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坡面导线应力监测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649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坡面导线应力监测的固定装置,包括导轮和紧固装置,导轮被安置于基座之上,导轮上部固定有顶板,导轮两侧设置有面板,导轮的中心有固定轴,固定轴两端安装有紧固装置,固定轴下方设有防滑装置,导线被导轮与顶板或导轮与基座所夹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在一定受力范围内固定穿过导轮上方或导轮下方的导线,从而起到有效传递应力的作用,在导线式监测系统中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加有效监测数据量,且有利于确定具体变形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坡面导线应力监测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坡面导线应力监测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促进各地区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状态。由此,全国各地建设了为数众多的公路、铁路、桥梁、建筑等设施,然而在这些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开挖形成了大量的边坡。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受到气象、水文、地质、人类活动等多因素的不断影响,因而导致其工程安全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发生滑坡事故,将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如果能够对边坡工程采取实时监测措施,一旦坡体出现重大变形迹象,便可以及时进行预警以便安排人员进行加固或组织人员有序撤离,因此边坡监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目前在实际边坡监测中,大量边坡工程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监测方式对边坡进行监测。鉴于传统的人工监测方式人为误差较大,人工成本较高,无法满足实时监测的需求,且受天气和现场条件的诸多制约,因此中国专利CN110715628A提出了一种网格化边坡监测方法,即将连接有应力计和位移计的导线固定在边坡表面,利用导线的变形来实现边坡变形的有效监测,该方法具有覆盖面广、无线传输数据、实时自动监测等优点。然而上述专利中一条导线上所能采集到的数据量较为有限,监测点之间的间隔较大,难以定位具体变形位置,当坡面产生滑动时,其中位于坡面转弯点的导轮只能起到改变导线方向、支撑导线并有效传递位移的作用,无法有效传递坡体的下滑力;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装置进行改进,研发一款新的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坡面监测导线的固定装置,解决现有的导轮无法传递应力的缺点,并起到增加监测点位和缩小监测点间距的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坡面导线应力监测的固定装置,包括基座、导轮和紧固装置,基座上安装有面板,面板为两块,面板的上端安装有顶板,所述导轮的中心处设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与面板连接,所述导轮上设有导线槽,所述基座、顶板正对导线槽处均设有摩擦片,导轮与摩擦片配合实现导线的夹紧固定。优选的,所述导轮与固定轴的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导轮的一侧设有环形防滑槽,与环形防滑槽正对的面板上安装有螺钉,螺钉的一端延伸至环形防滑槽中。优选的,所述面板两侧开有竖向槽,固定轴的两端设置在竖向槽中。优选的,所述紧固装置包括C形夹片与止退螺母,所述C形夹片嵌入于所述竖向槽与所述固定轴之间,所述止退螺母安装在固定轴两端露出于C形夹片部分。优选的,所述基座四角各设有一个固定孔。本技术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使用本技术可以在导线上有效传递应力,使监测仪器在一条导线上同时获取位移数据和应力数据,同时采用多台本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一条导线分隔成多段半独立的导线,从而增大了监测密度,有助于进一步确定岩土工程变形的具体发生部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但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C形夹片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摩擦片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其中,1.基座,2.导线,3.导轮,4.顶板,5.面板,6.固定轴,7.摩擦片,8.紧固装置,9.螺钉,10.环形防滑槽。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基于坡面导线应力监测的固定装置,包括基座1、导轮2和紧固装置8,基座1上安装有面板,面板5为两块,面板5的上端安装有顶板4,所述导轮3的中心处设有固定轴6,固定轴6的两端与面板5连接,所述导轮2上设有导线槽,所述基座1、顶板4正对导线槽处均设有摩擦片7,导轮3与摩擦片7配合实现导线2的夹紧固定。进一步,所述导轮3与固定轴6的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导轮3的一侧设有环形防滑槽10,与环形防滑槽10正对的面板5上安装有螺钉9,螺钉9的一端延伸至环形防滑槽10中。进一步,所述面板5两侧开有竖向槽,固定轴6的两端设置在竖向槽中。进一步,所述紧固装置8包括C形夹片与止退螺母,所述C形夹片嵌入于所述竖向槽与所述固定轴6之间,所述止退螺母安装在固定轴6两端露出于C形夹片部分。进一步,所述基座1四角各设有一个固定孔。本技术的具体安装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固定装置的安装位置,完成基座的固定安装工作。2)张拉导线,使导线穿过导轮与摩擦片之间的空间。3)上下移动导轮,使其紧压导线和摩擦片,安装紧固装置,固定固定轴位置。4)安装螺钉,使得螺钉的一端置于环形防滑槽中,固定导轮位置。5)完成监测仪器的安装工作。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以实时监测岩质边坡平台处凌空侧的下滑力为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监测方案确定固定装置的具体安装位置,将膨胀螺丝打入基座1四角的固定孔中,使基座1固定在岩质边坡平台处凌空侧坡面上。步骤二,张拉导线2,使导线2通过导轮3与顶板4之间的空间。步骤三,向上移动面板5竖向槽中的固定轴6,使固定轴6紧紧压住导线2和摩擦片7,保持固定轴6的压紧状态,将紧固装置8中的C形夹片分别套入至固定轴6的两端上并使其插入至面板5的竖向槽中,在固定轴6露出于面板5两侧的端部分别拧上两颗紧固装置8中的止退螺母,拧紧紧固装置8中的止退螺母使紧固装置8中的C形夹片牢牢嵌入于面板5的竖向槽之中,从而保持固定轴6的竖向位置。步骤四,向紧固装置8下方的圆孔中拧入螺钉9,将螺钉9嵌入于防滑槽10之中,使导轮3无法旋转。步骤五,安装应力计和位移计,完成接线工作。采用上述安装过程,可以将导线2安装至固定装置中,当岩质坡面的下滑力小于摩擦片7对导线2的最大静摩擦力时,导线2不会发生滑动,因此导线2可以有效传递应力,导线2上的应力计便可以采集此时坡面下滑力的变化数据,当岩质坡面的下滑力大于摩擦片7对导线2的最大静摩擦力时,导线2产生滑动,因此导线2便可开始有效传递位移。同时,通过上述一种基于坡面导线应力监测的固定装置,事实上将原有的导轮改造成了一个传力点,该传力点处的应力可以由附近的监测仪器采集,从而提高了导轮的利用程度,增加了监测数据量并缩小了监测点的间隔距离,有助于边坡具体变形位置的进一步确定。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坡面导线应力监测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导轮和紧固装置,基座上安装有面板,面板为两块,面板的上端安装有顶板,所述导轮的中心处设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与面板连接,所述导轮上设有导线槽,所述基座、顶板正对导线槽处均设有摩擦片,导轮与摩擦片配合实现导线的夹紧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坡面导线应力监测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导轮和紧固装置,基座上安装有面板,面板为两块,面板的上端安装有顶板,所述导轮的中心处设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与面板连接,所述导轮上设有导线槽,所述基座、顶板正对导线槽处均设有摩擦片,导轮与摩擦片配合实现导线的夹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坡面导线应力监测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与固定轴的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导轮的一侧设有环形防滑槽,与环形防滑槽正对的面板上安装有螺钉,螺钉的一端延伸至环形防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毓浩徐立新聂永涛钱森富宇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咨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