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马桶用集成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506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2
一种智能马桶用集成电路板,涉及智能马桶技术领域,包括焊接在电路板上的中央处理器CPU、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电性连接的冲水控制电路模块、若干开关控制电路模块、若干加热控制电路模块、若干检测控制电路模块,所述冲水控制电路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冲水控制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冲水接口组成,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开关控制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开关接口组成。通过将冲水、加热、开关、检测等多种控制电路印制在同一块电路板上,电路板体积更紧凑,线路更整洁,检修更方便;通过设置多个开关控制电路模块、多个加热控制模块、多个检测控制电路模块,使得电路板的扩展性更强,可以扩展更多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马桶用集成电路板
本技术涉及智能马桶
,特别是一种智能马桶用集成电路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马桶拥有越来越多的功能,例如臀部清净、下身清净、移动清净、水温加热、坐圈保温、暖风烘干、自动除臭、静音落座等等,这些功能通常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控制按钮来进行操作;智能马桶的功能越来越多,每种功能需要对应的控制电路来进行控制,使得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智能马桶内部控制电路板设置众多,相互之间通过线缆连接,造成马桶体积大、扩展有限、线路复杂、检修不便。现亟需一种集成度更高的电路板,将众多控制电路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体积更紧凑、便于功能扩展和维护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马桶用集成电路板,将众多控制电路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体积更紧凑、便于功能扩展和维护检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马桶用集成电路板,包括焊接在电路板上的中央处理器CPU、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电性连接的冲水控制电路模块、若干开关控制电路模块、若干加热控制电路模块、若干检测控制电路模块;所述冲水控制电路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冲水控制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冲水接口组成;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开关控制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开关接口组成;所述加热控制电路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加热控制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加热接口组成;所述检测控制电路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检测控制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检测接口组成。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电性连接的流速调节电路模块,所述流速调节电路控制模块包括印刷在电路板上的流速调节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流速接口组成。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电性连接的语音提示模块,所述语音提示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语音提示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喇叭组成。进一步地,所述冲水控制电路为:中央处理器CPU的针脚CPU0分别连接电阻R1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电路R2的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VMOS管Q2的栅极,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输入电源VCC和VMOS管Q2的源极,VMOS管Q2的漏极分别连接VMOS管Q3的漏极和冲水接口CN1的一脚,VMOS管Q3的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VMOS管Q3的源极和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中央处理器CPU的针脚CPU2和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和电路R10的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8的一端和VMOS管Q5的栅极,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输入电源VCC和VMOS管Q5的源极,VMOS管Q5的漏极分别连接VMOS管Q6的漏极和冲水接口CN1的另一脚,VMOS管Q6的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11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VMOS管Q6的源极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为:中央处理器CPU的针脚CPU3连接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和VMOS管Q7的栅极,VMOS管Q7的源极和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VMOS管Q7的漏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开关接口CN2的一脚,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连接输入电源VCC和开关接口CN2的另一脚。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控制电路为:加热接口的一脚连接交流火线ACN,加热接口的另一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双向触发二极管TR1的一端和电阻R15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双向输出光电耦合管PC1输出口一端,双向输出光电耦合管PC1的阳极连接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源VCC,双向输出光电耦合管PC1的阴极连接中央处理器CPU的针脚CPU4,双向输出光电耦合管PC1输出口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和双向触发二极管TR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双向触发二极管TR1的另一端和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交流零线ACL。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控制电路为:中央处理器CPU的针脚CPU5连接电容C3的一端和电阻R19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0的一端和检测接口CN4的一脚,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源VCC,检测接口CN4的另一脚接地。进一步地,所述流速调节电路为:中央处理器CPU的针脚CPU6连接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和电阻R25的一端,三极管Q8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和流速接口CN5的第一脚;中央处理器CPU的针脚CPU7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9的基极和电阻R26的一端,三极管Q9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和流速接口CN5的第二脚;中央处理器CPU的针脚CPU8连接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0的基极和电阻R27的一端,三极管Q10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和流速接口CN5的第三脚;中央处理器CPU的针脚CPU9连接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1的基极和电阻R28的一端,三极管Q1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和流速接口CN5的第四脚;三极管Q8的发射极、电阻R25的另一端、三极管Q9的发射极、电阻R26的另一端、三极管Q10的发射极、电阻R27的另一端、三极管Q11的发射极和电阻R28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5的负极均和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连接输入电源VCC,流速接口CN5的第五脚连接输入电源VCC。进一步地,所述语音提示电路为:中央处理器CPU的针脚CPU10连接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2的基极和电阻R30的一端,三极管Q12的发射极和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2的一端和三极管Q13的基极,电阻R32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源VCC和三极管Q13的发射极,三极管Q13的集电极连接极性电容C4的正极、电阻R36的一端和喇叭BZ的一端,极性电容C4的负极连接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6的另一端和喇叭BZ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4的集电极,三极管Q14的基极连接电阻R34一端和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连接中央处理器CPU的针脚CPU11,电阻R35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4的发射极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将冲水、加热、开关等多种控制电路印制在同一块电路板上,电路板体积更紧凑,线路更整洁,检修更方便;(2)通过设置多个开关控制电路模块、多个加热控制模块、多个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马桶用集成电路板,其特征是,包括焊接在电路板上的中央处理器CPU、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电性连接的冲水控制电路模块、若干开关控制电路模块、若干加热控制电路模块、若干检测控制电路模块;所述冲水控制电路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冲水控制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冲水接口组成;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开关控制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开关接口组成;所述加热控制电路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加热控制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加热接口组成;所述检测控制电路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检测控制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检测接口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马桶用集成电路板,其特征是,包括焊接在电路板上的中央处理器CPU、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电性连接的冲水控制电路模块、若干开关控制电路模块、若干加热控制电路模块、若干检测控制电路模块;所述冲水控制电路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冲水控制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冲水接口组成;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开关控制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开关接口组成;所述加热控制电路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加热控制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加热接口组成;所述检测控制电路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检测控制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检测接口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马桶用集成电路板,其特征是,还包括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电性连接的流速调节电路模块,所述流速调节电路控制模块包括印刷在电路板上的流速调节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流速接口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马桶用集成电路板,其特征是,还包括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电性连接的语音提示模块,所述语音提示模块由印刷在电路板上的语音提示电路和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喇叭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马桶用集成电路板,其特征是,所述冲水控制电路为:中央处理器CPU的针脚CPU0分别连接电阻R1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电路R2的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VMOS管Q2的栅极,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输入电源VCC和VMOS管Q2的源极,VMOS管Q2的漏极分别连接VMOS管Q3的漏极和冲水接口CN1的一脚,VMOS管Q3的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VMOS管Q3的源极和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中央处理器CPU的针脚CPU2和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和电路R10的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8的一端和VMOS管Q5的栅极,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输入电源VCC和VMOS管Q5的源极,VMOS管Q5的漏极分别连接VMOS管Q6的漏极和冲水接口CN1的另一脚,VMOS管Q6的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11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VMOS管Q6的源极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马桶用集成电路板,其特征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为:中央处理器CPU的针脚CPU3连接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和VMOS管Q7的栅极,VMOS管Q7的源极和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VMOS管Q7的漏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开关接口CN2的一脚,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连接输入电源VCC和开关接口CN2的另一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马桶用集成电路板,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控制电路为:加热接口的一脚连接交流火线ACN,加热接口的另一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双向触发二极管TR1的一端和电阻R15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6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在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希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