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多节车厢,多节所述车厢包括位于两端的端车和连接于两端所述端车之间的若干中车,各所述端车均具有与轨道配合的车轮,各所述中车分别具有悬浮系统以与所述轨道磁浮配合,各所述端车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提供牵引力的牵引系统,相邻的所述车厢之间通过车钩挂接。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通过至少一个端车的牵引系统提供动力,中车无需设置牵引系统,简化了结构。且端车和中车的组合方式,能够灵活采用多编组模式,依据实际条件调整端车和中车的数量,以满足旅游交通等灵活多变的运输环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轨道车辆的运输系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及运输系统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还涉及一种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地区间的经济往来和旅游业的发展,人员的地域流动日趋频繁,因而对交通运输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纷纷运用市场机制及自身优势,显示出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就当前一二线城市的城市运输系统而言,不仅存在地铁、轻轨及中低速磁浮等传统轨道交通外,还存在大巴和出租车等为代表的较为便捷的公路客运运输,因此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面临公路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挑战,在同公路客运的竞争中,不仅要应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经济便捷、运能大、全天候、能耗低、污染少的优势,提高服务质量,还要以支线形式对城市的重点区域加以渗透,以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小型化的轨道交通制式可在减少投资的同时具备极强的线路工程适应性,可极大地补充现有轨道交通线网存在的通勤真空,提升轨道交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同时,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交通已日渐成为有效保障景区和客源地间旅客流动的重要手段,在旅游业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旅游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关系到景区的受众程度,是景区旅游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指标,能对整个区域旅游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发展旅游轨道交通,建立立体、高效、环保的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加强景区旅游交通与其他景区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运行,可以使游客能从不同的视角欣赏景观,获得完全不同的休闲体验。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作为轨道交通的一种新制式,依托特有的悬浮特性可以为观众提供独特的科技和视觉冲击,其本身即是一种成熟的交通工具和旅游品牌,相比地铁轻轨,具有安全舒适、无振动、低噪音、无污染、造价和维护成本低等优势,适合人们对于高品质通勤和旅游的需求。然而,对于车轮支撑的轨道车辆及磁浮车辆均存在制式单一,难以适应灵活多变的运输环境。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传统车轮支撑的轨道车辆及磁浮车辆均存在制式单一,难以适应灵活多变的运输环境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车轮支撑的轨道车辆及磁浮车辆均存在制式单一,难以适应灵活多变的运输环境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轨道车辆的运输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多节车厢,多节所述车厢包括位于两端的端车和连接于两端所述端车之间的若干中车,各所述端车均具有与轨道配合的车轮,各所述中车分别具有悬浮系统以与所述轨道磁浮配合,各所述端车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提供牵引力的牵引系统,各所述中车均为非动力车厢,相邻的所述车厢之间通过车钩挂接。优选地,上述轨道车辆中,所述端车包括端车车体、导向装置、单个或多个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安装于所述端车车体下方,所述车轮连接于所述转向架上,所述端车采用直线电机进行牵引,或者采用旋转电机或燃油动力装置进行牵引。优选地,上述轨道车辆中,所述端车采用直线电机或者旋转电机进行牵引,且所述端车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时与轨道梁上的供电装置接触取电的集电靴,或者所述端车设置有蓄电池以供电;或者,所述端车采用燃油动力装置牵引,且所述端车采用所述燃油动力装置供电。优选地,上述轨道车辆中,所述中车包括中车车体和二次系,所述悬浮系统包括悬浮控制系统和单个或多个悬浮架,所述悬浮架的底部安装有悬浮电磁铁,用于与安装于所述轨道上的反应轨作用产生电磁力,所述悬浮控制系统与所述悬浮电磁铁连接,所述悬浮架顶部通过所述二次系与所述中车车体连接。优选地,上述轨道车辆中,所述二次系为设置于中车车体与所述悬浮架之间的螺旋弹簧。