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清理纤维的纺织漂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638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清理纤维的纺织漂洗装置,包括有箱体、盖板、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滤筒;所述滤筒底部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滤筒内上下活动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对应滤筒横截面设置;所述浮板包括有滤网和浮杆;所述浮杆设置在滤网边缘上;所述滤筒两侧上部铰接连接有限位耳;所述限位耳限制浮板继续上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漂洗装置在漂洗纺织品时,不便于打捞清理水中漂浮的纤维导致需要频繁换水影响漂洗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于清理纤维的纺织漂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清理纤维的纺织漂洗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纺织品在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漂洗装置,将纺织品上的残留的染料、杂质、纤维等清洗掉;现有的漂洗装置在漂洗纺织品时,不便于打捞清理水中漂浮的纤维导致需要频繁换水影响漂洗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清理纤维的纺织漂洗装置,解决现有的漂洗装置在漂洗纺织品时,不便于打捞清理水中漂浮的纤维导致需要频繁换水影响漂洗效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清理纤维的纺织漂洗装置,包括有箱体、盖板、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滤筒;所述滤筒底部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滤筒内上下活动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对应滤筒横截面设置;所述浮板包括有滤网和浮杆;所述浮杆设置在滤网边缘上;所述滤筒两侧上部铰接连接有限位耳;所述限位耳限制浮板继续上浮;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电机、转动轴和转动叶片;所述电机驱动转动轴在滤筒内转动;所述转动叶片与转动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耳包括有转动部和限位部;所述转动部与滤筒上部铰接;所述限位部水平设置在转动部一侧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浮板上表面边缘设置有气囊;进一步的,所述浮板上表面上设置有把手环;进一步的,所述浮板下表面设置钩料刺;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浮杆边缘向上延伸有楔形凸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1、在滤筒内放置好待漂洗的织物后,通过进水管向箱体内加入漂洗用水,通过滤筒底部的转动机构的转动产生离心力,有利于使得待清除的织物纤维碰撞纠缠在一起,有利于形成更利于大的纤维团,纤维团被滤筒壁捕捉或者上浮至水面,有利于提高漂洗效率;2、在滤筒内上下活动设置浮板,浮板随着水位上下移动,且一直位于水面上,浮板上的滤网有利于拦截上浮到水面上的织物纤维,有利于避免纤维溢出滤筒,有利于除去纤维杂质,有利于提高漂洗效率;3、限位耳有利于限制浮板上浮的行程上限,有利于避免浮板从滤筒内脱出,有利于提高对滤筒内织物纤维等杂物的拦截效率;4、限位耳与滤筒两侧铰接,有利于灵活调整限位耳的角度,当需要拆装浮板时,可转动限位耳,有利于避免限位耳对浮板的阻挡作用,有利于顺利放置和取出浮板;5、浮板的滤网有利于阻截织物纤维等杂物而让清洗用水通过,有利于减少滤筒内的水压,有利于提高使用周期和拦污效果,滤网上设置的浮杆,有利于保证浮板稳定上浮,同时有利于保证滤网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滤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浮板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箱体;2.盖板;3.进水管;4.出水管;5.滤筒;6.转动机构;7.浮板;8.滤网;9.浮杆;10.限位耳;11.电机;12.转动轴;13.转动叶片;14.转动部;15.限位部;16.气囊;17.把手环;18.