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荣荣专利>正文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格构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48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格构梁,包括横格构梁本体、纵格构梁本体,所述横格构梁本体、纵格构梁本体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设有连接机构,所述横格构梁本体设有第一凹槽、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凹槽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凹槽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固接有第一拉杆,所述纵格构梁本体设有第二凹槽、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凹槽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凹槽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固接有第二拉杆,一方面可以通过连接机构将横格构梁本体、纵格构梁本体拼接、拆卸,另一方面可通过旋转固定螺栓,使旋转的锚杆进入坡体,使横格构梁本体、纵格构梁本体与坡体相接触,从而维护坡体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格构梁
本技术涉及矿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格构梁。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的迅速增加及矿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因矿山开采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口趋严重,特别是露天开采,不但影响自然景观、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诱发山体滑坡,造成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因此,如何恢复和重建已退化的矿山生态系统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课题。现有的矿山生态修复一般都会采用格构梁来对矿山坡体进行稳固,但是现在使用的格构梁大多都是多个格构梁固定制造的模块,无法进行拼接或拆卸,导致两两格构梁模块在一起使用时会产生缝隙,长期以往,大量水土会随缝隙流失,且当这些固定制造的格构梁模块有一处损害需要更换时,需更换整个格构梁模块,造成了资源了浪费,实用性低,因此,需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格构梁,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格构梁,包括多个横格构梁本体、多个纵格构梁本体,所述横格构梁本体、纵格构梁本体相互垂直处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底部、左侧、右侧皆固设有连接机构,所述固定块通过连接机构与横格构梁本体、纵格构梁本体相连接,所述横格构梁本体左右两端皆设置有一个第一凹槽、两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贯穿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凹槽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顶部和底部皆固接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贯穿第一滑槽并延伸至横格构梁本体外侧,所述纵格构梁本体上下两端皆设置有一个第二凹槽、两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贯穿设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凹槽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左侧和右侧皆固接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贯穿第二滑槽并延伸至纵格构梁本体外侧。优选的,所述横格构梁本体左端、右端的多个第一滑槽分别位于第一凹槽顶部和底部且与第一凹槽相连通,所述纵格构梁本体顶部、底部的多个第二滑槽分别位于第二凹槽左侧和右侧且与第二凹槽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中间贯穿固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部螺纹连接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右端固接有锚杆。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基座、把手、固定板、限位杆、第三弹簧、第三凹槽、活动板、第四凹槽,所述连接基座与固定块固接,所述连接基座与横格构梁本体、纵格构梁本体相接触,所述连接基座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连接基座上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三凹槽且两个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相连通,所述第三凹槽内部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连接基座外侧的一端固接有把手,所述限位杆位于第三凹槽内部的一端固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通过第三弹簧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套设在限位杆上,所述限位杆与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相接触,所述第四凹槽与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相接触。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与第三凹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皆为记忆金属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当需要安装横格构梁本体时,可通过拉动连接基座上的两个限位杆,使两个限位杆向相背离的方向运动,直至限位杆完全不在第四凹槽内部时,将横格构梁本体上的第一连接块放置于第四凹槽内部,松开限位杆,使限位杆与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限位孔相连接,从而安装完成,当需要安装纵格构梁本体时可按上述步骤将第二连接块放入连接基座内的第四凹槽内部,通过限位杆与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二限位孔相连接,完成安装;当有横格构梁本体损坏需要更换时,通过拉动限位杆,使限位杆远离第一限位孔,拉动第一拉杆,使第一连接块回到第一凹槽内部,即可拆除横格构梁本体,当有纵格构梁本体损坏需要更换时,也可按上述方法实现拆除。