会发生卡轴或卡死现象。一种轴浮动直线轴承座,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轴座;底座上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部固定在底座上,转轴的中部贯穿过轴座,轴座在底座上绕转轴前后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浮动直线轴承座
本技术属于轴承座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轴浮动直线轴承座。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轴承座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且轴承座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其种类和数量也与日俱增。轴承座是用来安装、固定轴承,轴承内安装轴,并能够承受一定支撑力的座体,其可分为分体式(剖分式)轴承座、滑动轴承座、滚动轴承座、带法兰的轴承座、外球面轴承座等。但是大多数轴承座在平台上是固定不动,存在以下不足:圆轴的两端插入轴承座内,如果圆轴长度很长,就需要前后两个轴承座的平行误差很小,不然长度很长的圆轴就无法正常插入安装,因为圆轴越长,前后平行误差会逐渐放大,倾斜的角度也会越明显,安装在圆轴上的滑块越容易受到影响,产生卡轴或者卡死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浮动直线轴承座,其插入的圆轴可以实行左右滑动,上下翘起,不会发生卡轴或卡死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轴浮动直线轴承座,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轴座;底座上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部固定在底座上,转轴的中部贯穿过轴座,轴座在底座上绕转轴前后转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凹陷有凹坑,凹坑的中间开设有第一通孔;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通孔的两端;轴座包括连接块,连接块穿入转轴并且设在第一通孔内;连接块的顶部设有安装块,安装块架设在凹坑内,安装块的内部用于安装轴承,安装块的底面与凹坑的上表面存在间距,凹坑的两侧壁宽度大于安装块的宽度。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转轴的两端插入底座,沉头螺丝旋入底座并与转轴固定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安装块在凹坑内可向左或右平移3毫米;安装块的底面与凹坑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1.5毫米。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开设有围绕径向的卡槽;轴承的外表面凸出有凸块,凸块嵌入凹坑内用于限制轴承沿轴向移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若干个凸块沿圆周等距分布。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卡槽上开设有限位孔;轴承的外表面凸出有限位块,限位块嵌入限位孔内用于限位轴承沿轴向转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轴承的内表面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凹槽,若干的凹槽沿轴承的轴向分布。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底座和轴座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轴承采用工程塑料制成。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轴浮动直线轴承座,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转轴,转轴上安装可以转动和左右移动的轴座,圆轴插入轴座内,可以补偿调准和平行度误差,可以左右实行3毫米的滑动,上下1.5毫米的翘起;此结构可以有效的让黄两根水平圆轴时的平行要求降低,不会产生卡轴或者卡死的现象,更好的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轴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轴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轴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底座01;凹坑010;第一通孔0100;轴座02;连接块020;安装块021;第二通孔022;卡槽023;限位孔024;转轴03;轴承04;凸块040;限位块041;凹槽0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轴浮动直线轴承座,包括底座01,底座01的两端开设孔洞穿过螺栓固定在平台上,两个底座01平行设置,两个底座01之间安装一个轴,两根轴平行设置,滑块安装两根轴上,四个底座01连线呈矩形;底座01上转动连接有轴座02,轴座02用于插入轴;底座01上设有转轴03,转轴03的两端部固定在底座01上,转轴03的中部贯穿过轴座02,轴座02在底座01上绕转轴03前后转动。如上所述,在底座01上设置转轴03,转轴03的两端在底座01上,转轴03穿过轴座02,实现轴座02在转轴03上前后转动,和左右移动;轴插入轴座02内,若前后轴座02之间存在误差,可以滑动或转动实现补偿调准,平行误差;例如,两根圆轴要平行设置,在两根圆轴上安装一个滑块,圆轴的两端分别插入一个底座01上的轴座02内,滑块在两根圆轴上移动,两根圆轴如果不是很精准平行,轴座02就会在底座01上移动、翘起,达到“浮动”的效果,使得圆轴略微修正,因此不会产生卡轴或卡死的现象,更好的提高底座01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底座01的上表面中部凹陷有凹坑010,凹坑010的中间开设有第一通孔0100,凹坑010的两端设有凸出的高台;转轴0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通孔0100的两端,转轴0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端的高台内,转轴03横跨过第一通孔0100;轴座02包括连接块020,连接块020穿入转轴03并且设在第一通孔0100内,连接块020设置在第一通孔0100内实现连接限位作用;连接块020的顶部设有安装块021,安装块021架设在凹坑010内,安装块021的内部用于安装轴承04,安装块021的底面与凹坑010的上表面存在间距,凹坑010的两侧壁宽度大于安装块021的宽度。如上所述,轴座02的安装块021与底座01之间存在间隙,实现连接块020带动安装块021左右移动,或者绕转轴03转动;进一步的,转轴03的两端插入底座01,沉头螺丝旋入底座01并与转轴03固定连接。如上所述,采用沉头螺丝固定转轴03的两端提高连接牢固度,也能够方便后期拆装下;进一步的,安装块021在凹坑010内可向左或右平移3毫米,即凹坑010的宽度B大于安装块021的宽度6毫米,这样安装块021可以左右平移,并带动圆轴微调;安装块021的底面与凹坑010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A为1.5毫米,实现安装块021绕转轴03旋转,能够达到5度的角度翘起,对于长度很长的圆轴,这是很明显的。如上所述,轴座02的连接块020在第一通孔0100内可自由活动,轴座02的安装孔与凹坑010存在间隙,连接块020带动安装孔移动和转动,实现对插入的圆轴微调;进一步的,安装块02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022,第二通孔022的内壁开设有围绕径向的卡槽023,卡槽023环状状;轴承04的外表面凸出有凸块040,凸块040嵌入凹坑010内用于限制轴承04沿轴向移动。如上所述,在安装内设有轴承04,圆轴插入轴承04内,增长底座01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若干个凸块040沿圆周等距分布。如上所述,凸块040均匀分布,使得轴承04在安装块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浮动直线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轴座;底座上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部固定在底座上,转轴的中部贯穿过轴座,轴座在底座上绕转轴前后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浮动直线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轴座;底座上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部固定在底座上,转轴的中部贯穿过轴座,轴座在底座上绕转轴前后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浮动直线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凹陷有凹坑,凹坑的中间开设有第一通孔;
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通孔的两端;
轴座包括连接块,连接块穿入转轴并且设在第一通孔内;连接块的顶部设有安装块,安装块架设在凹坑内,安装块的内部用于安装轴承,安装块的底面与凹坑的上表面存在间距,凹坑的两侧壁宽度大于安装块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浮动直线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转轴的两端插入底座,沉头螺丝旋入底座并与转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浮动直线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安装块在凹坑内可向左或右平移3毫米;安装块的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剑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萨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