钩料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至3所示,一种利于清理纤维的纺织漂洗装置,包括有箱体1、盖板2、进水管3和出水管4;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滤筒5;所述滤筒5底部设置有转动机构6;所述滤筒5内上下活动设置有浮板7;所述浮板7对应滤筒5横截面设置;所述浮板7包括有滤网8和浮杆9;所述浮杆9设置在滤网8边缘上;所述滤筒5两侧上部铰接连接有限位耳10;所述限位耳10限制浮板7继续上浮;本实施例中,箱体1、盖板2均采用常规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材料制成,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材质,本实施例中,盖板2与箱体1采用常规可拆卸的密封连接,例如卡槽或者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进水管3设置有盖板2上,出水管4设置在箱体1底部,且进水管3和出水管4均采用常规管道结构和连接方式,在进水管3和出水管4上均设置有常规控制阀门,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阀门及其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滤筒5采用常规具有一定机械强度滤网8制成,滤筒5底部与箱体1底部固定连接,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材质;本实施例中,浮板7的滤网8的采用常规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轻质材料,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材质,本实施例中,滤网8的过滤粒径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宜设置;本实施例中,浮杆9采用常规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轻质材料制成,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材质;本实施例中,滤网8与浮杆9采用常规固定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固定方式;本实施例中,限位耳10采用常规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材质;本实施例中,在滤筒5两侧上部可设置常规加强筋结构,有利于铰接连接限位耳10,本实施例中,限位耳10的铰接连接方式采用任意一种合理的铰接连接件即可;例如合页等。在滤筒5内放置好待漂洗的织物后,通过进水管3向箱体1内加入漂洗用水,通过滤筒5底部的转动机构6的转动产生离心力,有利于使得待清除的织物纤维碰撞纠缠在一起,有利于形成更利于大的纤维团,纤维团被滤筒5壁捕捉或者上浮至水面,有利于提高漂洗效率;在滤筒5内上下活动设置浮板7,浮板7随着水位上下移动,且一直位于水面上,浮板7上的滤网8有利于拦截上浮到水面上的织物纤维,有利于避免纤维溢出滤筒5,有利于除去纤维杂质,有利于提高漂洗效率;限位耳10有利于限制浮板7上浮的行程上限,有利于避免浮板7从滤筒5内脱出,有利于提高对滤筒5内织物纤维等杂物的拦截效率;限位耳10与滤筒5两侧铰接,有利于灵活调整限位耳10的角度,当需要拆装浮板7时,可转动限位耳10,有利于避免限位耳10对浮板7的阻挡作用,有利于顺利放置和取出浮板7;浮板7的滤网8有利于阻截织物纤维等杂物而让清洗用水通过,有利于减少滤筒5内的水压,有利于提高使用周期和拦污效果,滤网8上设置的浮杆9,有利于保证浮板7稳定上浮,同时有利于保证滤网8结构的稳定性。所述转动机构6包括有电机11、转动轴12和转动叶片13;所述电机11驱动转动轴12在滤筒5内转动;所述转动叶片13与转动轴12连接;本实施例中,电机11选择常规市购产品,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电机11型号和结构;电机11采用常规固定连接方式安装在箱体1底部且电连接至外接电源;本实施例中,在滤筒5底部设置有安装孔,用于转动轴12穿过,安装孔上设置有常规密封轴承件;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转动轴12与电机11输出轴采用常规联轴器连接,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转动叶片13与转动轴12采用常规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清理纤维的纺织漂洗装置,包括有箱体(1)、盖板(2)、进水管(3)和出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滤筒(5);所述滤筒(5)底部设置有转动机构(6);所述滤筒(5)内上下活动设置有浮板(7);所述浮板(7)对应滤筒(5)横截面设置;所述浮板(7)包括有滤网(8)和浮杆(9);所述浮杆(9)设置在滤网(8)边缘上;所述滤筒(5)两侧上部铰接连接有限位耳(10);所述限位耳(10)限制浮板(7)继续上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清理纤维的纺织漂洗装置,包括有箱体(1)、盖板(2)、进水管(3)和出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滤筒(5);所述滤筒(5)底部设置有转动机构(6);所述滤筒(5)内上下活动设置有浮板(7);所述浮板(7)对应滤筒(5)横截面设置;所述浮板(7)包括有滤网(8)和浮杆(9);所述浮杆(9)设置在滤网(8)边缘上;所述滤筒(5)两侧上部铰接连接有限位耳(10);所述限位耳(10)限制浮板(7)继续上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清理纤维的纺织漂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6)包括有电机(11)、转动轴(12)和转动叶片(13);所述电机(11)驱动转动轴(12)在滤筒(5)内转动;所述转动叶片(13)与转动轴(12)连接。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鲜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巴中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