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575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安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包括智能处理模块和拦截装置,所述智能处理模块包括身份识别模块、警报提醒模块和智能拦截模块,所述拦截装置包括智能识别门,所述智能识别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门禁阻拦杆,且所述智能识别门的内侧同转动连接拦截警报杆。该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在智能识别门上设置有身份识别模块,且身份识别模块内的人脸识别和身份磁卡识别可以相互比对,加大识别力度,在信息不一致的时候,可以通过警报模块对安防人员进行提醒,从而帮助安防人员,减小安防人员工作量,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传统安防系统智能门禁识别力度不够,以及不具有智能提醒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安防系统
,具体为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安防系统可以简单理解为:图像的传输和存储、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准确而选择性操作的技术系统,就智能化安防系统来说,一个完整的智能安防系统主要包括门禁、报警和监控三大部分;在对校园内的人员进出进行管控时,就需要使用到智能门禁来进行身份的识别,且需要在智能门禁内部设置警报提醒模块对安防人员进行提醒。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安防系统的身份识别模块一般是人脸识别和磁卡识别相互独立,这样就会导致在有外人拾到磁卡时进入到校园内,同时设置磁卡识别也可以对未录入人脸信息的成员进行识别,提醒安防人员录入信息;同时传统的智能门禁对人员跨越智能识别门的情况只能通过安防人员的观察和提醒,这样就会增加安防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具备人脸识别和磁卡识别一体化提高安防力度和智能警报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传统智能门禁不具有智能警报和身份识别模块相互独立存在误判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包括智能处理模块和拦截装置,所述智能处理模块包括身份识别模块、警报提醒模块和智能拦截模块;所述拦截装置包括智能识别门,所述智能识别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门禁阻拦杆,且所述智能识别门的内侧同转动连接拦截警报杆,所述门禁阻拦杆位于拦截警报杆的前方。优选的,所述智能识别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人脸识别器,所述智能识别门的内部电连接有警报器,且所述智能识别门的内侧顶部设置有身份磁卡识别器。优选的,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磁卡感应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且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内部设置有信息比对模块。优选的,所述智能拦截模块包括设置与拦截装置内部的拦截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所述智能拦截模块接收身份识别模块发出的判定信息。优选的,所述判定信息分为安全信息和危险信息,当判定信息为危险信息时,传输至智能拦截模块,接着将危险信息传输至报警提醒模块。优选的,所述门禁阻拦杆和拦截警报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且所述门禁阻拦杆和拦截警报杆的长度与智能识别门间的间距相适配。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的拦截装置,包括智能识别门,所述智能识别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门禁阻拦杆,且所述智能识别门的内侧同转动连接拦截警报杆,所述门禁阻拦杆位于拦截警报杆的前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通过设置有智能处理模块、拦截装置和身份识别模块等模块相互配合,具体为在智能识别门上设置有身份识别模块,且身份识别模块内的人脸识别和身份磁卡识别可以相互比对,加大识别力度,在信息不一致的时候,可以通过警报模块对安防人员进行提醒,从而帮助安防人员,减小安防人员工作量,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传统安防系统智能门禁识别力度不够,以及不具有智能提醒的问题。2、该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通过设置有智能识别门、门禁阻拦杆和拦截警报杆等装置相互配合,具体为在智能识别门内设置警报提醒模块,可以对以下两种情况做出提醒,第一种,在人脸识别和身份磁卡识别的信息不对等的时候,会发出信息不符警报提醒安防人员进行核查,第二种,在有人强行越过第一道门禁阻拦杆时被红外感应模块捕捉后,升起第二道拦截警报杆阻拦闯入者,同时发出危险信息警报,从而达到智能拦截和智能警报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安防系统树状图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身份判断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拦截装置结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拦截警报杆立体图。其中:1、智能处理模块;2、拦截装置;21、智能识别门;22、门禁阻拦杆;23、拦截警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包括智能处理模块1和拦截装置2,智能处理模块1包括身份识别模块、警报提醒模块和智能拦截模块;拦截装置2包括智能识别门21,智能识别门2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门禁阻拦杆22,且智能识别门21的内侧同转动连接拦截警报杆23,门禁阻拦杆22位于拦截警报杆23的前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警报提醒模块包括两种提醒模式:第一种,在人脸识别和身份磁卡识别的信息不对等的时候,会发出信息不符警报提醒安防人员进行核查,第二种,在有人强行越过第一道门禁阻拦杆22时被红外感应模块捕捉后,升起第二道拦截警报杆23阻拦闯入者,同时发出危险信息警报,从而达到智能拦截和智能警报的效果。具体的,智能识别门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人脸识别器,智能识别门21的内部电连接有警报器,且智能识别门2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身份磁卡识别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智能识别门21上设置有身份识别模块,且身份识别模块内的人脸识别和身份磁卡识别可以相互比对,加大识别力度,在信息不一致的时候,可以通过警报模块对安防人员进行提醒,从而帮助安防人员,减小安防人员工作量。具体的,身份识别模块包括磁卡感应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且身份识别模块内部设置有信息比对模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信息比对模块主要是对磁卡感应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内监测到的信息进行比对,在显示一致的时候才会进行打开门禁阻拦杆22进行放行,在不一致的时候会接通报警提醒模块模式一对安防人员进行提醒,达到提高门禁核查力度的效果。具体的,智能拦截模块包括设置与拦截装置2内部的拦截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智能拦截模块接收身份识别模块发出的判定信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红外感应模块可以对强行越过第一道门禁阻拦杆22的人员进行监测,当第一道门禁阻拦杆22未打开且在红外感应模块里监测到非法入侵,就会接通报警提醒模块模式二,同时接通智能拦截模块,升起拦截警报杆23,做出拦截动作。具体的,判定信息分为安全信息和危险信息,当判定信息为危险信息时,传输至智能拦截模块,接着将危险信息传输至报警提醒模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危险信息包括信息不匹配和强行越杆两种,方便对不同情况做出警报提醒。具体的,门禁阻拦杆22和拦截警报杆2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门禁阻拦杆22和拦截警报杆23的长度与智能识别门21间的间距相适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门禁阻拦杆22的转动方向是径向的,拦截警报杆23的转动方向是纵向的,同时在拦截警报杆23的底部设置有拦截警报副杆,阻挡强行越过门禁阻拦杆22人员再次强行越过,起到有效拦截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包括智能处理模块(1)和拦截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处理模块(1)包括身份识别模块、警报提醒模块和智能拦截模块;/n所述拦截装置(2)包括智能识别门(21),所述智能识别门(2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门禁阻拦杆(22),且所述智能识别门(21)的内侧同转动连接拦截警报杆(23),所述门禁阻拦杆(22)位于拦截警报杆(23)的前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包括智能处理模块(1)和拦截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处理模块(1)包括身份识别模块、警报提醒模块和智能拦截模块;
所述拦截装置(2)包括智能识别门(21),所述智能识别门(2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门禁阻拦杆(22),且所述智能识别门(21)的内侧同转动连接拦截警报杆(23),所述门禁阻拦杆(22)位于拦截警报杆(23)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识别门(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人脸识别器,所述智能识别门(21)的内部电连接有警报器,且所述智能识别门(2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身份磁卡识别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磁卡感应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且身份识别模块内部设置有信息比对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警报提醒功能的智能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萍马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磐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