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距输送装置及输送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588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拉距输送装置及输送设备,包括多个可独立启停的且呈多排多列紧邻排布的输送部;所述输送部的输送方向平行,每个所述输送部的驱动电机位置可调地设置在一支架。本方案的拉距输送装置采用移动驱动电机的方式来实现皮带的张紧,改变本领域惯用的通过张紧辊进行皮带张紧的方式,有效地简化了单个模块的结构,降低了设备自重,同时支撑结构除了能够对电机位置进行调整,还可以有效地对转接板进行支撑,避免螺栓受剪切力导致断裂的问题,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距输送装置及输送设备
本技术涉及物流设备领域,尤其是拉距输送装置及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视觉单件分离是通过一组矩阵分布的皮带机构成的分离设备的不同位置的皮带机的启停来使其上的物品逐一输出,各皮带机的启停控制是通过相机采集皮带机上的多个物品的位置来实现。由于需要采用多个皮带机且每个皮带机需要独立的动力源来驱动,这就造成需要占用大量的安装空间,而通常皮带机的皮带需要通过张紧辊来实现张紧,张紧辊的存在增加了设备所需的安装空间,对于安装空间有限的分离设备来说是不利的。另外,通常驱动电机通过螺栓等固定,由于螺栓与电机的重量方向垂直,因此,螺栓易受到剪切力出现断裂的风险,影响了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拉距输送装置及输送设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拉距输送装置,包括多个可独立启停的且呈多排多列紧邻排布的输送部;所述输送部为皮带机且它们的输送方向平行,每个所述输送部的驱动电机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支架上。优选的,所述拉距输送装置中,所述输送部的辊筒的圆周面及皮带的内表面形成有相互匹配的凹槽和凸条,所述皮带套设在驱动辊上,所述驱动辊共轴连接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优选的,所述拉距输送装置中,所述驱动电机及减速机位于所述支架的立板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拉距输送装置中,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一转接板上,所述转接板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立板上,所述转接板连接对其提供支撑力的支撑调节机构。优选的,所述拉距输送装置中,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所述转接板下端的平板,所述平板上设置有一连接孔,所述立板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平板平行的支撑板,一螺栓由上至下穿过所述平板及支撑板,所述螺栓上螺接有一将其固定在所述平板上的固定螺母及将其固定在支撑板上的两个调节螺母。优选的,所述拉距输送装置中,两个所述输送部设置于同一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支架的立板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拉距输送装置中,所述支架的立板可拆卸地插接在一插接座上。优选的,所述拉距输送装置中,所述输送部的上方设置有采集区域覆盖全部所述输送部的输送面的图像采集装置。优选的,所述拉距输送装置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3D相机。输送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的拉距输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拉距输送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的分散装置。优选的,所述的输送设备中,所述拉距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居中输送机衔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本方案的拉距输送装置的单个模块通过移动驱动电机的方式改变本领域惯用的通过张紧辊进行皮带张紧的方式,有效地简化了单个模块的结构,降低了设备自重,同时支撑结构除了能够对电机位置进行调整,还可以有效地对转接板进行支撑,避免螺栓受剪切力导致断裂的问题,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本方案的拉距输送装置,将分散设备与拉距输送装置及视觉定位结构,能够有效地通过先拉开物品之间的横向间距,再通过视觉定位,通过拉距输送装置拉开物品之间的纵向距离,实现单件分离。本方案的拉距输送装置采用模块式输送部,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更便于安装,同时驱动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改善支架的受力平衡,同时节约安装空间。本方案的图像采集装置采用3D相机,可以实现位置、形态、形状等多参数的获取,有利于减少相应信息采集所需要的设备,能够简化信息采集的结构。本方案的分散装置,采用倾斜设置的滚轮来实现其上的物体的居中或分散,滚轮由摩擦辊来摩擦驱动,滚轮结构简单,且使用寿命长,省去了大量的维修工作,同时,滚轮占用空间小,易于灵活调整角度,方便根据需要进行布局,采用摩擦驱动的方式,多个所述滚轮可以由一个动力源来驱动,驱动结构易于实现。本方案通过对摩擦辊的结构设置,从而能够使摩擦辊与每个倾斜的滚轮线接触,增加了与滚轮的接触位置,保证了驱动的稳定性。同时,摩擦辊上的凸台的对称锥面设计,能够有效满足两排滚轮中位置对应的两个滚轮的同步驱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简化驱动结构,且能够保证摩擦辊受力的均衡性,改善动平衡。滚轮两侧的斜板形成喇叭状限位槽,能够有效地对物品进行导向和限位,避免物品移动到输送机外部。本方案的滚轮或摩擦辊采用浮动结构,能够在长期使用磨损后,通过浮动结构自动调整以使摩擦辊与滚轮有效地贴合,从而保证驱动地有效性和稳定性。本方案的电机通过胀套连接带轮,能够有效地在异常情况下对电机进行保护,避免超载造成电机损坏,同时方便组装。本方案进一步在分离后增加居中设备,可以使单个分离出的物品从同一位置输出,从而便于简化后续的分拣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拉距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拉距输送装置的两个输送部与一支架构成的模块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拉距输送装置的两个输送部与一支架构成的模块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拉距输送装置的驱动辊的驱动结构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中拉距输送装置的驱动辊的驱动结构的组装图;图6是本技术中拉距输送装置的转接板的调节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拉距输送装置的单个模块安装在插接座上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中拉距输送装置的单个模块安装在插接座上的侧视图;图9是本技术中输送设备的主视图;图10是本技术中分散装置的俯视图;图11是本技术中两排滚轮与摩擦辊的状态俯视图;图12是本技术中滚轮设置在支座上的主视图;图13是本技术中分散装置的端视图(图中隐去了滚轮及挡板等结构);图14是图10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15是本技术中分散装置的主视图(图中隐去了部分滚轮);图16是本技术中分散装置的滚轮(可转动地)与摩擦辊连接的端视图;图17是本技术中带居中输送机的输送设备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揭示的一种拉距输送装置,如附图1所示,所述拉距输送装置2000包括多个可独立启停的且呈多排多列紧邻排布的输送部2100;所述输送部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拉距输送装置,包括多个可独立启停的且呈多排多列紧邻排布的输送部(2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2100)为皮带机且它们的输送方向平行,每个所述输送部(2100)的驱动电机(2150)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支架(220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拉距输送装置,包括多个可独立启停的且呈多排多列紧邻排布的输送部(2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2100)为皮带机且它们的输送方向平行,每个所述输送部(2100)的驱动电机(2150)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支架(22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拉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的辊筒(2110)的圆周面及皮带(2120)的内表面形成有相互匹配的凹槽和凸条,所述皮带(2120)套设在驱动辊(2130)上,所述驱动辊(2130)共轴连接减速机(2140),所述减速机(2140)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1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拉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150)及减速机(2140)位于所述支架(2200)的立板(2210)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150)固定在一转接板(2160)上,所述转接板(2160)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支架的立板(2210)上,所述转接板(2160)连接支撑调节机构(217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距输送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熙薄祥留顾天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峰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