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63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包括把套本体,把套本体包括外圈和内圈,外圈包括第一橡胶圈、第二橡胶圈和海绵垫圈,海绵垫圈设置于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螺纹、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内圈与自行车把手螺纹连接,安装方便且可以调节两个把套之间的握距;通过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减轻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对手掌和手掌侧面的震动,有效的解决了把套不可调节和自行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导致双手麻木的问题;同时还设置第一橡胶圈、第二橡胶圈、海绵垫圈、山羊角、防滑凸块和防滑凸起,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把套,特别涉及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属于自行车配件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因此,对自行车的需求日益增长,那么自行车改良也是人们越来越看重的问题。长途骑车中必不可免的会遇到崎岖颠簸的道路,颠簸的过程会让人产生很不舒服的感觉,不仅屁股有略微的疼痛,双手也会出现麻木的感觉。如果双手感觉到很不舒服,就会出现失控的情况,很可能造成脱把,给骑行者造成伤害,给人们带来烦恼。传统的自行车把套有海绵或者橡胶形的,但这些把套都存在一定的缺点,橡胶把套柔性差,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手心的疲劳,而海绵的把套比较软,支撑性差,而且容易破损。现有的大多自行车把套减震效果均不理想,震动导致双手麻木的感觉依然得不到缓解,且把套一般都是固定不可调的,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包括把套本体,所述把套本体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包括第一橡胶圈、第二橡胶圈和海绵垫圈,所述海绵垫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之间,所述第二橡胶圈与所述内圈之间设置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减震机构,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固定块顶端与所述第二橡胶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底端与所述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所述内圈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优选的,所述把套本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山羊角。优选的,所述把套本体外部顶端固定设置有防脱扣,所述外圈外部固定设置有若干防滑凸块。优选的,所述把套本体外部底端一体设置有尾部,所述尾部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减震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第二活动腔、橡胶垫、活动槽、第二减震弹簧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腔内顶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外圈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底部开设有若干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尾部内壁。优选的,所述尾部外壁固定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内螺纹、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在使用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内圈与自行车把手螺纹连接,安装方便且可以调节两个把套之间的握距;通过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一减震弹簧的相互配合,减轻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对手掌的震动,通过活动杆与第二减震弹簧的相互配合,使得活动杆在活动槽内部活动,减轻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对手掌侧面的震动,有效的解决了把套不可调节和自行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导致双手麻木的问题;2、本技术同时还设置第一橡胶圈、第二橡胶圈、海绵垫圈、山羊角、防滑凸块和防滑凸起,通过第一橡胶圈、第二橡胶圈和海绵垫圈增加了把套的厚度和柔韧性,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山羊角防止手从左右两端的把手上滑出,防脱扣防止手从把手上脱落,防滑凸块和防滑凸起防止手部滑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内圈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图3中A部放大图。图中:1、外圈;101、第一橡胶圈;102、第二橡胶圈;103、海绵垫圈;2、内圈;3、第一活动腔;4、第一减震机构;401、第一固定块;402、第二固定块;403、第一减震弹簧;5、内螺纹;6、山羊角;7、防脱扣;8、防滑凸块;9、尾部;10、第二减震机构;1001、第二活动腔;1002、橡胶垫;1003、活动槽;1004、第二减震弹簧;1005、活动杆;11、防滑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包括把套本体,把套本体包括外圈1和内圈2,外圈1包括第一橡胶圈101、第二橡胶圈102和海绵垫圈103,海绵垫圈103通过热塑设置于第一橡胶圈101和第二橡胶圈102之间,第二橡胶圈102与内圈2之间设置有第一活动腔3,第一活动腔3内部热塑设置有第一减震机构4,第一减震机构4包括第一固定块401、第二固定块402和第一减震弹簧403,第一固定块401顶端与第二橡胶圈102热塑连接,第二固定块402的底端与内圈2热塑连接,第一固定块401和第二固定块402之间热塑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403,内圈2内部设置有内螺纹5。把套本体的一端热塑连接有山羊角6,防止手从左右两端把手上滑出。把套本体外部顶端热塑连接有防脱扣7,防止手从把手上脱落,外圈1外部热塑连接有若干防滑凸块8。把套本体外部底端一体设置有尾部9,尾部9内部安装有第二减震机构10。第二减震机构10包括第二活动腔1001、橡胶垫1002、活动槽1003、第二减震弹簧1004和活动杆1005,第二活动腔1001内顶部热塑连接有橡胶垫1002,橡胶垫1002与外圈1热塑连接,橡胶垫1002底部开设有若干活动槽1003,活动槽1003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1004,第二减震弹簧1004的底端热塑连接活动杆1005,活动杆1005另一端固定设置于尾部9内壁;通过活动杆1005与第二减震弹簧1004的相互配合,使得活动杆1005在活动槽1003内部活动,减轻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尾部9外壁热塑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11。具体的,本技术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在使用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内圈2与自行车把手螺纹连接,安装方便且可以调节两个把套之间的握距;通过第一固定块401、第二固定块402和第一减震弹簧403的相互配合,减轻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对手掌的震动,通过活动杆1005与第二减震弹簧1004的相互配合,使得活动杆1005在活动槽1003内部活动,减轻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对手掌侧面的震动,有效的解决了把套不可调节和自行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导致双手麻木的问题;通过第一橡胶圈101、第二橡胶圈102和海绵垫圈103增加了把套的厚度和柔韧性,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山羊角6防止手从左右两端的把手上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包括把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套本体包括外圈(1)和内圈(2),所述外圈(1)包括第一橡胶圈(101)、第二橡胶圈(102)和海绵垫圈(103),所述海绵垫圈(103)设置于所述第一橡胶圈(101)和第二橡胶圈(102)之间,所述第二橡胶圈(102)与所述内圈(2)之间设置有第一活动腔(3),所述第一活动腔(3)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减震机构(4),所述第一减震机构(4)包括第一固定块(401)、第二固定块(402)和第一减震弹簧(403),所述第一固定块(401)顶端与所述第二橡胶圈(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402)的底端与所述内圈(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401)和第二固定块(402)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03),所述内圈(2)内部设置有内螺纹(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包括把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套本体包括外圈(1)和内圈(2),所述外圈(1)包括第一橡胶圈(101)、第二橡胶圈(102)和海绵垫圈(103),所述海绵垫圈(103)设置于所述第一橡胶圈(101)和第二橡胶圈(102)之间,所述第二橡胶圈(102)与所述内圈(2)之间设置有第一活动腔(3),所述第一活动腔(3)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减震机构(4),所述第一减震机构(4)包括第一固定块(401)、第二固定块(402)和第一减震弹簧(403),所述第一固定块(401)顶端与所述第二橡胶圈(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402)的底端与所述内圈(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401)和第二固定块(402)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03),所述内圈(2)内部设置有内螺纹(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套本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山羊角(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距可调的自行车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套本体外部顶端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辰昊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