本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包括多节车厢。其中,多节车厢划分为端车和中车。各端车分别位于两端,若干中车依次连接于两端的端车之间;端车具有与轨道配合的车轮,各中车分别具有悬浮系统以与轨道磁浮配合,即端车和中车组合形成半悬浮模式,相邻的车厢之间通过车钩挂接,至少一个端车设置有用于提供牵引力的牵引系统,中车为非动力车厢,即中车不设置牵引系统,车辆仅通过端车的牵引运行。应用本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采用端车和中车的组合形式,端车采用车轮支撑的方式在轨道上运行,中车则采用悬浮方式,与轨道无直接接触。各车厢之间通过车钩挂接,通过至少一个端车的牵引系统提供动力,中车无需设置牵引系统,简化了结构。且端车和中车的组合方式,能够灵活采用多编组模式,依据实际条件调整端车和中车的数量,以满足旅游交通等灵活多变的运输环境。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运输系统,该运输系统包括轨道车辆、轨道、轨道梁和供电装置及上述任一种轨道车辆。由于上述的轨道车辆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轨道车辆的运输系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优选地,上述运输系统中,所述轨道包括用于与所述中车上的电磁铁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的反应轨,所述反应轨固定安装于所述轨道梁上,轨道梁为混凝土梁或钢结构梁。优选地,上述运输系统中,所述轨道梁为简支梁或连续梁。优选地,上述运输系统中,所述供电装置采用第三轨接触或滑触线供电,所述端车上安装有用于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时与轨道梁上的所述供电装置接触取电的集电靴。优选地,上述运输系统中,所述牵引系统包括直线电机,所述端车依靠所述直线电机牵引,并依靠所述直线电机的电制动方式和所述车轮的盘式制动方式相互配合以制动;或者,所述牵引系统包括旋转电机,所述端车依靠所述旋转电机牵引,并依靠所述旋转电机的电制动和所述车轮的盘式制动方式相互配合以制动。优选地,上述运输系统中,所述供电装置采用蓄电池供电,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端车上。优选地,上述运输系统中,所述牵引系统包括直线电机,所述端车依靠所述直线电机牵引,并依靠所述直线电机的电制动方式和所述车轮的盘式制动方式相互配合以制动;或者,所述牵引系统包括旋转电机,所述端车依靠所述旋转电机牵引,并依靠所述旋转电机的电制动和所述车轮的盘式制动方式相互配合以制动。优选地,上述运输系统中,所述牵引系统包括燃油动力装置,所述端车依靠燃油动力装置牵引,并依靠所述车轮的盘式制动方式以制动,所述供电装置采用所述燃油动力装置供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轨道车辆与轨道的配合示意图;图2(a)本技术提供的运输系统各车厢均采用单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以单车单架为例);图2(b)为本技术提供的运输系统各车厢均采用多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以单车双架为例);图3(a)为单转向架端车实施例一对应的侧视示意图;图3(b)为单转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车厢,多节所述车厢包括位于两端的端车和连接于两端所述端车之间的若干中车,各所述端车均具有与轨道配合的车轮,各所述中车分别具有悬浮系统以与所述轨道磁浮配合,各所述端车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提供牵引力的牵引系统,各所述中车均为非动力车厢,相邻的所述车厢之间通过车钩挂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车厢,多节所述车厢包括位于两端的端车和连接于两端所述端车之间的若干中车,各所述端车均具有与轨道配合的车轮,各所述中车分别具有悬浮系统以与所述轨道磁浮配合,各所述端车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提供牵引力的牵引系统,各所述中车均为非动力车厢,相邻的所述车厢之间通过车钩挂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车包括端车车体、导向装置、单个或多个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安装于所述端车车体下方,所述车轮连接于所述转向架上,所述端车采用直线电机进行牵引,或者采用旋转电机或燃油动力装置进行牵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车采用直线电机或者旋转电机进行牵引,且所述端车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轨道车辆运行时与轨道梁上的供电装置接触取电的集电靴,或者所述端车设置有蓄电池以供电;
或者,所述端车采用燃油动力装置牵引,且所述端车采用所述燃油动力装置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车包括中车车体和二次系,所述悬浮系统包括悬浮控制系统和单个或多个悬浮架,所述悬浮架的底部安装有悬浮电磁铁,用于与安装于所述轨道上的反应轨作用产生电磁力,所述悬浮控制系统与所述悬浮电磁铁连接,所述悬浮架顶部通过所述二次系与所述中车车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系为设置于中车车体与所述悬浮架之间的螺旋弹簧。
6.一种运输系统,包括轨道车辆、轨道、轨道梁和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烨,梁潇,向湘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磁浮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