2、当横格构梁本体、纵格构梁本体连接好,需要固定在坡体时,可通过旋转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带动锚杆旋转,旋转的锚杆进入坡体,使横格构梁本体、纵格构梁本体与坡体相接触,从而达到维护坡体稳定,预防因坡体发生塌陷的效果,且固定、拆卸只需通过旋转固定螺栓即可,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横格构梁本体与第一连接块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纵格构梁本体与第二连接块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横格构梁本体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纵格构梁本体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固定螺栓与锚杆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块;2-横格构梁本体;3-纵格构梁本体;4-固定螺栓;5-螺纹套;6-锚杆;7-第一拉杆;8-第一限位孔;9-第一连接块;10-第一弹簧;11-第一凹槽;12-第一滑槽;14-第二弹簧;15-第二连接块;16-第二限位孔;17-第二拉杆;18-第二凹槽;19-第二滑槽;20-连接机构;200-连接基座;201-把手;202-固定板;203-限位杆;204-第三弹簧;205-第三凹槽;206-活动板;207-第四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7所示,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格构梁,包括多个横格构梁本体2、多个纵格构梁本体3,横格构梁本体2左端、右端的多个第一滑槽12分别位于第一凹槽11顶部和底部且与第一凹槽11相连通,纵格构梁本体3顶部、底部的多个第二滑槽19分别位于第二凹槽18左侧和右侧且与第二凹槽18相连通,横格构梁本体2、纵格构梁本体3相互垂直处设置有固定块1,固定块1中间贯穿固设有螺纹套5,螺纹套5内部螺纹连接固定螺栓4,固定螺栓4右端固接有锚杆6,固定块1顶部、底部、左侧、右侧皆固设有连接机构20,连接机构20包括连接基座200、把手201、固定板202、限位杆203、第三弹簧204、第三凹槽205、活动板206、第四凹槽207,连接基座200与固定块1固接,连接基座200与横格构梁本体2、纵格构梁本体3相接触,连接基座200上设置有第四凹槽207,连接基座200上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三凹槽205且两个第三凹槽205与第四凹槽207相连通,第三凹槽205内部固设有固定板202,固定板202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杆203,限位杆203位于连接基座200外侧的一端固接有把手201,限位杆203位于第三凹槽205内部的一端固接有活动板206,活动板206通过第三弹簧204与固定板202相连接,活动板206与第三凹槽205滑动连接,第三弹簧204套设在限位杆203上,限位杆203与第一限位孔8、第二限位孔16相接触,第四凹槽207与第一连接块9、第二连接块15相接触,固定块1通过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格构梁,包括多个横格构梁本体(2)、多个纵格构梁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格构梁本体(2)、纵格构梁本体(3)相互垂直处设置有固定块(1),所述固定块(1)顶部、底部、左侧、右侧皆固设有连接机构(20),所述固定块(1)通过连接机构(20)与横格构梁本体(2)、纵格构梁本体(3)相连接,所述横格构梁本体(2)左右两端皆设置有一个第一凹槽(11)、两个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凹槽(11)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块(9),所述第一连接块(9)上贯穿设置有第一限位孔(8),所述第一连接块(9)通过第一弹簧(10)与第一凹槽(11)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9)顶部和底部皆固接有第一拉杆(7),所述第一拉杆(7)贯穿第一滑槽(12)并延伸至横格构梁本体(2)外侧,所述纵格构梁本体(3)上下两端皆设置有一个第二凹槽(18)、两个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凹槽(18)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5),所述第二连接块(15)上贯穿设置有第二限位孔(16),所述第二连接块(15)通过第二弹簧(14)与第二凹槽(18)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15)左侧和右侧皆固接有第二拉杆(17),所述第二拉杆(17)贯穿第二滑槽(19)并延伸至纵格构梁本体(3)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格构梁,包括多个横格构梁本体(2)、多个纵格构梁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格构梁本体(2)、纵格构梁本体(3)相互垂直处设置有固定块(1),所述固定块(1)顶部、底部、左侧、右侧皆固设有连接机构(20),所述固定块(1)通过连接机构(20)与横格构梁本体(2)、纵格构梁本体(3)相连接,所述横格构梁本体(2)左右两端皆设置有一个第一凹槽(11)、两个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凹槽(11)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块(9),所述第一连接块(9)上贯穿设置有第一限位孔(8),所述第一连接块(9)通过第一弹簧(10)与第一凹槽(11)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9)顶部和底部皆固接有第一拉杆(7),所述第一拉杆(7)贯穿第一滑槽(12)并延伸至横格构梁本体(2)外侧,所述纵格构梁本体(3)上下两端皆设置有一个第二凹槽(18)、两个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凹槽(18)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5),所述第二连接块(15)上贯穿设置有第二限位孔(16),所述第二连接块(15)通过第二弹簧(14)与第二凹槽(18)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15)左侧和右侧皆固接有第二拉杆(17),所述第二拉杆(17)贯穿第二滑槽(19)并延伸至纵格构梁本体(3)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格构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格构梁本体(2)左端、右端的多个第一滑槽(12)分别位于第一凹槽(11)顶部和底部且与第一凹槽(11)相连通,所述纵格构梁本体(3)顶部、底部的多个第二滑槽(19)分别位于第二凹槽(18)左侧和右侧且与第二凹槽(18)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格构梁,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胡荣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